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鎬主後勤,麻貴主軍。
兩人實際上是平級,麻貴要是不願意出兵,楊鎬也確實沒有辦法。
大明文官的地位確實是比同級武將高不假,但還沒有像大宋那樣,區區一個七八品官就敢把狄青這種大宋名將、一品樞密使呼來喝去!
就在兩人陷入僵局的時候,外麵響起了敲門聲。
“大人,是邢階大人的命令!”
【關鍵時刻,大明在朝鮮戰場上的最高統帥,兵部尚書邢階打破了僵局。】
【在邢階的命令下,麻貴以解生、頗貴、楊登山、牛伯英四人為將,領兩千精銳南下,準備在天安城抗擊倭軍北上先鋒。】
畫麵中,兩千明軍冒著風雪,氣勢昂然地南下了。
主將解生身材極其魁梧,身高在一米九以上,整個人坐在馬上,倒顯得戰馬都有些嬌小了。
在解生身邊,眉眼中帶著幾分異族模樣,顯然是混血兒的頗貴躍躍欲試,摩拳擦掌地哈出一口熱氣,笑道:
“他娘的,在這漢城天天呆著都快要閒出鳥來了,總算是有機會砍幾顆倭寇的腦袋。”
另外一名身材略微比解生小一些,但也足夠魁梧強壯的將軍楊登山聞言笑道:
“老頗,你這段時間在漢城可沒少忙碌,被你睡過的朝鮮小娘子沒有一百也有五十了吧?”
頗貴哈哈大笑,隨意一揮手。
“你就在這瞎扯什麼犢子呢,我和你說,也就二十三個。”
“你是不知道,大明軍人這個名號在漢城中多搶手啊,就連什麼議政大夫的小妾,都巴巴的給我倒貼呢。”
“這輩子當個大明人,真是值了!”
牛伯英嘖嘖作聲,道:
“好家夥,那等這一次出征歸來,你老頗豈不是要多二十三個孩子了?”
頗貴擠了擠眼睛,笑道:
“誰說的?還有一胞雙胎、三胎的,說不定是二十七個!”
四人哈哈大笑,率領兩千明軍,很快消失在了風雪淹沒的道路中。
【由於朝鮮人對倭軍極度恐慌導致的潰敗,解生等人南下之後才發現,原定的目的地天安城竟然已經失守。】
四人湊在一起,開始商量。
牛伯英比較沉穩,開口道:
“天安城都沒了,咱們不如往北去,撤到後麵那座城池,呃,叫什麼來著?”
就在牛伯英陷入苦思冥想的時候,頗貴哼了一聲。
“撤什麼撤?要我說,不進城更好。進了城,那就得被倭人包圍起來了。”
“咱們現在不進城,你看這外麵都是山,就找一座山埋伏倭人,打她娘的就完事了!”
頗貴的話,頓時讓其他三人意動。
四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
“打她娘的!”
四人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很快就商量出了一個具體的計劃。
鏡頭中,開始出現了一支倭軍。
【九月七日,倭軍指揮官黑田長政派出黑田圖書助、栗山四郎右衛門兩人分彆作為先鋒將和先鋒副將,率領三千倭軍離開天安城,朝著北方進發。】
鏡頭中的這支倭軍,很快就引起了曆朝曆代皇帝們的注意。
【秦始皇嬴政:這些倭軍居然穿著朝鮮軍服?】
萬曆時代的朝鮮文化雖然屬於華夏文化的分支,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了屬於該地區的獨特印記。
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朝鮮人格外喜愛白色。
各種袍服,以白色最為莊重。
結婚要穿白色衣服,過年要貼白色春聯,凡是所有喜事,必須有白色元素出來。
對華夏人來說,這就太奇怪了。
畢竟白色的衣服、對聯這些,在華夏可是喪事的時候才用的!
除去這些之外,朝鮮人就連軍服都是白色的。
這和倭國的純黑色,大明的黑裡透紅是完全不同的類型。
【漢高祖劉邦:這些倭人還挺謹慎啊,明明數量眾多,居然還要偽裝成朝鮮人?】
【漢高祖劉徹:其實也不多,彆忘了有一半倭軍都已經南撤了。】
【漢高祖劉邦:但明軍也隻有三萬人啊,就算是麵對倭軍這剩下來的七八萬人,兵力上還是絕對劣勢。】
【光武帝劉秀:看來這隻能說明一點,倭軍上一次是真的被明軍給打怕了。】
【明太祖朱元璋:那可不?這些家夥之前在朝鮮軍隊控製區那叫一個耀武揚威,知道要碰到大明軍隊之後就開始猥瑣了。】
【宋太祖趙匡胤:小朱,你也彆顧著吹噓你的大明軍隊,等會你的明軍沒認出來,被倭軍反殺了,那才有意思呢。】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臉上的表情瞬間就是一僵。
過了好一會,朱元璋才道:
“你們覺得趙匡胤這個老東西說的話,會成真嗎?”
朱棣遲疑片刻,有些尷尬地開口。
“那就得看解生這幾個究竟有沒有腦子了。”
藍雨摸了摸下巴,憂心忡忡地開口。
“解生這些人,看起來以猛將為主,恐怕……”
眾所周知,打仗打得非常猛的,一般在智謀方麵就會差點事!
藍玉這一句話,直接把在場的所有大明人給弄沉默了。
在眾人安靜的注視下,很快,這支倭軍就進入了明軍的包圍圈之中。
“嗯,一支朝鮮兵馬?”
明軍主將解生在聽到這個情報之後,不由大為疑惑。
頗貴想了想,開口道:
“朝鮮人不是都已經被倭軍打得屁滾尿流了嗎?這支朝鮮軍不會是倭人假扮的吧!”
一聽到頗貴的話之後,大明世界之中正在旁觀的君臣們頓時都振奮起來。
“沒錯,就是假扮的!”
“趕緊出擊,全殲這支倭軍!”
眼下的明軍擁有一個絕佳的機會。
倭軍毫無防備地進入了包圍圈。
隻要明軍殺出去,絕對瞬間就讓倭軍潰散。
一場大捷近在眼前啊!
然而,在大明世界眾人期待的注視下……
畫麵中,牛伯英有些遲疑。
“這些家夥萬一是朝鮮人呢?咱們若是錯殺了友軍,那就麻煩了。”
主將解生聞言,頗為讚同地點頭。
“沒錯。麻貴大將軍那邊已經夠頭疼了,咱們可不能給大將軍增添麻煩。”
“這樣吧,老牛你去問問。”
頓了頓,解生又道:
“小心警惕。”
於是,就在倭軍正在前進時,牛伯英帶著幾名明軍士兵跳了出來,對著前方的倭軍招手。
“喂,你們是哪支部隊的?前麵什麼情況了?”
倭軍見有明軍出現,頓時大吃一驚。
倭軍先鋒將黑田圖書助說話都在顫抖了。
“你、你們怎麼來的?”
黑田圖書助敢這麼偽裝,當然是有所憑借的。
他本人在和福建商人的交往中,也學會了漢語。
雖然這種漢語很蹩腳,而且日式口音和朝鮮口音也有所不同。
但問題是,牛伯英聽不出來!
牛伯英咳嗽一聲,道:
“回答我的問題!”
黑田圖書助忙朝著身邊的部下們使了個眼色,示意不要輕舉妄動。
隨後,他走到牛伯英麵前,恭敬道:
“這位天兵將軍,我們是全羅道忠州的兵馬,被倭軍擊潰了,本來想在天安據守,但還沒到天安就聽說天安失守了,我們隻能趁著夜色繞過天安準備北上。”
牛伯英聞言,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天色。
此刻的天邊才剛剛冒出一絲曙光,朝陽尚未升起,大地還是黑黝黝的,視線陰暗。
若非麵前這支“朝鮮軍”全穿著白色軍服,就這個視線,明軍也沒辦法從遠處就認出來。
於是,牛伯英心中頓時信了八成。
在牛伯英看來,天安城裡的倭軍人多勢眾,屬於是優勢方。
誰家優勢方天還沒亮就出動,還換上朝鮮這個劣勢方的軍服?
於是牛伯英便道:
“你們在這裡稍候片刻,我回去稟報將軍,可能要對你們有所安排。”
牛伯英的想法是去通報解生,看看能不能收編這支“朝鮮軍”。
這支“朝鮮軍”看起來也有三四千人的樣子,如果能收編,那解生麾下就有了六千兵馬,打起仗來肯定是要更有底氣。
牛伯英剛往後走,倭軍先鋒副將栗山四郎右衛門等人立刻就湊了上來。
“黑田將軍,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黑田圖書助有些心驚膽戰地開口。
“剛剛我看到山坳裡全是黑黝黝的影子,最前麵還有鐵盾兵,恐怕最少有一萬明軍!”
眾人聞言,頓時傻眼了。
通過之前的戰鬥,倭軍早就知道,同等數量的明軍絕對吊打己方。
更何況是一萬明軍,數量是黑田這支先鋒軍的兩倍還多!
栗山四郎右衛門趕忙道:
“那還等什麼?趁著明軍沒反應過來,我們趕緊撤退,回城裡去和黑田長政大人的主力會合吧!”
黑田圖書助連連點頭,正準備下令。
突然,一個名叫毛屋主水武久的武士開口了。
“兩位將軍,我也跟隨黑田長政大年征戰多年,見過無數大軍,可以規模而論,長筱合戰絕對是第一。”
“眼前的明軍可是比長筱合戰的時候還多出好幾倍,若我等直接逃跑,敵人一追擊,我們就會全軍覆沒了。”
“我聽說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置之死地而後生。”
“我們不如趁著明軍不備,先對明軍發動進攻,或許還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