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劉綎竟然還能更丟人?曆朝皇帝都無語了(2 / 2)

“若是西路軍提督是麻貴,應該就能配合陳璘把順天城打下來了,不至於一無所獲。”

漢武帝點了點頭,道:

“誰說不是呢?那些廢物將領,就不應該讓他們出現在戰場上!”

說完這句話之後,漢武帝似乎想起了什麼,表情變得有些微妙。

金日磾站在漢武帝的身邊,聞言心中微微一動。

其實就在漢武帝的朝代,也有這樣一個將領。

“飛將軍”李廣!

李廣這個人,作戰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每次匈奴人入侵,李廣都能把匈奴人打得屁滾尿流。

但問題在於,等到大漢反擊的時候,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每一次李廣出擊匈奴,都一定會迷路!

霍去病、衛青都已經大殺特殺,得勝歸來了。

李廣還在草原上像沒頭的蒼蠅一樣瞎轉悠,和空氣鬥智鬥勇呢。

漢武帝其實也挺器重李廣的。

但沒辦法。

李廣這家夥,隻要是主動出擊,那就是純純零作用一個。

金日磾心中也不由有些好笑。

陛下啊陛下,你口口聲聲說不讓廢物上戰場,卻又每一次都堅持讓李廣出征。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劉據同樣也想到了李廣。

但作為太子,劉據想的就更深了一層。

“父皇堅持用李廣和李敢父子,應該就是希望李家父子能成長起來,在軍隊之中製衡一下衛青舅舅和霍去病兄長。”

“可惜,李廣沒有這種本事啊。”

“等等,按照父皇的心性,他是不會允許舅舅和兄長做大的。”

“該不會,父皇打算對他們兩個下手了吧?”

一想到這裡,劉據的腦門直接就冒出了汗水。

武周世界之中,武則天忍不住笑出了聲。

“製衡,製衡,哈哈。”

“這個朱翊鈞,簡直就是製衡入腦了。”

長平公主坐在一旁,聞言非常及時地接話。

“您的意思是,這四路提督的人選就是朱翊鈞故意這麼安排的?”

武則天微笑著緩緩點頭。

“當然。若是朕沒有猜錯,麻貴、董一元、劉綎、陳璘這四個人,應該是來自於大明朝中四個不同的派係。”

“其中,劉綎和陳璘之間的派係恐怕還是相互敵對的那種。”

長平公主聞言頓時恍然大悟。

“這樣一來,劉綎的行為也就完全可以解釋了。”

正常人不可能不知道,戰場上不出兵這種事情是瞞不住的。

劉綎為什麼要冒這麼大的風險,隻為了意氣用事?

一個意氣用事的人,怎麼可能成為大明南下四路大軍其中一路的提督呢?

所以事情的合理解釋就是,劉綎這一派和陳璘那一派的矛盾已經根深蒂固,到了絕對不能允許對方獲得任何功勞的地步。

武則天嗯了一聲,淡淡道:

“這個世界上能身居高位者,幾乎沒有可能是傻瓜。”

“如果他真的做出了傻瓜一樣的行為,那背後一定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原因。”

武則天是誰?

她可是從一個感業寺的尼姑,一步步逆襲成為大唐皇後,又成為武周開國女皇帝的存在。

帝王權術這種東西,武則天絕對是登峰造極的存在。

就劉綎這點小心思,怎麼可能瞞得過武則天?

狄仁傑站在一旁聽著這番話,不由歎息一聲。

“想不到張居正才死了十五年,大明內部竟然就分裂到了這種地步。”

“若是張居正還在的話,又怎麼可能會是這個樣子呢?”

對於張居正這個未來的宰相同僚,狄仁傑自然是比較有感情的。

武則天嗬嗬一笑,道:

“這個朱翊鈞,若是能重用張居正舊部,其實也到不了這一步。”

“嗯,說不定倭國壓根都不敢進攻朝鮮。”

“事已至此,隻能說朱翊鈞是活該,罪有應得。”

武則天鳳目一掃,落在了長平公主身上。

“長平啊,你要記住。”

“為皇帝者,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遵循理智。”

“絕對、絕對、絕對不能意氣用事!”

長平公主凜然受教。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吐出一口氣,看向劉秉忠。

“都準備好了?”

劉秉忠笑道:

“陛下放心吧,水師都已經在釜山集結完畢了。”

忽必烈笑了笑,點頭道:

“好,這一次滅掉倭國,也算是大元為華夏儘的一份力了。

劉秉忠點頭道:

“正所謂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大元將來可是要出海的,倭國這個地方必須拿下。”

如果從陸地爭戰的角度來看,倭國這個遠離大陸的海島無足輕重。

但要是從海洋出發,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倭國可是和大元的朝鮮行省隔海相望,可以非常輕易地進攻朝鮮半島上任何一個大元港口。

不僅如此,一旦倭國水師變得更強,還有可能直接突入渤海,登陸並進攻大都!

在已經明確知曉將來海洋也會成為世界各國爭霸重要地點的情況下,大元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允許倭國這麼一個國家存在的。

忽必烈嗯了一聲,道:

“那就傳旨釜山,讓大軍出發吧。”

有了之前兩次征討倭國的失敗,大元這一次的進攻還是非常慎重的。

先是秘密派出了大量探子潛入了倭國之中,獲得了不少情報。

並且還對倭國發動了兩次試探性的海上進攻,掌握了倭國的軍隊實力、戰術等具體情報。

眼下,萬事俱備!

忽必烈讓劉秉忠草擬旨意完畢,蓋上大印,讓人負責去傳旨。

做完這一切之後,這位元世祖也是鬆了一口氣。

“大元,終於又要開始征戰了。”

在得到金幕之後,忽必烈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大元內部的製度改革上。

這種改革相當艱難,甚至還引發了好幾次內部的叛亂。

但好在,憑借著忽必烈的魄力、劉秉忠等人的智慧以及金幕帶來的大量幫助,大元的內部改革卓有成效。

現在,也該到大元讓這條世界線其他國家明白,什麼才叫做華夏帝國的鐵拳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豐臣秀吉死後,倭國內部經過了一番博弈,基本確立了新的政治格局。】

畫麵中,德川家康的身影顯露出來。

【以豐臣秀賴生母澱殿為首,拉攏一批臣子,形成了“文吏派”。】

【以豐臣秀吉正妃北政所為首,得到加藤清正等人支持的,形成了“武功派”。】

【德川家康由於地位特殊身居五大筆頭之首,獲得了倭國在這段時間的執政權,成為了事實上的倭國宰相。】

德川家康提筆寫完一封信,對著麵前的其他幾個筆頭、奉行開口道:

“諸位都看一看吧。”

其他幾人看了一下,都點頭表示同意。

德川家康嗯了一聲,道:

“那就速速派人送往釜山吧。”

很快,這封信就被送到了釜山,並陸續由加藤清正、小西行長、島津義弘等前線將領所傳閱。

鏡頭顯露出了信上的一行字。

“……當速速撤軍,前往釜山浦,儘快回國。”

【此時的德川家康等人還不知道,四路明軍的南下進攻都遭受了失敗。】

【巧合的是,在明軍失敗撤軍後,豐臣秀吉的死訊也終於被大明方麵得知。】

【此時明軍因失敗而不願再戰,同時各路明軍領兵將領也希望儘快通過議和讓倭軍撤兵,好營造大捷的假象以向大明朝廷報功。】

【倭軍方麵,統治者的更替讓許多大名諸侯無心再戰,希望回到倭國之中參與到政治博弈之中,獲得更大的權力。】

【同時倭軍雖然擊退了明軍,但也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明軍持續的進逼下保有朝鮮任何一寸土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明軍和倭軍的議和就成為必然。】

大明西路軍提督劉綎的身影又一次出現在了畫麵上。

“什麼,小西行長要三十萬兩白銀才肯退兵?”

“這個家夥怕是窮瘋了吧?”

劉綎破口大罵,表情非常激動。

在劉綎麵前,幾名心腹麵麵相覷,乾咳一聲。

“提督大人,若是時間繼續拖延下去,朝廷恐怕就要知道咱們這邊戰事不利的情況了。”

“提督大人,彆忘了陳璘那老小子,說不定他彈劾您的奏章都已經在路上了。”

劉綎啞口無言,半晌之後垂頭喪氣地開口。

“三十萬兩就三十萬兩吧,本官給他就是了。”

“告訴小西行長,拿了錢之後,立刻滾……咳,離開順天!”

心腹對視一眼,又道:

“提督大人,小西行長還說了,由於之前您曾經想要活捉他,他現在不太敢相信咱們的話。”

“他要求大明方麵必須派出六十個人去他那裡當人質,其中至少要有六個人是參將級彆的。”

劉綎大怒道:

“六十個人當人質,還要六個參將?他想得美!”

但劉綎終究還是忍住了,哼了一聲。

“那就派六十個人給他,讓隨便找幾個把總千總冒充參將也就是了。”

“對了,他也得派人質過來啊,告訴他,得派一百個!”

心腹啞然片刻,道:

“小西行長說了,他會派五個人質過來。”

“五個?”劉綎大怒道:“這個倭人,竟然這麼藐視本提督和大明?”

六十個人質對五個人質,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

心腹露出為難的表情,道:

“小西行長說了,三天內,三十萬銀子和六十個人質必須到位。”

“不然的話,他就再死守順天城一個月。”

劉綎聞言,頓時啞然。

片刻之後,他無精打采地開口。

“好吧好吧,趕緊都給他送過去,讓他趕緊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