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秦始皇說清變法本質,朱元璋給大明官員加薪!(1 / 2)

扶蘇在聽到了秦始皇的話之後,不由露出驚訝表情。

“父皇,這一條鞭法當真有如此重要?”

秦始皇嗬嗬一笑,點頭道:

“當然重要。你應該仔細看過剛剛張居正頒布的一條鞭法細則了吧?”

“裡麵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能體會嗎?”

這個問題若是問前幾年的扶蘇,他定然是懵懵懂懂,要思考好久。

如今扶蘇已經幫助秦始皇處理政務多年,駕輕就熟,開口道:

“應該是把最基層的收稅權力都歸攏於朝廷。”

“好像華夏曆朝王朝之中,隻有咱們大秦曾經做到過這件事情。”

秦始皇嗯了一聲,淡然道:

“那是因為隻有大秦把法家製度推進到了幾乎極致,後世的曆代王朝都選擇當了儒家的狗。嗬嗬,儒家的中堅力量就是地方上的士族,地方收稅權這麼利潤豐厚的東西士族怎麼可能讓出來?”

“張居正這一次啊,可是真正刨了儒家的根基,往死裡得罪人了呢。”

扶蘇愣了幾秒,有些不敢置信地開口。

“父皇您的意思是,張居正其實就是照搬了咱們大秦?”

秦始皇緩緩道:

“你說這話,對,也不對。”

“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本質就是通過稅賦合一的改革,將朝廷的觸手真正觸及到地方上每一個老百姓。”

“這是他學習大秦之處。”

大秦的法家政策,就是精確到每個人。

大秦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相當於身份證的木簡,上麵詳細記載了該人的出生年月、身高、樣貌、家中財物等情況。

有多詳細?

詳細到這個人臉上有幾顆痦子、是否殘疾、家裡有幾棵桑樹、幾畝田地甚至幾頭牛!

正是因為這種變態的基層控製力,在戰國時代大秦官府就可以提前預測出接下來的戰爭中自己能動用多少青壯,能有多少糧食,能製造多少武器,能出動多少戰馬。

這便是孫子兵法中極力讚揚的“知己”。

戰爭的規模能打多大?戰爭的時間能打多久?

這一切,大秦決策者們心裡全部有數。

反之,用相同的問題去問東方六國的統治者,他們隻會一臉茫然。

大秦怎麼可能不贏,怎麼可能不統一天下呢?

秦始皇繼續道:

“但大秦雖然觸角已經伸到了基層,稅賦還是同樣分開繳納的。”

“張居正這種稅賦合一的方式,的確是開創了華夏之先河,是獨屬於他一人的功勞。”

扶蘇疑惑道:

“父皇您這麼說,為何咱們大秦不這麼做呢?”

秦始皇嗬嗬一笑,道: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製度,一條鞭法自然也是如此。”

“它啊,也是有弊端的。”

扶蘇繼續追問:

“什麼弊端?”

秦始皇淡淡道:

“弊端就在於最基層的官吏!”

“大秦向基層征繳稅賦的時候,就經常出現貪官汙吏巧立名目,或者利用老百姓無知而多征收稅賦,進而中飽私囊的事情。”

“大秦以法家立國都無法禁絕這種事情,張居正所在的大明乃是以官紳勾結出名的儒家為根基,想來這種事情定然會更多,甚至成為普遍現象。”

扶蘇道:

“那按照這種說法,一條鞭法豈不是白費勁了?”

秦始皇瞪了一眼扶蘇,道:

“怎麼可能是白費勁呢?朕不是都已經說過了,每一種製度都有其缺點所在嗎?”

“作為統治者要做的就是在舊製度已經腐朽之後想辦法開辟新的製度,讓國家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至於新製度的缺點,既然不可避免,那就儘量把缺點的影響減到最小。”

秦始皇說到這裡,稍微停頓了一下,道:

“這一點上,朱元璋是有過錯的。”

“朕能理解他《皇明祖訓》的本意,他不希望不孝子孫胡搞瞎搞讓大明崩潰。”

“但從來就沒有任何製度能持續千百年不變,一項製度最多十年就會被所有人找到空子然後瘋狂利用來給自己謀求利益。”

“製度不是永恒的,變法才是永恒!”

扶蘇心情震動。

製度不是永恒,變法才是?

這句話讓扶蘇陷入了長久的思考中。

突然他心中一動,開口道:

“周朝八百年……”

秦始皇不屑地撇了撇嘴。

“禮崩樂壞忘了?孔丘的話大多是無稽之談,但這四個字還是沒說錯的。”

“周朝的製度,不正是被諸侯鑽了空子,最終架空了周天子?”

“既然諸侯已經成為了這項製度的最大受益者,那他們當然要繼續維持這種製度,才能讓諸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懂了嗎?”

扶蘇如夢初醒。

“所以那些千年不變的製度,並不是因為製度本身良好,而是因為製度事實上已經崩塌了,被那些蛀蟲們徹底奪走了所有利益。”

秦始皇緩緩點頭。

“對,不要以為千年不變的製度就是完美的製度。周朝製度本該是周天子號令天下八百年,結果呢?結果是諸侯們統治天下八百年!”

“任何千年不變的製度,都是已經徹底腐朽的、爛透了、被利益階級徹底架空把持、再也沒有任何希望的製度!”

“變法,才能讓社會進步。”

“無論變法失敗與否,隻要還在變法,社會就還有繼續進步的希望。”

“若是哪一天,大秦再也無法可變。”

“到那時,縱然不是大秦的末日,也是我大秦嬴姓皇族的末日了!”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咦了一聲。

“這個一條鞭法,好像真挺有意思的。”

“諸位卿家,你們覺得呢?”

在場的大宋群臣異口同聲。

“沒意思,不能變!”

趙匡胤:“……”

宰相趙普正色道:

“陛下,國朝可是和士大夫共天下的。”

“這一條鞭法就是徹底拋開了士大夫,怎麼能用在我們大宋之中呢?”

群臣紛紛開口,對趙普的話表示力挺。

趙匡胤見狀,臉頰不由抽動,心中隱約冒出幾分怒火。

趙匡胤對士大夫們為何反對一條鞭法,心知肚明。

一條鞭法的本質是把向基層征稅納賦的權力收歸朝廷,那問題來了,在一條鞭法之前,誰來向基層收稅賦呢?

在大宋,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士大夫。

掌握了某種權力,就一定能享受到權力對應的好處。

士大夫們當然不願意把征稅權吐出來。

那又一個問題來了。

士大夫階層掌握了征稅權,對老百姓來說是好事嗎?

答案就是,宋朝爆發的農民起義是曆朝曆代華夏王朝中數量最多的!

趙匡胤心中頗為不滿,但表麵上還是發作不得,隻能哼了一聲。

“好了,今天天色已晚,就到此為止吧。”

趙匡胤怒氣衝衝地走回了禦書房。

太子趙德芳緊隨而至,小心翼翼地開口。

“父皇,士大夫們手中並無兵權,您為何不直接繞開他們設立軍機處,強製推行一條鞭法呢?”

在趙德芳看來,趙匡胤作為開國皇帝,想要做到這種事情還不簡單?

趙匡胤搖了搖頭,有些無奈地開口。

“不行。若是拋棄了士大夫階層,咱們皇族怎麼治國?”

“難道你要朕把節度使們複活嗎?”

對趙匡胤來說,士大夫們充其量就是癬疥之疾。

導致大唐滅亡,五代十國混戰的節度使們,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趙德芳聞言也有些喪氣,道:

“父皇,難道咱們趙家皇族就這麼一直受製於士大夫不成?”

趙德芳固然是儒家教育出身,但他畢竟是皇太子,將來的皇帝。

哪個皇帝喜歡這種被士大夫指手畫腳的情況?

趙匡胤臉色閃動了一下,輕輕地哼了一聲。

“不用著急,德芳。很快就有一支新的勢力要登上大宋的舞台了。”

趙德芳聞言心中頗為疑惑。

“父皇說的是……”

在趙德芳看來,除了軍隊之外,哪裡還有什麼勢力能跟大宋的士大夫階層作對?

趙匡胤嘿嘿一笑,從口中吐出了兩個字。

“商人。”

大明世界,朱棣突然一拍大腿。

“父皇,俺想起來了。這個一條鞭法,不是跟雍正那個什麼攤丁入畝很像嗎?”

這句話一說出來,在場的大明其他人精神都是一震。

朱元璋皺眉片刻,緩緩點頭。

“還真是。之前在盤點乾隆視頻裡提過雍正的攤丁入畝改革,那也同樣是稅賦合一的方式。”

“嗯,攤丁入畝做的其實比一條鞭法還要更加深入一些。”

朱棣聞言立刻就有些不怎麼爽利,忙道:

“父皇,明顯就是滿清的皇帝們在抄襲咱們大明張居正啊!”

“嗬嗬,若不是播放了這個視頻,還真以為雍正的攤丁入畝多厲害呢,原來隻不過是學習咱們大明的能臣罷了。”

在場的大明群臣紛紛開口讚同,不少人頗有揚眉吐氣之感。

滿清所謂最出色的皇帝雍正,其實也就是抄襲咱們大明張居正而已。

不過如此,不過如此!

朱高熾眉開眼笑,道:

“張居正真是一個能臣啊,皇祖。”

朱元璋哼了一聲,麵無表情地開口。

“張居正當然是個能臣,但這家夥實在是太能貪了!”

剛剛金幕盤點視頻裡有一段張居正和兒子張敬修的對話。

在兩父子對話的時候,書房裡的場景自然也呈現於金幕中。

書房裡的各種器具,什麼金、銀、玉、翡翠,應有儘有。

再往前一點,張居正剛剛走下馬車回到自己家中時,府邸的大門,府中的各種陳設器具,同樣也是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一看就是耗費不菲。

朱元璋可是最討厭官員們這種風格的!

朱棣聞言,表情頓時一滯。

這位機警的大明皇太子立刻做出決定,不再給張居正說好話了。

然而下一秒,另外一個聲音從一旁響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