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朱翊鈞落幕,劉邦憂心忡忡,漢武帝父子反目?(2 / 2)

帝王繼承人心性的重要性,劉邦不是不懂。

君王和臣子們之間的相處,劉邦更可以說是華夏五千年諸多皇帝之中頂流的存在。

蕭何張良韓信曹參陳平周勃樊噲……

劉邦若不是能統禦這些當世賢才,又怎麼可能從區區一個沛縣街溜子頭頭成為大漢開國皇帝?

不會真有人以為王朝末年隨隨便便一個街溜子就能開創新王朝吧?

這也太不把世間豪傑當回事,太不把西楚霸王項羽當一回事了。

就是因為劉邦太懂了,所以才對劉盈不滿意。

劉盈其他方麵其實都還可以。

畢竟老爹是劉邦,親娘是呂雉,那都是在史書上赫赫有名的人。

但劉盈的心性,實在是太差了。

劉盈,太容易被其他人掌控了。

若是晚個幾十一百年,大漢統治秩序基本成型,各路勢力的相互製衡格局很穩定,劉盈當個弱勢君主也沒什麼。

但眼下大漢才剛剛建立,帝國和臣民之間的統治秩序,朝堂上各路勢力的製衡格局都還在動態的博弈之中,還沒有完全固定下來。

這種時候一個弱勢君王的出現,就會讓皇權被臣權極大的削弱,甚至有被架空成為傀儡的危險。

說人話就是,劉邦覺得劉盈玩不過蕭何曹參這些老狐狸!

當然,如果僅僅是蕭何曹參也就算了,大不了學一下朱元璋殺藍玉,直接動手全部乾掉就是了。

韓信這種大漢軍神,劉邦不也是想弄死就弄死,更何況蕭何曹參?

問題是,還有呂氏外戚的存在!

劉邦當年從沛縣起兵,招兵買馬是要錢的,武器裝備、糧食物資都是得有人供給的,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這些錢和物資從哪裡來的?

大部分就是從呂氏家族,以及呂家的各種渠道而來。

呂家可不是劉邦的追隨者,而是劉邦在起事前期的天使投資人,最大的股東!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

呂家這個天使投資人加大股東,有沒有可能想要把劉邦建立的大漢朝給私有化,弄成呂家自己的?

留著蕭何曹參不殺,不是劉邦的仁慈,而是必須得有這些沛縣老兄弟們來支持大漢將來的皇帝,免得大漢真的被呂家給取而代之了。

但就算是有功臣集團製衡,劉邦依舊不放心。

功臣集團這邊,蕭何曹參陳平周勃,都是一等一的能人,狠人。

呂氏集團這邊,呂雉是劉盈親娘,呂釋之呂產同樣也在軍隊之中擁有一定影響力,也同樣都是大漢建立的能臣,賢後。

反觀劉盈……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剛剛開蒙入學的小孩子(劉盈),去和兩個當世大能(功臣集團、呂氏集團)在政壇上勾心鬥角。

這不是扯淡麼?

劉盈隨隨便便就會被其他兩方玩死的好吧。

劉盈死了倒也無所謂,但大漢皇帝被玩死了,這問題就大了。

劉邦一想到這裡,心中也是有些無奈。

金幕都盤點了這麼多部視頻了,怎麼就沒有一部是西漢中前期的呢?

搞得劉邦想要從曆史之中弄點參考對照都不行。

要不,發條彈幕問問?

劉邦想到這裡,下意識地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呂雉。

算了算了。

問不出什麼還好,萬一真問出什麼不得了的事情呢?

無論是呂氏集團還是功臣集團的造反,對大漢現在都不好辦啊。

呂氏集團如今掌控著大漢新生各種行業三成左右的份額。

功臣集團掌控著另外三成。

劉邦作為皇帝,手裡也隻有大概三成多一些,不到四成。

這種局麵,導致大漢雖然今非昔比,但政壇上的格局卻和以前一樣,沒有太多變化。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劉邦吐出一口氣,又看了一眼劉盈身邊,身軀端正直視金幕,正思考著什麼的劉恒。

這個孩子,劉邦已經觀察了好幾年。

心性是足夠沉穩了,才能手段也還不差。

但真要為了劉恒廢掉劉盈,徹底和呂氏集團翻臉?

劉邦越想就越是猶豫,感到前所未有的為難。

究竟要怎麼做才是對的呢?

另外一個西漢世界之中,漢武帝嗬嗬一笑。

“這個朱翊鈞,確實是一個不成器的廢物。”

“朕從小也同樣沒有父親的教導,還不是一樣靠著母後和朕自己,創下了大漢的千古功業!”

劉據聞言連連點頭,道:

“父皇您的人生經曆,確實是傳奇。”

“兒臣常想,就算是兒臣和您易地而處,恐怕都無法做到父皇您的一半。”

漢武帝笑著瞪了劉據一眼。

“你小子,怎麼能虎父犬子!”

話雖如此,但從漢武帝上翹的嘴角就能看得出來,他是真的非常開心。

漢武帝頓了頓,對著劉據道:

“你也看到朱翊鈞的問題所在了吧?他對軍隊的忽視是一個極大的錯誤,你絕對不能犯。”

劉據忙道:

“還請父皇放心,兒臣說什麼也不會讓大漢軍隊變成萬曆時代大明軍隊那樣的。”

對這條世界線的君臣來說,朱翊鈞其他方麵其實也沒啥,就是在軍事上的發揮,讓人無法認同。

霍去病聽到這裡,也是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臣是真的搞不懂,這大明的將軍怎麼能爛到這種地步的?”

衛青點了點頭,頗為感慨地開口。

“在之前的許多盤點視頻裡,都是將軍優秀,但士兵素質不夠。”

“唯獨萬曆皇帝這個視頻之中,大明士兵的表現卻遠遠勝於統領他們的將軍,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李成梁和戚繼光,這兩位在金幕視頻中並沒有多少鏡頭的大明將軍,恐怕才是萬曆年間大明軍隊真正的主心骨。”

霍去病嗯了一聲,道:

“是這個道理,隻有真正強悍的將軍才能經過長時間培養出一支真正強悍的軍隊。”

“萬曆二十年的明軍和萬曆四十年的明軍明顯就是兩支完全不同的軍隊了。”

在霍去病看來,萬曆二十年的明軍是有資格被霍去病率領,前往大漠追亡逐北的。

但萬曆四十年的明軍,就隻配去承擔一些運輸糧食後勤,或者進行戰場外警戒的打雜任務了。

漢武帝點了點頭,對著劉據道:

“軍隊是最重要的。”

“隻要軍隊還在支持你,縱然天底下的臣民對你的霸道有怨言,他們也隻能忍著。”

“因為他們知道,造反就是死路一條。”

“有軍隊在,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無需顧慮任何人的反應。”

劉據欲言又止。

這番話,讓劉據想起了金幕沒有出現之前的那段時間。

那時候的大漢,因為常年征戰導致國力消耗巨大,民不聊生,許多地方爆發了此起彼伏的起義和叛亂。

那時候的劉據也曾經多次據理力爭,希望漢武帝能體恤一下民情。

但劉據的話並沒有得到采納,反而多次被漢武帝訓斥。

還好金幕從天而降,帶來的各種科技、製度和經驗改變了大漢,讓大漢成功地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國力有了爆發式的增長。

不然劉據不敢想象,按照之前的那種情況繼續下去,大漢會變成什麼樣子!

其實就算是現在的大漢,也比之前沒有好轉太多。

原因也很簡單。

漢武帝實在是太過窮兵黷武了!

大漢發展之中獲得的大部分國力,都被漢武帝投入到了一輪又一輪的擴張之中。

這也是為何西漢明明是一個比較早的朝代,漢武帝卻依舊能獲得超過九十的超高評分原因所在。

但這種擴張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大漢的發展,並沒有真正惠及到所有的老百姓。

老百姓的生活是比之前好了一些,但並不多。

絕大部分的大漢老百姓,依舊還處於貧困之中。

劉據沉吟良久,還是決定開口。

是,劉據的確是大漢太子,將來的大漢皇帝。

但誰知道劉據多久才能繼承皇位?

劉據是能耐心的等待,可大漢那些生活困苦的子民們,難道也要劉據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經曆那些苦難?

劉據深吸一口氣,對著漢武帝開口道:

“父皇,兒臣看了朱翊鈞的盤點視頻之後,也有些心得。”

漢武帝吐槽了一番朱翊鈞,此刻正處於智商碾壓朱翊鈞帶來的快感之中,聞言便笑道:

“你說說,朕看看你能有什麼樣的心得。”

劉據正色道:

“父皇,兒臣覺得,朱翊鈞的這些什麼礦稅,給大明的老百姓實在是帶來了太多苦難了。”

“大漢也應該引以為鑒,儘量取消一些苛捐雜稅,讓老百姓能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樣老百姓們也能更加發自內心的支持父皇和大漢。”

“不知父皇以為如何?”

聽著劉據的話,漢武帝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

“你這話的意思,難道是在指責朕對臣民收稅太多了?”

東漢世界。

劉秀看著暗淡下去的金幕,不由發出感慨。

“這個朱翊鈞,還真是性格決定命運啊。”

“叛逆……”

劉秀情不自禁地看了太子劉莊一眼。

正如金幕所言,每一個人都會經曆過一個叛逆的階段。

叛逆過後鑄造的性格,會決定這個人一輩子的命運和風格。

那劉莊叛逆過後的風格會是什麼呢?

嗯,這孩子平時還是很聽話,比較溫和的。

等等,不會將來這孩子變成一個性格嚴厲的皇帝了吧?

劉秀想到這裡,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這可不行。

東漢這種情況,將來若是有一個嚴厲的皇帝,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