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的一聲,楊勇的腦袋磕到了副駕駛前麵的扶手箱上,額頭頓時腫起一個大包,腦子嗡嗡的,好半天才回過神來。
隋文帝愣了一下,隨後嘗試發動起來。
但汽車卻不動了。
隋文帝大為不滿,從車窗裡探出腦袋。
“工匠!”
早就在一旁等候的工匠們一溜煙地上來,檢查了一番之後稟報道:
“陛下方才換擋忘了踩離合器了,離合片已經損壞,需要更換。”
站在車旁的隋文帝頓時大感掃興。
“朕才開了這麼一點路!”
工匠戰戰兢兢地開口道:
“陛下,這畢竟是一台試驗車,而且掛檔確實也需要技巧,還得油門離合進行配合。”
隋文帝啞然片刻,瞪了一眼楊勇。
“就是你小子,好好地說什麼速度太快了,讓朕把檔位都掛錯了。”
“快什麼快,比馬要慢多了。”
楊勇捂著腫成一個大包的額頭,唯唯諾諾。
隋文帝的禦駕馬車已經在旁邊等候多時,但這位大隋皇帝明顯並不想上馬車,就這麼徒步朝著後宮走去。
楊勇自然是亦步亦趨地跟了上去。
走著走著,隋文帝開口道:
“你覺得汽車如何?”
楊勇揉著額頭的大包,開口道:
“很……神奇。”
隋文帝點了點頭,道:
“朕也覺得非常神奇,這或許是大隋從工業革命之中所獲得的最偉大發明之一。”
楊勇有些疑惑。
“父皇,兒臣覺得火車和鐵船才是更重要的。”
大隋早就已經弄出了火車和輪船,論到運輸效率,這兩者無疑是秒殺這個隻能坐四個人的汽車。
隋文帝哈哈地笑了起來。
“火車和輪船確實是好用,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火車必須要有鐵路,輪船必須要有足夠深的河流或者海域。”
“但汽車不同,汽車能夠抵達這個世界上任何擁有馬路的地方。”
“甚至,就算是在沒有路的草原和沙漠上,汽車也能夠奔馳,而且不像戰馬一樣需要精細的伺候,隻要有汽油就行。”
楊勇腦海中靈光一閃,正色道:
“騎兵?”
草原和沙漠,那可是騎兵最佳的使用場景啊。
隋文帝笑嗬嗬地點頭。
“不止是草原和沙漠,甚至西南邊的山區和嶺南地區,那些戰馬無法忍受的地形和氣候,汽車依舊可以行駛。”
“現在你明白了吧?假如大隋能擁有一支龐大的車隊來運輸部隊和物資,我們就不需要那麼苦哈哈的養馬了。”
說到這裡,隋文帝歎了一口氣。
“大隋養一匹合格的戰馬,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還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心培育,還要擔心疾病瘟疫,上一次戰場還會大量損耗。”
“汽車呢?隻要工廠在,就能源源不斷地製造出來。工部那邊已經說了,最多兩年時間,就能做到三天內造出一輛汽車。”
“三天一輛汽車,三年一匹馬……嗬嗬。”
“對了,就算是這最初級的試驗品汽車,也不過花費五百兩銀子罷了。”
“按照戶部和工部之前的經驗,隻要能大批量的製造,汽車的成本很快就會向火車和輪船一樣,下降到一成,甚至三分、五分的成本。”
“養一萬匹馬,對大隋來說消耗的人力物力遠遠勝過製造一萬輛汽車。”
“哦對了,一萬匹馬隻能載一萬名騎士,但一萬輛汽車卻至少能裝四萬名火槍手。”
“汽車和馬之間孰優孰劣,還不明顯嗎?”
楊勇聽著隋文帝的話,一愣一愣的。
之前有火車和輪船的時候,許多大隋將軍依舊還是自信滿滿地覺得,騎兵是無可取代的。
沒想到,這才幾年時間,汽車這種東西就已經出現了。
馬,這種在華夏有文明以來就一直陪伴著人類的坐騎,終於要徹底離開了戰爭舞台嗎?
這就是金幕的威力嗎?
先是火槍火炮,然後是火車輪船,現在又輪到汽車。
楊勇突然有些慶幸。
還好,金幕明顯是站在華夏這一邊的,作者也顯然是個華夏人。
如果金幕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其他民族締造的國家之中,那簡直不敢想象。
什麼開皇盛世,在金幕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麵前,啥也不是。
隋文帝顯然看出了楊勇的一些想法,笑嗬嗬地開口。
“沒有金幕,你小子這個時候恐怕都已經死了,楊廣那個臭小子應該都登基了。”
楊勇頓時有些尷尬。
作為太子,卻被弟弟搶了皇位。
楊廣是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不假,但楊勇連皇位都搶不過楊廣,豈不是連敗家子都不如?
楊勇乾咳一聲,非常生硬地扭轉了話題。
“父皇,大隋好像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向西擴張了,您真的就對西域以西沒有想法了?”
隋文帝微微一笑。
“怎麼可能?朕還想著成為曆朝曆代第一個征服整個地球的皇帝呢!”
作為開創了大隋王朝的一代明君,隋文帝自然也是有野心抱負的。
千古大帝評不上,這件事情隋文帝表麵上不說,心中卻是耿耿於懷。
他早就已經下定決心,定要碾壓其他世界線上的皇帝們,讓他們知道大隋可不僅僅是一個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大隋,也是能和大漢、大唐、大明一樣,成為華夏標誌性朝代的!
楊勇突然恍然大悟。
“父皇,您是在等汽車的研發?”
隋文帝點了點頭,露出笑容。
“沒錯。”
“朕的想法很簡單,如果從海上征服亞歐非大陸,需要的時間和船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等過兩年,大隋將會用一支汽車和騎兵的混合部隊,徹底橫掃整個中亞西亞,進入歐洲和非洲。”
“你也不用著急,厚積薄發你總知道吧?”
“既然第一輛汽車已經成功製造出來了,那麼大隋汽車兵橫掃整個大陸的時間,很快就會到來了!”
楊勇一臉佩服地看著隋文帝。
“父皇英明!”
隋文帝頓了頓,突然又笑道:
“那個李世民,在你的東宮還安分吧?”
楊勇怔了一下,笑道:
“不瞞父皇說,李世民的表現中規中矩。若不是金幕,兒臣是真看不出來李世民竟然是曆史上的千古大帝。”
隋文帝嗯了一聲,道:
“朕這個年紀是用不了李世民了,你將來對李世民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
“好在有了火器和汽車之後,大隋對外的戰爭已經不怎麼需要名將了。”
“實在不行,你就讓李世民當一輩子的文官吧。”
“如今的大隋,不是區區一個文官能撼動的。”
楊勇連連點頭,但依舊還是有些不太放心。
“父皇,萬一李世民當文官也非常出色呢?”
這畢竟是曆史評價能勝過隋文帝的千古大帝!
隋文帝怔了一下,隨口道:
“放心吧,隻要李世民真的是千古大帝李世民,那麼在你足夠忌憚他之前,他應該早就已經告老還鄉了。”
楊勇還是有些不放心。
“父皇,萬一他不肯告老呢?”
隋文帝沒好氣地瞪了一眼。
“你是皇帝,李世民是全天下都知道,都針對的唐太宗。”
“朕還留了一個比曆史上遠遠要更強大的大隋給你。”
“如果這樣你都鬥不過李世民,那這大隋亡了也就亡了吧,朕有什麼好說的?”
說完,隋文帝上了馬車。
“起駕!”
馬車很快駛離,隻留下楊勇一個人在風中淩亂。
唐初世界。
李淵懶洋洋地躺在胡床上,感慨道:
“這個朱翊鈞,其實從各方麵來看好像都是小問題,但最後卻成為了給大明埋下亡國禍根的皇帝,真是讓人意外啊。”
一旁的蕭瑀正色道:
“陛下之言,臣實在是不敢苟同。”
“朱翊鈞連朝會都不上,這便是一個皇帝最大的失職了。”
其他幾名宰相也是紛紛開口附和。
對於這些在政壇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條來說,他們其實並不在意皇帝的性格。
不管一個皇帝的性格怎麼樣,臣子們都能根據皇帝的性格有的放矢,最終達成臣子們想要的目的。
臣子們最害怕的,就是朱翊鈞這種皇帝。
完全拒絕溝通和交流,讓臣子們幾乎沒有辦法去影響。
就連一直以來隻會拍李淵馬屁的裴寂也忍不住開口道:
“老臣說點實話,碰到朱翊鈞這樣的皇帝,絕對是一個臣子最倒黴的事情了。”
“而且他還在位整整四十八年。”
四十八年!
一般的昏君,大部分都是酒色無度,很快就死了。
像朱翊鈞這種,整整在位四十八年,將近半個世紀的昏君,簡直就是噩夢般的存在。
李淵聞言,不由哈哈一笑。
“還好還好,朕的大唐也就上過一次盤點,李隆基雖然蠢了點,起碼還是弄出了一個開元盛世,不像大明這麼離譜,竟然都有三個人上過盤點了。”
裴寂忙道:
“金幕都說了,大漢和大唐乃是華夏曆史上最為人知的兩大強悍王朝,陛下您是大唐的開國皇帝,必然會在曆史上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淵聞言越發開心,忍不住大笑起來。
笑著笑著,李淵腦海中浮現一個念頭。
大唐之所以這麼厲害,因為誰?
還真不是因為李淵,而是因為李世民!
李淵環首四顧,突然有些疑惑。
“世民呢,世民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