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激動當然不是沒有緣由的。
在這個時代,糧食的產出是完全隻靠土地的。
想要支撐戰爭,糧食更是必不可少的物資。
土地能夠多種植一季,對於整個蜀漢的戰略意義毋庸置疑。
巴蜀之地,一年隻能種植兩季。
如今竟然出現了能種植三季的地區,若是能占領並加以開發,蜀漢的國力必然急劇增長!
趙雲忙道:
“而且臣等還發現,當地的稻種比咱們的稻種更加高產,似乎是因為天氣炎熱的緣故。”
高產?
聽到這裡,劉備越發激動了,忙道:
“子龍,你應該有把稻種帶回來吧?”
趙雲笑道:
“這是自然,這一次臣帶回了一百斤的種子。”
劉備放聲大笑,心情愉悅無比。
“好好好,丞相啊,立刻讓人安排一下,明春第一時間給種上,孤已經迫不及待了。”
黃忠在一旁聽著兩人的對話,又笑嗬嗬地說了一句。
“大王,老夫還在那個地方發現了許多甜食,其中有一種名喚甘蔗之物,汁水入口極為香甜,和蜜餞相比也不遜色。”
聽到黃忠的話之後,在場的蜀國君臣頓時全部動容。
“堪比蜜餞的甜食?”
“好,實在是太好了!”
眾人眉飛色舞,心花怒放。
以喜悅的心情而論,更勝剛才聽到有三季稻之語。
巴蜀飲食,一直以來就和關中、中原地區大為不同。
根據史書記載,曹丕在位時,就曾經和臣子們說過:
“孤聽說巴蜀之地,喜好口味清淡,佐以甜食為調料。”
故而,糖對於此時的蜀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至於辣椒,那是在明朝才傳入華夏,直至清朝中期才盛行於巴蜀。
在這個時代,不僅是華夏,整個亞歐大陸都沒有辣椒這種辣味調味品,至於辛辣料調味品,非貴族不能享受。
劉備心花怒放,拍著趙雲和黃忠的肩膀。
“兩位愛卿,還不快快把你們征服的那處地方拿出來給孤看看!”
趙雲立刻就拿出了一幅地圖,指指點點。
“大王請看,就是此地。對了,根據當地土人的說法,若是再往南邊數百裡,還能見到大海呢!”
劉備仔細盯著這幅地圖。
諸葛亮和關羽從一旁探過頭來。
張飛最是心急,乾脆走到了劉備身後,伸頭張望。
隨後,四人同時長出一口氣。
“原來是這裡!”
“確實應該是這裡。”
“沒錯,就應該是此地!”
聽著四人的感慨,趙雲一時間有些摸不著頭腦,疑惑地開口道:
“大王,丞相,莫非你們知道這個地方?”
劉備哈哈一笑,對著趙雲道:
“當然知道,你們離開的這段時間裡,孤在視頻裡可是看到了在這個地方的四次戰爭呢。”
諸葛亮羽扇輕搖,笑道:
“黃老將軍和子龍這一次能征服緬甸北部,真是大漢的意外之喜啊。”
黃忠趙雲的南征,正是翻越了西南大山,穿越了緬甸北部,抵達了緬甸中部的平原!
劉備臉上的笑意越發明顯。
“從地圖來看,黃老將軍和子龍選擇修建的這座城池,應該就是清朝時的緬甸國都阿瓦城附近!”
關羽撫須而笑:
“之前看視頻的時候,臣弟就覺得這阿瓦城是一處地理位置絕佳之地,黃老將軍和子龍在此建城鎮守,足見你二人目光確實獨到。”
劉備呼出一口氣,點了點地圖上阿瓦城的位置,緩緩道:
“丞相,諸位卿家。孤覺得,這緬甸平原,應該作為大漢接下來全力發展之地!”
諸葛亮沉吟片刻,開口道:
“唯一的麻煩就是,此地和蜀地相隔千裡,高山眾多,交通實在是過於不變了。”
西南群山的險峻,在這種時代幾乎相當於是地理性的隔絕。
劉備嗯了一聲,沉聲道:
“所以必須要派出得力人手鎮守此地,對當地的百姓進行教化。”
“即便將來大漢當真在國內爭霸之中不敵曹魏和孫吳,咱們也有一條退路!”
劉備的這句話無疑說到了在場之人的心中。
狡兔三窟的道理,誰都懂。
在看完盤點視頻之中西晉滅亡蜀國和吳國之後,眾人的危機意識就已經提升到了極高的地步。
故而,沒有任何人反對劉備的這個提議。
劉備看向諸葛亮,道:
“丞相,你覺得誰最合適前往此地,為大漢鎮守和教化當地子民呢?”
諸葛亮羽扇輕搖,胸有成竹地開口道:
“緬甸和大漢畢竟交通不便,若是派人此地鎮守之人有異心,非常容易就會造反割據,不得不防。”
劉備連連點頭,表示很有道理。
諸葛亮繼續道:
“故而,要選一個對大漢絕對忠心之人,那麼自然是以劉姓為佳。”
關羽和張飛對視一眼,都沒有表示反對。
諸葛亮等了一下,繼續開口道:
“而且此人必須要得到大王的足夠信任,能授予他臨危專斷之權。因為一旦緬甸生亂,事急從權時是來不及請示的,隻能事後稟報。”
劉備聞言,心中微微一跳。
臨危專斷之權?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真授予這個權力,那和割據一方又有什麼區彆?
誰能保證,此人割據一方後不生出異心,自成一國?
在場的蜀漢群臣聽完諸葛亮這一番分析之後,也都陷入沉默。
這個人選,看起來很不好選啊。
劉備吐出一口氣,看向諸葛亮。
“丞相,你似乎已經有了人選。”
諸葛亮羽扇擺動幾下,微笑道:
“整個大漢國中,隻有一個人符合這個條件。”
劉備追問道:
“誰?”
諸葛亮的笑容越發明晰:
“自然就是王太子劉禪殿下!”
諸葛亮話音落下,大殿中響起一陣低低的驚訝之聲。
接著,眾人目光齊齊轉向了一旁的蜀漢王太子劉禪。
劉禪年輕的臉龐上,滿是驚愕的表情,下意識地想要開口推辭。
“丞相說笑了,我哪裡有這個能力?還請父王另選賢能吧。”
劉備看著劉禪,若有所思。
關羽摸著美髯,半晌不語。
倒是張飛性子比較急躁,大聲道:
“丞相說得對,讓太子去鎮守緬甸便是最佳人選!”
關羽長出一口氣,道:
“王兄,臣弟也覺得丞相這個意見很好。”
“嗯,臣弟可以派關平追隨太子殿下一同前往緬甸。”
諸葛亮微笑道:
“黃老將軍畢竟年邁,若是長久在緬甸那種濕熱之地,恐怕對身體不好。”
“況且大漢還需要黃老將軍在中原戰場衝鋒陷陣。”
“故而臣以為,以子龍為緬甸將軍,關平為緬甸副將軍,輔佐王太子坐鎮治理,乃是上策。”
“對了,臣的丞相府中有兩人名喚蔣琬、費禕,頗為賢能,和太子也算熟稔,可以一同追隨太子入緬甸。”
劉備聽完這三名蜀漢最重要的大臣表態,顯然也下定了決心,將目光投向劉禪。
“阿鬥,你意如何?”
劉禪左看看,右看看。
他先看向的第一個人並非諸葛亮,而是趙雲。
趙雲正色道:
“請太子殿下放心,臣隻要一息尚存,絕對不會讓任何人危急殿下的安危!”
劉禪猶豫片刻,站了起來,對著劉備行禮:
“若父王不棄,兒臣願意南下入緬!”
劉備鬆了一口氣,露出笑容。
“好,那就這麼決定了。”
“你且做些準備,等金幕評分結束之後,你就和子龍一起出發吧!”
朝議之後,眾人散去,隻有諸葛亮留了下來。
劉備看向諸葛亮,表情凝重:
“孔明先生,你和孤說實話,阿鬥他真的行嗎?”
諸葛亮啞然失笑,反問了一句。
“太子是大王之子,難道不該是知子莫若父嗎?”
沒等劉備回答,諸葛亮就自顧自地給出了劉備剛剛那個問題的答案。
“大王可知,太子殿下有一個常人難及的優點?”
劉備呃了一聲,道:
“常人難及的優點?孤還真想不出來。”
在之前的司馬衷盤點視頻之中,劉禪基本沒有什麼鏡頭,就是幾句話的字幕介紹,然後蜀國就滅亡了。
但劉禪既然是蜀國的亡國之君,劉備自然不會對這個兒子有多大的信心。
諸葛亮笑吟吟地開口:
“太子殿下最大的優點,就是聽話!”
“臣相信,隻要大王能在事先安排好對緬甸的治理政策,太子殿下一定會不打任何折扣,不做任何更改,將這些政策在大漢征服的緬甸土地之中貫徹實行下去的。”
“太子並非開拓之君,但若以守成而論,堪稱完美之人。”
“縱然秦始皇、漢武帝在世,守成之道恐怕也難及太子!”
劉備心神震動,不敢置信地看著諸葛亮。
“丞相,你不是在和孤開玩笑吧?”
諸葛亮放下羽扇,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