第371章 八皇子進進出出,胤禛氣瘋了(1 / 2)

康熙目光在大殿之中遊移著,想要找到弘曆的身影。

但,找不到!

康熙皇帝緩緩開口:

“弘曆呢?”

胤禛當然能聽出康熙話語之中的怒意,一時間頭皮發麻,尷尬地開口:

“父皇,那個孽畜這些天都和富察氏在一起呢。”

康熙深吸一口氣,冷冷開口。

“把弘曆找來。”

很快,弘曆就急匆匆地來到了大殿中。

“孫臣見過皇爺爺。”

康熙麵無表情地看著弘曆:

“朕不敢當你的皇爺爺。”

弘曆身體一震,當場傻眼。

還沒等康熙繼續開口,胤禛已經快步走上前來。

“弘曆,你這孽畜!”

胤禛一聲怒吼,緊接著就是一巴掌甩在了弘曆的臉上。

啪!

耳光清脆。

弘曆腦袋一歪,五個鮮紅的手指印出現在臉頰上。

康熙平靜地看著這一幕,沒有開口阻止。

於是胤禛的耳光又繼續落了下去。

啪啪啪!

幾記耳光下來,弘曆終於回過神,伸手護住臉龐。

胤禛又氣又急,直接上腳猛踹,把弘曆踹得在大殿中滾來滾去。

弘曆忍不住大叫道:

“皇爺爺,救孫臣一命!”

康熙臉頰顫抖了一下,又等弘曆被踹了幾腳,這才開口:

“好了,還不夠丟人嗎!”

胤禛這才停下來,轉身甩了一下衣袖和袍子下擺,朝著康熙下跪:

“兒臣教子無方,請皇阿瑪降罪!”

大殿中,一片寂靜無聲。

黑壓壓的群臣人頭聳動,卻連呼吸聲都能聽得清楚。

許多大臣表麵非常淡定,心中也非常淡定。

畢竟這種情形,在最近這段時間裡確實是上演了太多次。

當然,也有表麵很害怕,心中也很害怕的。

這些人主要是最近從八皇子胤禩這邊叛離,投靠胤禛的大臣。

本以為胤禛當了太子,投靠過來就高枕無憂了。

沒想到這視頻裡麵的地雷是一個接一個,弘曆的種種表現直接讓胤禛這個父親的地位受到了極大的動搖。

這還能好嗎?

康熙盯著胤禛和戰戰兢兢的弘曆,沒有說話。

金幕之中,嘲諷的彈幕還在一條條的飄過。

【漢高祖劉邦:@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怎麼沒聲了,是不是被你的好大孫給氣死了?】

【明太祖朱元璋:朕現在是非常之疑惑,你說大明的末代皇帝得蠢到什麼地步,才能把江山拱手讓給了這滿清?】

【秦始皇嬴政:作為開國,不,開創王朝之君,朕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們,那些末代君王的愚蠢是你們完全想象不到的。】

【唐太宗李世民:此言有理,朕幫父皇平定天下的過程中,得知隋煬帝的種種事跡也是驚掉下巴。】

【吳大帝孫權:若是按照這種說法,乾隆豈不是又一個李隆基了?】

【秦始皇嬴政:不會。】

【宋太祖趙匡胤:不可能。】

【漢武帝劉徹:想多了。】

【吳大帝孫權:咦,你們為何如此肯定?】

【宋太祖趙匡胤:因為乾隆的國庫有錢。】

【秦始皇嬴政:國庫有錢就代表著軍餉不缺,代表著軍隊的忠誠始終能夠保證。】

【漢武帝劉徹:縱然有地方性的叛亂,起兵的無非就是一群泥腿子,怎麼可能打得過軍餉充足的朝廷正規軍?】

【明太祖朱元璋:言之有理。大宋是朕所知農民起義最多的朝代,但沒有任何一次農民起義能成功,就是因為大宋太有錢了,軍隊再怎麼草包也能把農民起義鎮壓下去。】

【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你也是農民起義軍出身啊,你怎麼就成功了?】

【明太祖朱元璋:@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朕起兵的時候,大元的財政危機已經連正常賑災都無法做到,拖欠軍餉更是家常便飯,你說呢?】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微微有些出神。

弘曆不是亡國之君嗎……

老皇帝心中一番心理鬥爭後,做出決定。

“十四皇子胤禎,為國平定青海有功,即日起署理兵部事務。”

胤禎大喜過望,立刻出列下跪:

“兒臣謝皇阿瑪恩典!”

聽到康熙這道旨意,在場群臣心中都是一震。

兵部,這可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職位啊。

眼下大清還有準噶爾汗國這個勁敵,十四皇子執掌兵部,代表著他極有可能成為將來討伐準噶爾汗國的主帥。

一旦十四皇子滅掉了準噶爾汗國,憑借著巨大的軍功和威望,挑戰四皇子胤禛就絕對沒有任何問題了。

但康熙皇帝的旨意還沒有結束。

“八阿哥胤禩在家反省的時間也不短了,是時候該放出來了。”

“嗯,等他放出來之後,就負責工部事務吧。”

聽到這裡,眾人的心中又是一跳,不少人表情都控製不住了。

八皇子胤禩,前些天才剛剛被第二次關了禁閉,當時大家都以為他徹底完蛋了。

畢竟太子胤礽也是在第二次被廢之後,完全退出了曆史舞台。

可現在,八阿哥竟然又起死回生了?

許多胤禛的太子黨,這回是真的慌了。

十四皇子執掌兵部,八皇子執掌工部。

這都是六部之中的重要部門啊。

作為太子的胤禛,難道真的會被皇帝陛下給無情壓製下去?

康熙頒布完這些旨意,將目光投向胤禛,淡淡道:

“老四,你覺得朕的任命如何?”

眾人目光齊聚胤禛身上。

胤禛做了一個深呼吸,語氣平緩地開口:

“父皇的旨意,兒臣極為讚成。”

康熙點了點頭,淡淡道:

“這就好,今天就到這裡,散朝吧。”

“哦對了,弘曆留下來,今後他都在乾清宮裡由朕教導,每日早上回東宮請安即可。”

胤禛愣了一下,點頭應是,隨後又惡狠狠地瞪了一眼弘曆。

弘曆捂著被扇腫的臉頰,一副欲哭無淚的表情。

不是,我就是和富察氏呆了幾天,怎麼就被叫回來暴打了一頓呢?

難道是……

弘曆突然醒悟過來,將視線投向金幕。

對,一定是它!

一定是這個金幕中說了什麼我的壞話,才會讓爹這麼激動,才會讓皇爺爺如此氣憤。

弘曆情不自禁地握緊了拳頭。

他真想一拳打碎這個可恨的金幕!

就在此時,康熙的聲音從弘曆身後響起。

“弘曆,你坐下來,繼續和朕看。”

弘曆戰戰兢兢地坐了下來,情不自禁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臉頰。

這幾巴掌,是真疼啊。

康熙表情平靜,用回放以及倍速快進功能,將剛剛的那一段重新在弘曆的麵前播放了一遍。

弘曆看著看著,臉色漸漸變得蒼白了起來。

夜色不知何時已然變深,大殿之外傳來了不知是烏鴉還是貓頭鷹的鳴叫聲,讓大殿之中的氣氛更顯得僻靜,隻有金幕的聲音在回蕩著。

終於,弘曆看完了之前的回放。

“有什麼感想?”康熙淡淡地開口。

弘曆表情蒼白,對著康熙道:

“孫臣,孫臣錯了。”

康熙麵無表情地開口:

“錯在何處?”

弘曆道:

“錯在不該想著超越皇爺爺和爹,您二位就是大清曆史上最出色的皇帝,孫臣隻需要追隨您二位的腳步即可。”

康熙平淡地開口:

“胡說八道。”

弘曆的臉一下子就漲紅了。

康熙看著弘曆,歎息一聲。

“你父親對你的管教,確實是太過嚴厲了一些。”

“所以你長大之後才會如此的叛逆。”

弘曆愣了一下,沒有開口說話。

胤禛確實是一個非常嚴厲的父親。

胤禛培養出來的孩子,大多也都很叛逆。

他們並不敢在表麵上違背胤禛的話,但卻用行動展現出來。

弘曆年紀相近的幾個兄弟,大部分都沉迷於各種愛好或者女人之中,並不像胤禛那樣沉迷於國事。

真正想要爭奪皇位的,其實隻有弘曆和兄長弘時。

而弘時也因為過於關注皇位,緊張之下經常犯錯。

康熙九子奪嫡,胤禛靠優秀上位。

而胤禛的兒子奪嫡,弘曆而是靠著其他兄弟的失誤上位。

就好像考試,彆的皇子都是90,90多分,而胤禛是100分。

而弘曆的試卷隻有80分,但其他兄弟的試卷都是60,70分。

康熙深深地歎息了一聲。

“寬仁才能教育出好孩子,嚴厲和打壓隻能讓孩子無所適從,變得一代不如一代。”

“這個道理,你爹確實不懂。”

嚴厲教育的結果,隻會讓孩子自卑。

自卑會讓孩子演化出兩種長大的可能性,一種是越發自卑後導致的懦弱,一種則是破而後立,從極度的自卑變成極度的自負。

金幕之中的乾隆皇帝,正是第二種,從極度的自卑變成了極度的自負。

無論任何性格都有可取之處,懦弱也可以被稱為謹慎,自負也可以看做自信。

但極端的性格,從來就不是一件好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