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李如柏道破遼東軍情,武則天教導長平武周戰略(1 / 2)

畫麵中,蒼老的朱翊鈞又一次地出現了。

他陰沉著臉,開口道:

“兩年前朕說要征討努爾哈赤,爾等就是推三阻四。”

“現在好了,努爾哈赤都要打到沈陽城下了!”

“爾等還有什麼好說的?”

幾名大臣麵麵相覷。

過了一會,他們紛紛醒悟過來,瘋狂甩鍋。

“此乃薊遼總督的責任,還請陛下免去薊遼總督!”

“此乃遼東總兵的責任,必須要將遼東總兵問責!”

“此乃沈陽知府的責任,要把沈陽知府給下獄問罪!”

幾名大學士當著朱翊鈞的麵就開始了相互攻訐。

上麵提到的這幾個人,分彆屬於幾個不同的黨派。

故而,每一名大學士都選擇了攻訐其他黨派,維護自己黨派的人。

朱翊鈞聽得心煩意亂,怒吼道:

“現在是說這些廢話的時候嗎?”

“立刻給朕調集兵馬,朕要滅了努爾哈赤,再來一次犁庭掃穴,徹底平定遼東!”

朱翊鈞的話說完之後,在場的幾名大臣隻能連連稱是。

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後金都已經打上門來了,確實是不打不行了。

頓了頓,有人道:

“不知陛下打算用誰作為主將呢?”

這個問題,還真把朱翊鈞給問住了。

李成梁?早兩年死了。

李如鬆?這個中了韃靼的埋伏,死的比李成梁還早。

麻貴?三年前也已經告老還鄉了。

還能選誰?

朱翊鈞陷入沉吟。

首先,不能再用武將領兵,免得打贏之後,遼東又出現第二個李成梁,尾大不掉。

用文官領兵的話,那就必須得用一個上過戰場的。

邢階?

三年前死了。

萬世德?

這個死得更早,十幾年前都死了。

朱翊鈞突然發現,當年經曆過援朝抗倭的那一代主將們,要麼就已經老了,要麼就已經死了。

最終,一個人選浮現在他的腦海之中。

朱翊鈞吐出一口氣,緩緩道:

“讓兵部左侍郎楊鎬來打這一仗吧。”

很快,楊鎬就出現在了朱翊鈞的麵前。

和朝鮮抗倭時相比,楊鎬明顯也衰老了許多,但整個人還是頗有精神。

“臣楊鎬見過陛下。”

朱翊鈞道:

“楊鎬,努爾哈赤領兵劫掠撫順等地,朕已經打算出兵將其徹底剿滅。”

“你是打過抗倭戰爭的,比較有經驗,這一次就由你來擔任遼東經略吧。”

經略其實就是主帥,當年石星、邢階也屬於遼東經略。

仗雖然是李如鬆、麻貴、劉綎等人打的,但真正的主帥隻能是石星和邢階。

聽完朱翊鈞的命令後,楊鎬表情頓時變得凝重起來。

“陛下,臣以為,努爾哈赤賊眾勢大,非二十萬人不能抵擋。”

【作為兵部左侍郎的楊鎬,對如今大明邊軍廢弛的情況自然是頗為了解,也曾經多次上奏希望朝廷能增加兵餉軍備,均被朱翊鈞無視。】

聽完楊鎬的話之後,朱翊鈞頓時就不高興了。

“這是什麼話?當年朕破倭寇,隻不過需要十萬兵馬。”

“努爾哈赤區區女真蠻子,也要二十萬人?你莫不是在和朕開玩笑!”

楊鎬一聽朱翊鈞的語氣,頓時就有些慫了。

但這一次畢竟他是主帥,是得負責的!

所以楊鎬也是據理力爭。

“陛下,遼東軍備廢弛,將士們也缺乏糧餉,這種情況下真的打不了仗啊……”

聽著楊鎬的絮絮叨叨,朱翊鈞隻感覺青筋直跳,忍不住一拍桌子。

“夠了!朕給你兩百萬兩,再幫你從大明全國調集軍隊,其餘的你自己想辦法解決。”

說完,朱翊鈞拂袖而去。

楊鎬呆滯片刻,轉頭看向旁邊的幾位大學士。

“諸位閣老,這調集軍餉和武器還有精銳的問題……”

幾名大學士一哄而散。

“哎呀呀,老夫忙得很,兵部自行決定便是。”

“有時間再議,再議!”

楊鎬心事重重,長籲短歎地回到家中。

他的夫人見狀,便問道:

“老爺,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嗎?”

楊鎬歎了一口氣,道:

“努爾哈赤領建州女真犯邊,陛下讓我作為經略,從全國征調大軍討平努爾哈赤。”

楊夫人聞言,不由吃了一驚。

“就大明現在這個情況,還怎麼能打仗?”

作為一個非常傳統的中國女性,楊夫人自然不會去參與什麼政事。

但她和楊鎬成婚幾十年,又曾經跟隨楊鎬在各地屯邊治兵,對大明軍隊的狀況還是有一些了解的。

楊鎬揉了揉太陽穴,苦笑道: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誰敢和陛下說?”

“但凡老夫今天和陛下說,眼下大明至少需要五年的防禦和練兵才有辦法跟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對抗,那老夫今天怕是都回不來了。”

楊夫人一聽也慌了,連聲道:

“老爺,要不然你就和陛下說一下,辭去這個經略的職位,回家養老吧。”

楊鎬搖了搖頭,緩緩道:

“我若是出馬,好歹也還能有一些勝算。換成其他人,那大明恐怕就……嘿嘿。”

“總之,事在人為吧。”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裡,大明陸續調兵遣將,從各地調遣了許多精銳前往遼東。】

【隨著各地明軍陸續抵達遼東,努爾哈赤得知情報後主動放棄了已經攻占的撫順等地,縮回了都城赫圖阿拉,集結主力準備進行決戰。】

【最終,明軍在遼東前線召集了總計十二萬兵馬,分彆駐守在開原、沈陽、威寧營、寬甸堡四地。】

沈陽城中,楊鎬正在和李如柏見麵。

自從李如鬆多年前在和韃靼人的戰爭中死去後,二弟李如柏就成為了李家的話事人。

此時的李如柏也已經兩鬢斑白,不複之前朝鮮戰爭時年富力強的模樣。

楊鎬感慨道:

“當年朝鮮平倭,老夫最喜歡的就是如梅將軍,三年前聽說他離開人世,實在是讓老夫惋惜。”

李如柏聞言,表情也是有些黯然,歎息道:

“六弟也和下官說過,他這輩子最開心的,就是跟楊鎬大人在朝鮮痛殺倭寇的時光。”

兩人閒聊了幾句,楊鎬表情嚴肅地進入了正題。

“李總兵,老夫隻想問你一句話,這一仗咱們究竟勝算如何?”

李成梁雖然被罷免了,但他的兒子們這些年依舊還在遼東鎮守。

李家雖然沒了當年那種大權在握,但對遼東的情況依舊是極其熟悉的。

李如柏聞言,遲疑了一下。

楊鎬等了一會,催促道:

“李總兵,此事事關你我身家性命!”

“若是你還想著說那些套話,將來戰場上出了事,咱倆誰也跑不了!”

聽著楊鎬的話,李如柏歎了一口氣。

“楊大人,我就實話和你說吧。如今的努爾哈赤,恐怕比當年的完顏阿骨打還要更難應付!”

楊鎬多少是有了心理準備,聞言並沒有露出特彆異樣的表情。

“繼續說。”

李如柏繼續開口道:

“當年完顏阿骨打起兵和遼國展開大戰的時候,麾下的兵馬也不過八千多人。”

“可現在的努爾哈赤,能用的兵馬就將近七萬人!”

“建州女真已經完全被努爾哈赤整合了,海西女真也隻剩下開原附近的葉赫部。”

“至於野人女真,原本就是一盤散沙,也有不少人被努爾哈赤招募。”

“咱們麵對的並不僅僅是建州女真,而是幾乎整個女真三部!”

“女真三部世世代代都居住在東北地區,這裡的氣候、地形他們都異常熟悉,無論天時和地利,大明都沒有任何優勢。”

“至於人和……唉,大人您是兵部左侍郎,大明邊軍什麼情況,難道還需要下官和您多說麼?”

楊鎬聞言,也不由沉默了。

過了好一會,楊鎬緩緩開口。

“本官會向朝廷繼續上奏折,爭取獲得更多的糧餉和裝備,給將士們更多的練兵時間。”

“剩下的,就儘人事聽天命吧。”

李如柏點了點頭,道:

“也隻能如此了。”

大秦世界。

秦始皇的船隊,正在緩緩駛過一處大河。

大河兩旁,諸多大小湖泊、沼澤星羅棋布。

早晨,霧氣遍布,天空有雲彩繚繞。

陽光照射下來,波光粼粼,如夢似幻。

“這裡就是大澤啊……”

扶蘇看著旁邊的這一幕,不禁心曠神怡。

秦始皇哈哈一笑,道:

“對,這裡就是大澤。楚國的那座郢都,就在大澤的西邊。”

“嗬嗬,當年楚國立國時,這座大澤比如今還要遼闊十倍,據說那時候就連咱們腳下這艘大船,都能從大澤上任意通行。”

扶蘇聞言,不由頗為吃驚。

“那還能叫大澤麼,簡直就是一處內陸的海域了。”

秦始皇嗯了一聲,道:

“但這種地方,各種煙瘴、毒蟲猛獸也多,是真正的不毛之地。”

“當年楚國先祖能從這種情況下起家,最終成為七大戰國之一,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雖然有個形容聯姻的成語叫做“秦晉之好”,但事實上,楚國才是諸侯國之中和秦國聯姻最多的國家。

至少有十位以上的楚國公主嫁到秦國,其中不乏如羋太後(羋月)一樣生育下一代秦王的女子。

感慨了一陣之後,秦始皇主動將話題拉了回來。

“扶蘇啊,你覺得這一次大明征討後金,戰爭的結果如何?”

扶蘇很清楚這是父皇對於自己的考較,故而也是非常認真地回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