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之中,彈幕還在繼續。
【魏武帝曹操:話又說回來了,@宋太祖趙匡胤,胡人女子感覺如何,毛發濃密嗎,體味重嗎,能有漢女舒服嗎?】
曹操這條彈幕發出來,彈幕一時間有些安靜。
過了好一會,新的彈幕陸續出現。
【昭烈帝劉備:曹賊,曆朝曆代的君臣都看著你呢,你能不能要點臉?】
【吳大帝孫權:呸,朕怎麼和你這個無恥之徒同在一個時代,真是太丟臉了。】
【魏武帝曹操:你們兩個假正經什麼?要不是關注這個事情,你們能這麼積極的發彈幕?】
【漢武帝劉徹:說起來,朕也有幾個匈奴女人,隻能說也就那樣吧,還是漢女身上更香一些。】
【魏武帝曹操:這就是武帝你不懂了,誰帶香囊都能香,這不是關鍵!】
【唐太宗李世民:朕的鮮卑妃子,言行舉止和漢人毫無區彆,都很舒服。契丹女子比較野性,但說到最懂伺候人還得是新羅婢。】
【明太祖朱元璋:朕也有蒙古妃子,朕覺得可以,膚色都相近,沒有什麼太大區彆。】
【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朱元璋你說的那是什麼話?朕大都皇宮裡的嬪妃,要多香有多香!】
……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看著麵前這些彈幕,哼了一聲。
“這些家夥,簡直就是一個個老色胚!”
【宋太祖趙匡胤:契丹人早就漢化了,懂嗎?未經人事的少女都那樣,蕭觀音這般婦人確實彆有風情,但朕不對其他異族女人打包票啊。】
一時間,不少皇帝們怦然心動。
漢武帝摸著下巴,心中思索。
“西域倒是有不少小國,聽霍去病說長得好看的也不少,或許下次可以讓西域那邊的郡守們進貢幾個原先的小國王族女子?”
“對了,李世民說的新羅婢,不就是朝鮮那邊的人麼?嗯,晚點就下個旨意。”
李世民嗬嗬一笑,看向程咬金:
“知節啊,你說說,西域女人咋樣?”
程咬金撇了撇嘴,道:
“羊膻味太大,但真的帶勁!”
“那腰肢,嘿嘿嘿……”
大唐群臣對視一眼,齊齊露出男人特有的笑容。
胡姬,在大唐之中可是盛行得很!
程咬金咂了咂嘴,道:
“不瞞陛下說,臣從西域回來之後才覺得,那大屁股大胸細腰肢的女子才是真個有趣,之前咱們華夏的審美啊,多少是有點走偏了。”
李績表情嚴肅:
“老程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華夏之前就喜歡瘦瘦弱弱,風一吹都倒了,沒甚意思!”
程咬金拍案叫絕:
“老李,你懂我!那些個瘦瘦小小的,用點力都怕捏碎了,你說這怎麼儘興嘛!”
房玄齡乾咳一聲,道:
“老程,你敢回去和嫂夫人說這個話?”
程咬金臉色微微僵硬,隨後哼了一聲,故意昂首挺胸:
“哼,老子可是國公,怕她一個老婦人不成?”
“對了,大家賣我個麵子,男人聊聊的話題,彆讓那些女人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大唐君臣齊齊大笑。
一陣熱鬨之後,金幕之中的畫麵切換到了大宋科舉。
熙熙攘攘的考場,無數的士子,考中和沒考中的眾生相,一一上演。
“哈哈哈哈,我範進終於中了,中了!”
一名男子狀似瘋癲,邊跑邊叫,鞋子跑沒了,頭發亂了,摔了好幾跤,依舊恍若未覺。
緊接著,出現了一座新的城池。
【升龍城。】
轟轟轟!
眾多炮彈急射而來,其中一發炮彈準確地命中了升龍城的牌匾,將其轟得稀爛,木屑四處飛散。
很快,城牆也開始倒塌。
大量大宋火槍兵,齊齊推進。
“一排發射!”
“二排發射!”
“三排發射!”
在軍官們的呼喊下,大宋的火槍兵們嚴絲合縫,以一個極慢的速度,一米一米的推進。
每前進一米,都有數百名火槍手齊射,接著再繼續推進。
曆朝曆代的皇帝們見狀,也是頗為驚訝。
大秦世界之中,蒙恬忍不住吐槽道:
“這個大宋的火槍手戰法,實在是太浪費火藥和子彈了!”
王離也是表情古怪,道:
“這種打法,同樣的軍隊數量,大宋軍隊一場戰鬥所消耗的子彈,足夠大秦兩場了。”
曆朝曆代的其他皇帝們顯然也看出了這點,紛紛發彈幕吐槽。
【漢高祖劉邦:好家夥,一步一發子彈,這座城若是方圓十裡,是不是得把整個國庫都打空了?】
【唐太宗李世民:說實話,朕覺得這種戰法無法發揮士兵的武勇,不太好。】
【光武帝劉秀:都說行軍作戰穩健為先,但朕也覺得大宋這樣打是過於穩重了。】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大怒。
“搞什麼東西,其他朝代評分的時候就靜悄悄的,朕的大宋評分這些家夥就如此之多廢話!”
【宋太祖趙匡胤:你們懂什麼,朕有錢,打得起富裕仗。大宋追求的就是火力全覆蓋,不服你們自己從國庫拿錢也這麼打!】
曆朝曆代的皇帝們聞言,表情微妙。
劉邦摸了摸胡須,看向曹參。
曹參忙道:
“陛下,大漢可不能這麼打,咱們國庫還需要攢五千萬兩買那本工業革命呢。”
劉邦有些遺憾地哦了一聲,道:
“雖然小趙這個打法過於奢靡,但朕還真想試試來著。”
“對了,國庫還需要多少錢才能兌換《工業革命》?”
曹參飛速盤算了一下,開口道:
“以去年的國庫結餘來算,還得十年。”
“什麼?”劉邦傻眼了,怒道:
“朕都五十了,十年之後朕還能不能活著都說不好呢。”
曹參乾咳一聲,道:
“陛下,去年是因為討平了匈奴,獲得了匈奴人的大批財富,所以才能結餘那麼多。”
劉邦愣了一下,隨後會意,道:
“你的意思是,今後十年,朕每年都得像去年一樣搶來大筆財富,才能支撐十年之後有五千萬兩?”
曹參點了點頭。
“陛下英明。”
劉邦白眼一翻,整個人緩緩沿著斜榻靠背滑落。
他一句話都不想說了。
金幕中,宋軍已經攻克了升龍城。
密密麻麻的貴族俘虜,跪在大殿中。
在他們麵前,一名大宋將軍正在高聲宣讀著旨意。
“小小交趾,何以抗拒天兵,自立王朝!”
“交趾李氏亂黨,族誅!”
“餘者若是願降,既往不咎!”
旨意宣讀之後,在場的一群人臉色大變,正是之前脫離華夏,建立越南第一個王朝的李氏“皇族”。
他們立刻被宋軍拖走。
很快,殿外就傳來了砰砰的打靶聲。
剩餘的人臉色如土,朝著麵前的大宋將軍連連跪拜。
“我等千百年來皆是華夏子孫,今後亦如是!”
看到這裡,朱元璋心中一動,沉吟片刻之後,發了一條彈幕。
【明太祖朱元璋:各位,你們發現了嗎?金幕其實是有偏好的。】
一條彈幕幾乎是秒回。
【漢高祖劉邦:什麼偏好?】
【明太祖朱元璋:朕發現,金幕不喜歡那種對外戰爭失敗的王朝,會大力抨擊,反之則一定會褒獎。這或許是提升金幕評分的一大秘訣。】
曆朝曆代的皇帝們看到這條彈幕之後,心中都是一動。
漢武帝捏著下巴,緩緩點頭。
“好像還真是這個道理,不然朕的大漢也未必就能九十二分。”
漢武帝內心之中很清楚,自己的大漢,關鍵還是在於武功。
權術方麵,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憑借儒法合流形成的士族,成功削弱了漢初勳貴集團和大漢諸侯王,不可謂不精彩。
但問題是,金幕的評分沒有把權術算在裡麵!
至於文治,除了把儒家思想提升到最高,整體的治國水平,漢武帝就比較一般。
若不是金幕及時出現,窮兵黷武的漢武帝就要把大漢國庫搞到破產了。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深以為然。
“朕早就看出來了,果然朱元璋和朕的想法是一樣的。”
太子楊勇心中一動,道:
“父皇為何不告知其他王朝的皇帝?”
隋文帝瞪了楊勇一眼,道:
“告訴他們的話,他們的分數不就壓過大隋了嗎?”
“再說了,連這點東西都看不出來,這皇帝也英明不到哪去。”
楊勇啞然片刻,又覺得很有道理。
“那朱元璋之所以說了,莫非是……”
隋文帝微微一笑,道:
“他上次都已經拿過第一了,大明的曆史影響力已經無可置疑。”
“而且他現在說出來,其他皇帝明白了,也要到第三次評比才能看出效果,那時候朱元璋恐怕都已經老死了。”
“他呀,就是順水推舟,做個人情給曆代皇帝呢。”
楊勇吃了一驚,道:
“這朱元璋竟然如此深思熟慮?”
隋文帝哈哈一笑。
“那是自然,不然人家怎麼可能從布衣之身,逆襲成為華夏的千古四帝之一呢?”
“秦皇漢武,還有朕那個小侄孫世民,都是天生貴胄。”
“能像朱元璋這般的人,朕看啊,華夏五千年怕也就一個了。”
楊勇沉默片刻,突然開口道:
“兒臣總覺得,不止一個。”
“朱元璋是在南宋滅亡,蒙元異族殘酷統治,壓榨華夏的情況下崛起的。”
“或許,在曆史上的大清王朝晚期,也會有這樣的一個人崛起,像朱元璋一樣拯救華夏,重建一個更強大的華夏王朝!”
隋文帝心中一動,深深地看了楊勇一眼。
“但願如此吧。”
金幕中,一幅大宋疆域圖出現。
隨後,大宋的評分緩緩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