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弘曆的話,康熙和胤禛的表情都變得古怪了起來。
過了好一會,康熙才道:
“弘曆,這就是你的好主意?”
弘曆正色道:
“皇祖,難道孫臣這個主意不好嗎?”
康熙歎了一口氣,看了一眼胤禛。
胤禛會意,立刻站了起來。
然後,一巴掌甩在了弘曆的臉上。
“愚蠢!”
弘曆被這一巴掌打懵了,捂著臉,不敢置信地看著胤禛。
“阿瑪,你……”
胤禛厲聲道:
“父皇都已經說了,要推進滿人和漢人之間的融合,要讓大清真正變成一個華夏王朝。”
“你這種時候還想著愚民,還抱著之前的老一套不放,你和視頻裡麵那個蠢材弘曆有什麼區彆?”
弘曆愣了一下,身體頓時瑟瑟發抖了起來。
祖孫三人並不知道,這在曆史上是發生過的事情。
根據大清河南安陽縣縣誌記載,雍正十年該縣尚有私塾六十四家,至乾隆四十二年,該縣僅剩一家私塾。
康熙看著弘曆,搖了搖頭。
“弘曆啊,你已經跟隨在朕身邊有一段時間了,怎麼腦海之中還是之前那套沒用的想法呢?”
“若是按照你這般做法,大清或許會於你在位時獲得一夕安穩,可你的後人又怎麼去麵對將來西方國家的衝擊呢?”
康熙說到這裡,表情變得嚴厲起來。
“你說得沒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現在的世界,不一樣了!”
“英吉利和羅刹國,還有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人,他們的殖民地都已經逼近到了大清的家門口。”
“大清若是在這種時候愚民,那大清的科技怎麼發展,武器裝備怎麼進步?”
“沒有科技的發展和武器裝備的進步,將來的大清皇帝們怎麼去應對這些外國的進攻?”
胤禛氣憤地指著弘曆,怒聲道:
“自大的蠢貨!你以為大清就是全世界?你以為自己控製住了大清漢人,愛新覺羅家的統治就能千秋萬載?”
“時代變了,你卻還像井底之蛙一般,隻把自己頭頂的那一點天空看做全部!”
“滾出去,好好反省一下!”
弘曆落荒而逃。
胤禛深吸一口氣,勉強平定了一下心情,對著康熙行禮。
“皇阿瑪,是兒臣教子無方,讓您見笑了。”
康熙笑了笑,淡然道:
“你的兒子確實教育得一般,但朕的兒子還是可以的。”
胤禛愣了一下,雖明白康熙是在誇獎自己,卻又有些赧然。
康熙看著胤禛,表情漸漸變得柔和起來。
“老四啊,朕知道你不喜歡朕的寬仁,知道你覺得朕太放縱你的兄弟們了,所以才讓你的太子之路如此艱辛。”
“所以你一直都嚴格管教弘曆,就是希望不斷鞭策他,讓他將來成為一個優秀的大清皇帝,對麼?”
胤禛低聲道:
“皇阿瑪慧眼。”
康熙嗬嗬一笑,道:
“那朕問你,你覺得是你用嚴厲管教出來的孩子更優秀,還是朕用寬仁管出來的孩子更優秀呢?”
胤禛說不出話了。
康熙語重心長地開口。
“沒錯,寬仁確實是會亂,會讓孩子們沒有長幼尊卑的心態,會讓他們拚命地去競爭。”
“但這種競爭也會激發每一個人的潛能,你好好想想,沒有老二和老八、老十四他們的存在,你能到今天這個地步嗎?”
“你再想想,你從一開始就鎖定了弘曆作為太子,除了弘時之外沒有任何人敢和他競爭,結果弘曆是什麼樣子,金幕視頻裡還不夠明顯嗎?”
胤禛還是沉默,表情陷入思考。
康熙繼續道:
“你的嚴厲,管教出來的是一個從小沒有經曆過任何競爭的弘曆。這樣的弘曆將來成為皇帝,他當然也隻會嚴厲的去管教自己的臣民,不知道寬仁為何物。”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弘曆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去競爭!他不知道怎麼帶著大清去和英吉利、羅刹國、西班牙葡萄牙去競爭,那他怎麼讓大清強盛,怎麼讓大清在這場全世界大國的競爭中生存下去?”
胤禛心亂如麻,道:
“可、可是……”
康熙緩緩道:
“朕知道,你是擔心,像朕這樣過度寬仁會讓兄弟反目,會像金幕裡說的那樣,朕死後你會對老八他們下手。”
“嗬嗬,但你好好想想,如果每一代大清皇帝的繼承人都像你這樣善於競爭,那死幾個皇子皇孫又有什麼大不了的?”
“至於競爭的激烈程度,難道不是由你來管控的嗎?”
康熙說到這,目光變得幽深起來,語氣也有些奇異。
“朕在世一天,朕的所有兒子都不會死。你將來在世一天,你的所有兒子也肯定不會死。”
“這,難道還不夠嗎?”
胤禛細細地品味著康熙的話,突然有些心驚肉跳。
皇阿瑪,難道早就已經知道他死後我會對老八他們下手,並不是在看了金幕之後才了解的?
難道正是因為這個顧慮,所以皇阿瑪在廢了胤礽之後才遲遲不立我為太子?
胤禛後背不覺已經是一身冷汗,噗通一聲跪下,顫聲道:
“皇阿瑪,兒臣知罪!”
康熙哈哈地笑了起來,看著禦書房窗戶外的天空,悠然開口。
“朕是一個寬仁之君,朕喜歡每一個孩子,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好好成長。”
“胤禛,希望將來你也能做到這一點。”
禦書房之中鴉雀無聲,隻有金幕裡還在不停傳出視頻的聲音。
【在昆陽之戰王邑被劉秀打敗之後,新朝朝廷失去了最後一支能用來鎮壓各地起義的主力軍。】
【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地官員要麼聯合當地大族起事,要麼乾脆自行割據一方。】
【少部分依舊忠於新朝的官員們也隻能勉強自保,無力對朝廷進行任何支援。】
【得知消息的赤眉軍主力迅速選擇離開中原地區,朝著關中進發,打算一舉滅亡新朝,改朝換代!】
【在綠林軍內部,則是另外一種情形。】
劉演、劉秀兩兄弟坐在房間之中。
劉演哈哈大笑,親切地拍著劉秀的肩膀。
“阿秀,你真是太厲害了,竟然能用這點兵力擊敗王邑的百萬大軍,簡直就是當代韓信啊。”
劉秀聞言,嗬嗬一笑。
“兄長謬讚了。”
此時的劉秀憑借著昆陽一戰的勝利,成為了綠林軍更始政權之中炙手可熱的新貴。
劉演嗬嗬大笑,眼睛微微眯起,道:
“哼,那個劉玄一直以來都想騎在咱們兄弟兩的頭上拉屎,等過段時間把關中打下來了,咱們就聯合其他人,讓劉玄從皇位上滾下來!”
劉秀點了點頭,叮囑道:
“兄長,我接下來要掃蕩外圍的偽朝軍隊,你在宛城之中可要小心一些,免得劉玄狗急跳牆做出什麼事情來。”
“對了,我還聽說李軼那小子最近和劉玄走得很近,或許他會背叛我們,大哥也要多多注意。”
劉演大笑,一臉不以為然。
“你就放心吧,現在宛城裡大部分人都支持我們,還有叔父在宛城坐鎮,劉玄那小子能翻出什麼浪花來?”
“至於李軼,那是跟隨咱們一起起兵的舂陵兵舊部,他隻不過是應付一下劉玄,沒什麼大不了的。”
“你好好做你的事情,再過一個月等大軍集結完畢,咱們就一起打進關中去,光複大漢!”
劉秀見自家大哥如此自信,也不好說些什麼,隻能站起來。
“好,那大哥萬事小心。”
另外一邊,宛城的更始政權“皇宮”之中,更始帝劉玄正看著麵前的李軼和朱鮪,冷聲道:
“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再過一個月大軍就要出征,到時候統帥一定是劉演!”
“等劉演掌控了兵權,朕就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劉玄雖然懦弱無能,但最基本的局麵還是能看清楚的。
朱鮪沉聲道:
“陛下,必須得發動了,不能像上次一樣心慈手軟!”
劉玄之前已經針對過一次劉演。
昆陽之戰後,更始政權在宛城舉行了持續好幾天的慶祝大會。
這一天,劉玄故意對劉演表示親近,取來劉演的寶劍審視、玩賞。
繡衣禦史申屠建按照之前的約定,立即獻上玉佩。
按原定的計劃,隻要劉玄舉玉佩為號,武士會衝出來斬殺劉演。
但是不知什麼原因,劉玄沒有舉起,擊殺劉演的陰謀也就沒有在這次大會上實現。
事後朱鮪才得知,就在那一瞬間,劉玄心中遲疑、害怕了。
劉演畢竟是更始政權之中最強悍的武將,現在還有劉秀這麼一個昆陽之戰的大功臣。
劉玄不敢對劉演下手!
故而,那一次劉演幸運地逃脫了死亡。
李軼在一旁道:
“陛下,臣聽說劉秀昨天在離開宛城之前和劉演見了一麵,似乎是在密謀造反,陛下不可不防啊。”
“現在陛下若是不動手,將來就隻能等著劉演劉秀兩兄弟將刀劍架在您的脖子上了!”
劉玄聞言,臉色劇變,終於下定決心。
“好,那就動手吧!”
【在李軼、朱鮪等人的謀劃下,劉玄將目標鎖定在了劉稷身上。】
劉演所部有一個“數陷陳潰圍,勇冠三軍”的戰將叫劉稷,在劉玄被立為皇帝時,劉稷正在前線指揮作戰。
得到這一消息後劉稷憤怒異常,直言不諱地說:“本起兵圖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為者邪?”
劉玄先是任命劉稷為抗威將軍,劉稷拒絕接受。
於是劉玄就以抗命為由,率諸將和數千士卒來到了劉稷的駐地。
畫麵中,劉稷被五花大綁,跪在地上。
劉玄厲聲道:
“劉稷,朕封你官職你居然拒絕接受,你是想要背叛朕嗎?”
劉稷昂起頭,看著劉玄冷笑道:
“朕?你這個皇帝可不是我們承認的皇帝,你沒有資格在我麵前自稱朕!”
劉玄大怒,喝道:
“來人啊,把這個劉稷拉出去,斬了!”
眾將聞言,都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