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秦始皇再講法術勢,劉秀見證翟武趙明大起義,王莽要死?(2 / 2)

扶蘇想了想,道:

“一字都沒占到。”

秦始皇搖頭道:

“錯了,王莽占了一個‘勢’字。”

“啊?”扶蘇大為震驚,“勢?”

法術勢三字之中,王莽竟然占有最強悍的“勢”?

秦始皇嗯了一聲,淡淡開口。

“若不是他占有一個‘勢’字,又怎麼配上這個敗家子的盤點視頻呢?”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王莽貨幣改革的失敗,立刻就激起了大漢內部的反彈。】

蔡陽縣之中。

“造反了,造反了,東郡太守翟武造反了!”

瞬間,人群就集中了起來。

牆壁上,少年劉秀和一乾小夥伴站著,伸長了脖子,恨不得把耳朵張到最大,聽著人群之中那人高聲宣讀著來自東郡太守翟武的《告天下漢室子民書》。

“……王莽毒殺先帝,攝天子位,不尊太皇太後、陛下,欲絕漢室。”

“我為漢臣,何能容忍漢賊王莽之暴行?今起兵反莽,望天下義士共舉大事,行天罰誅莽,還漢室天下安寧!”

“好!”聽到這裡,人群之中,忍不住發出了叫好之聲。

大部分人聽完,卻有些遲疑。

“安漢公不是天下聖人嗎,大家都這麼說的呀。”

“聖人又如何,他的新錢把我害苦了,錢都賠光了。”

“你賠錢是因為你貪心,安漢公是為了天下,你自己罪有應得,還怪安漢公?”

很快,人群就陷入了爭吵之中

就在此時,一隊衙役衝了過來。

“誰敢在此宣讀反賊翟武的反書?通通給我拿下,抓去大牢之中審問!”

人群瞬間如鳥獸般四散。

劉秀站在牆壁上,注視著幾個家夥被衙役們拿著棍棒打得鼻青臉腫,押送去了大牢。

也不知道這些人是真的宣讀反書之反賊,還是因為倒黴而被衙役們選中的替罪羊。

劉秀回到家中,正好聽到了大哥劉演和叔父劉良之間的對話。

“叔父,您覺得如何?”

“嗯,現在還不是時候。”

“侄兒倒是覺得能奮力一搏,總不能真讓那王莽奪了咱們大漢劉氏江山吧。”

“劉演!你小子是瘋了嗎?滿朝劉氏公卿文武不去擔心這種事情,你一個小小的皇族遠支,連個官身都沒有,也想著學人家造反!”

“叔父,我……”

“行了,翟武成不了事,現在大漢是有一些問題,但比你想象的要穩固得多!就算有什麼想法你也給我忍著,好好去結交你的朋友,過一段時間再說。”

“……是。”

房門打開,劉演無精打采地走了出來,看了劉秀一眼,話也不說就走了。

劉良坐在房中,看著走進來的劉秀,勉強露出一個笑容。

“秀兒,夫子今天和我說了,你這幾年的學習足夠認真刻苦,也頗有進境。”

“你好好學習,等你年紀到了,叔父再去走一走以前的路子,看看能不能讓你去長安太學之中當一個太學生。”

“等你從太學中畢業,得授一官半職,咱們這一支劉氏也就算是有依靠了。”

劉秀欲言又止,隻能點頭道:

“喏,全聽叔父安排。”

金幕中,舉著“漢”字大旗的起義軍呼嘯而來,直指西方的長安。

鏡頭中的起義軍,浩浩蕩蕩,數量無法統計,多得觸目驚心。

【翟武傳書天下,造成的效果非常驚人。】

【隻起兵一個月,翟武便聚攏了十幾萬起義軍,自東郡出發在中原連戰連捷,聲勢震動天下。】

長安城皇宮之中,王莽召集心腹班底,緊急商議。

王舜表情凝重,開口道:

“陛下,翟武之患並不在那點叛軍,而是在於天下官員人心浮動。”

“各地負責監察的吏員最近不斷送來情報,至少有八個郡的太守蠢蠢欲動,想要響應翟武。”

事實上,王舜這番話裡還是打了折扣的。

單單是各地送來的警告奏章,就將近四十份!

大漢上百個郡,就有三分之一蠢蠢欲動,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但僅僅是八個郡這個數字,也讓王莽麵如土色。

“朕是天下聖人,是民心所向,翟武小人怎麼敢這麼做!”

“王邑、孫建,你們帶著部下駐守關隘,一定要頂住翟武的進攻,消滅這支叛軍!”

王莽麾下第一大將王邑站了起來,沉聲開口。

“請陛下放心,臣隻需要三個月時間,定然能平定翟武這亂臣賊子!”

畫麵一轉,王邑帶著十幾萬關中精銳大漢兵馬,浩浩蕩蕩地朝著東方出發,去迎擊翟武。

【王邑雖然出動,但天下接連不斷傳來的壞消息依舊還是讓王莽無比震恐。】

隻見一支車隊浩浩蕩蕩地駛出長安城,來到了城外的大漢曆朝曆代皇帝宗廟麵前。

王莽臉色驚惶,牽著小劉嬰的手進入宗廟之中,對著宗廟裡曆代大漢皇帝的靈位又是上香又是跪拜,口中祝詞連連。

“高祖皇帝,文皇帝,武皇帝,曆代大漢祖宗皇帝,臣王莽不過是行當年周公之事,並無篡位之心。”

“等孺子嬰將來成年,臣王莽必將皇位歸還孺子嬰,自行退隱山林不問世事,還請曆代大漢先祖明鑒!”

一旁的孺子嬰懵懵懂懂,站在那裡手足無措。

王莽心煩意亂,對著孺子嬰喝道:

“還不給我跪下,請求曆代先皇庇佑!”

孺子嬰身體一顫,慌忙將幼小的身軀下跪。

“求曆代先祖皇帝庇佑大漢,庇佑攝皇帝!”

王莽這才露出了滿意的表情,冷聲道:

“從今天開始,你隨我每日前來此地,祈求大漢先祖庇佑!”

孺子嬰隻能戰戰兢兢地點頭。

【大秦雖然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但真正將大一統理念刻入每一個華夏人骨髓的,無疑還得是大漢。】

【立國兩百年的大漢,正統早已深入人心,才有了翟武起義後的一呼百應。】

【王莽對此心知肚明,不但帶著孺子嬰日夜拜祭大漢宗廟祈求大漢先祖保佑,同時還派出桓譚等人安撫天下各郡官員百姓。】

蔡陽縣,還是那一處熟悉的牆壁。

劉秀和幾個發小一起立在牆頭,聽著當地的吏員高聲宣讀來自長安的諭令。

“攝皇帝王莽,但行當年周公之事爾,非篡奪大漢江山也!”

“待孺子嬰長成及冠,攝皇帝便還政劉氏,歸隱山林,專心治學,不問政事。”

“大漢臣民勿要被翟武等亂臣賊子誣陷攝皇帝之言辭迷惑,毋隨翟武禍亂天下!”

聽完這旨意,劉秀和幾名發小對視一眼,臉上都帶著疑惑的表情。

一名發小對劉秀道:

“還政?這啥意思,秀兒你讀書多,你和我們說說。”

劉秀沒好氣地還了一個白眼。

“彆叫我秀兒,我是你秀爹!”

頓了頓,劉秀若有所思地開口。

“周公還政,確有此事。但周公和周成王乃是親叔侄,這攝皇帝和孺子嬰一個姓王一個姓劉,總感覺哪裡不對……”

一名發小一拍大腿,笑道:

“懂啦,就是王家人搶了劉家家產,劉家家臣氣不過起兵要打姓王的,姓王的害怕打不過先求饒而已嘛。”

突然,牆壁之下傳來了一聲怒吼。

“誰家的臭小子,竟然在這裡編排攝皇帝的不是?給我下來!”

眾發小循聲看去,發現一名衙役不知何時站在牆下,麵帶怒容盯著己方。

劉秀等人心中大驚,一聲發喊,紛紛跳下牆壁,連滾帶爬地跑遠了。

【王莽傳書天下這一招確實起到了作用。】

【大漢各地的官員絕大部分都出身士族,而王莽也是被士族吹捧為“在世聖人”的。】

【士族之中,有一部分的官員本身就強烈支持王莽篡位,大部分中立的人在見到王莽宣布不會篡位之後也放下心來,繼續選擇中立。】

【翟武的這一次起義由於沒有獲得更多士族的支持,範圍被限製在了中原一帶,並沒有造成波及全國的大起義。】

【但這並不代表著王莽的麻煩結束了。】

鏡頭中,出現了兩個人。

【趙明。】

【霍鴻。】

從衣著打扮來看,這兩人雖不是那種大富大貴之家,但也屬於是比較有實力的士族成員。

趙明用濃重的關中口音開口道:

“霍兄,如今王莽將精兵強將都派去東邊和翟武大人對抗,京師之中防備無比空虛。”

“我等隻要舉起匡扶漢室的大旗,聚攏個兩三萬兵馬,拿下長安就不在話下!”

霍鴻聞言,不由有些遲疑。

“趙兄,我等兩族加起來也就上千人,兩三萬兵馬怎麼召集得過來?”

趙明嘿嘿一笑。

“你怕什麼?王莽是河北人,執政這些年一直打壓俺們關中人,這裡多的是人對他不滿!”

“之前長安有精銳鎮守,自然沒人敢說一個不字,但現在正是我等的大好良機!”

“隻要殺了王莽,將來我當大司馬,你當丞相,你我二人一起執掌朝綱!”

聽到趙明蠱惑力極強的話語之後,趙明的臉龐也變得潮紅,雙目中燃燒著熊熊野心。

“好,那就這麼辦!”

下一個鏡頭,趙明和霍鴻已經在成千上萬的兵馬簇擁下,浩浩蕩蕩地前進。

“打進長安城,誅殺奸臣王莽,還大漢一個郎朗乾坤!”

“漢室男兒何在?響應翟武大人,掃滅王莽奸賊!”

鏡頭開始拉遠。

趙明和霍鴻身邊的兵馬數量,也開始不斷地增多,增多,再增多。

【趙明霍鴻突然在關中起兵,聲勢之大,連兩位始作俑者都沒有想到。】

【短短半個月時間,兩人竟然也召集到了和東邊翟武規模相當的十幾萬起義軍!】

畫麵中,無數起義軍如潮水一般從西邊而來,將雄偉的長安城包圍得水泄不通!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看到這裡,不由眉飛色舞,拍案而起。

“好,朕就知道,大漢就是大漢,天下人的心中是有大漢的!”

“王莽這個混賬東西,也該去死了!”

【投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