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趙構的離譜讓曹操父子震驚,趙匡胤瘋狂甩鍋(1 / 2)

趙構一聽,頓時喜出望外。

“好好好,終於走了,終於走了!”

“兩位卿家,你們趕緊準備一下,好好準備。”

“對了,本王的新嬪妃都準備好了嗎?”

汪伯彥忙道:

“王爺放心吧,已經在民間選拔了一千五百名秀女,隨時都可以充入宮中。”

頓了頓,汪伯彥又補充道:

“不包含之前已經送進元帥府的那三百秀女。”

趙構嗬嗬大笑。

“汪卿家,你們兩個辦事,本王實在是太放心了。”

黃潛善笑道:

“陛下,您自稱錯了。”

趙構頓了一下,臉上笑容越發明顯。

“對,是朕錯了,朕錯了!”

【就在趙構興衝衝地準備登基時,他的三名妻子,康王正妃邢秉懿(二十二歲)、兩名側妃田春羅(十九歲)和薑醉媚(十七歲),以及五個女兒都跟隨宋徽宗、宋欽宗一起,被金人押解北上。】

【由於趙構的身份,金人對他的三名妻子進行了特彆的淫辱。】

【正妃邢秉懿在出發時已經有了身孕,卻被金軍萬夫長、蓋天大王完顏宗賢奸汙,最終流產。】

【側妃田春羅在抵達金國之後被發配到洗衣院(官方妓院)之中,因身體柔弱被多次淩辱,很快死於洗衣院中。】

【趙構的五個女兒之中,隻有大女兒和二女兒活著抵達金國,同樣被送入洗衣院成為官方妓女,三個年紀較小的女兒則死在了無儘折磨的路途之中。】

【就連趙構的生母韋氏,當時已經是五十歲左右的老婦,同樣也被金人輪番淩辱,更在趙構登基之後昭告天下,韋氏為“大金洗衣院頭牌”。】

【但對於這些事情,趙構心中並無什麼太多感觸。】

麵對著汪伯彥和黃潛善兩名心腹,趙構感慨道:

“自頃用兵,朕知其必至於講和而後止。朕不知有身,但知有民,每惟宋金和好是念。”

汪伯彥和黃潛善齊聲感慨。

“陛下心懷天下萬民,乃大宋之念也。”

趙構嗬嗬大笑,隨後又迫不及待地開口。

“兩位愛卿,朕昨日夢見太上皇入我夢中,將黃袍脫下並加身於朕。”

“你們說,這登基的日期能不能再抓緊一點?”

趙構語氣急迫,顯然巴不得立刻登基。

黃潛善沉吟片刻,開口道:

“陛下之心,臣實能體會。但眼下偽楚未滅,二聖(宋徽宗、宋欽宗)尚在大宋境內。”

“若是陛下此刻登基,恐怕會引來天下人的非議。”

趙構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隻有朕這一個皇子幸存於金國耳目之外,難道朕還不夠名正言順?”

汪伯彥忙道:

“眼下陛下要解決的問題是,其一,讓二聖趕緊離開大宋境內。其二,消滅盤踞在開封的偽楚。其三,爭取宗澤等領兵大將和各地官員的支持。”

“得此三者,陛下再行登基,方才無憂啊。”

【在黃潛善和汪伯彥兩個人勸說下,趙構隻能按捺住自己想要登基的渴望。】

黃潛善又道:

“陛下,當務之急是嚴令宗澤等河北兵馬不可輕舉妄動,不然萬一他們踩了狗屎運擊敗了金軍,把二聖都救出來了,那可就大大的壞事了。”

汪伯彥有些驚訝地看著黃潛善。

這家夥,是真敢說話啊。

要知道金軍的俘虜之中可是還有趙構的親娘、三個大小老婆和五個女兒呢。

他就一點都不顧及趙構救親娘、老婆和女兒的心情?

沒想到,趙構完全不在意地點頭。

“是這個道理,朕立刻就寫信給宗澤!”

臨時營地之中,宗澤正看著趙構寫來的信。

“……聞之二聖、二後、東宮諸王北渡大河,本王五內隕裂,不如無生,便欲身先士卒,手刃逆胡……”

“……然僚屬不容……當資眾力,共成忠孝本意……”

“……爾部未可輕動,徒使京城重擾,軍民被害。”

宗澤注視著信,長久默然。

在宗澤麵前,幾名部將期待地開口。

“元帥,我們是否應該北上追擊金軍?”

宗澤搖了搖頭,緩緩開口。

“康王要求我們向汴京集合,消滅偽楚政權。”

“啊?”眾人聞言,不由大為驚訝。

劉浩憤怒地開口。

“之前兩位陛下在汴京之時,康王不發一兵一卒,坐視元帥孤軍奮戰。”

“如今金軍已經帶著兩位陛下離開汴京,康王又不讓我們去阻擊金軍迎回陛下,卻反而去打已經是空城的汴京,這是何道理?”

在場的其他幾名將軍、文官也是義憤填膺。

宗澤歎息一聲,道:

“沒有康王的命令,我們若是北上追擊,依舊隻能是孤軍奮戰。”

孤軍奮戰的後果,隻能是全軍覆沒!

“好了,去汴京吧。至少,我們可以收複大宋京師,讓中原的百姓暫時安定下來。”

等眾人散去之後,宗澤自言自語。

“康王啊,為了皇帝的位置,你真的要做到這一步嗎?”

“皇帝……”

【金軍在幾個月的圍城中,雖然因為大宋朝廷昏庸而獲得了一場足夠輝煌的勝利,但同樣也在戰爭的過程中明白僅僅憑借著眼前的實力無法征服到處都是義軍的中原、河北地區。】

【於是在北撤之際,金國統帥完顏宗望、完顏宗翰等人將多次主持宋金議和的大宋宰相張邦昌立為“大楚”皇帝,意在以張邦昌為傀儡,控製中原地區。】

【但這個所謂的“大楚”政權,除了汴京一座已經被金人搬空的城池之外,就沒有其他哪怕一個郡縣的疆域了。】

【張邦昌並不傻,在金人離開之後立刻奉上降表火速送往東平府的趙構大元帥府,並讓使者將“大宋受命之寶”傳國玉璽一同獻於趙構。】

【偽楚政權這個金人炮製出來的鬨劇,在金人剛剛離開不過幾天時間,就徹底宣告謝幕。】

畫麵中,趙構看著麵前的傳國玉璽,激動的渾身發抖。

這個象征著大宋至高權力的信物,終於落在了他的手裡!

【在獲得玉璽後,門下侍郎耿南仲、元帥汪伯彥、副元帥黃潛善等一乾人立刻上表勸進。】

【趙構雖然恨不得立刻登基,但他也在汪伯彥等人的勸說下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假模假樣的進行推辭。】

【各地官員、將軍也看出了趙構的心思,紛紛上表勸進。】

【在這場驚變之中,趙匡胤一脈的諸多子嗣也都看到機會,不少人蠢蠢欲動想要競爭皇位。】

【但趙匡胤一脈畢竟已經被奪取皇位多年,無論是官員、將領還是民眾都並不支持,他們本就缺乏影響力卻又各自為戰,最終結果自然是無法撼動趙構的地位。】

【五月初一,趙構領兵抵達大宋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在此正式宣告登基。】

畫麵中,二十歲的趙構穿著臨時趕製的龍袍和皇冠,坐在臨時搬來的一張“龍椅”上,接受麵前文武百官的朝拜。

隨後,太監藍珪上前,高聲宣讀趙構即位之後的第一份詔書:

“……朕勉徇群情,嗣登大寶。宵衣旰食,紹祖宗垂創之基;疾首痛心,懷父母播遷之難……”

“……爾等當群策群力,共襄國事。同徯兩宮之複,終圖萬世之安!”

群臣齊齊下拜。

“陛下聖明!”

【在當時的氛圍下,趙構不得不將“迎回二聖”作為自己招攬人心的最大資本旗號,但事實當真如此嗎?】

鏡頭一轉,已經是北上的大宋俘虜營地之中。

宋徽宗趙佶坐在一處帳篷外,雙目無神。

在帳篷內,宋徽宗最寵愛的妃子王婉蓉正在尖叫著。

“你彆過來,救命,陛下救命啊……”

宋徽宗緊咬牙關,強迫自己不去聽裡麵的聲音。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一名金軍萬夫長胸懷袒露,心滿意足地走了出來。

經過時,這名萬夫長不忘記拍了拍宋徽宗的腦袋,哈哈大笑。

“你妃子的滋味真不錯啊,明天我還過來,記得讓她洗乾淨些!”

說完,這名金軍萬夫長大搖大擺地離開了。

宋徽宗臉色難看到了極致。

他環首四顧,在周圍的每一處帳篷中,都有他的妃子、女兒、侄女們發出的哭叫聲,以及金人將軍們興奮的笑聲和喘息聲。

聲聲入耳!

宋徽宗就這麼落寞地坐在帳篷之中,任憑哭聲響徹天地。

良久,一名大宋官員靠近,在宋徽宗耳邊私語幾句。

宋徽宗表情一動,眼裡突然生出希望。

他脫下背心,咬破手指,在背心上寫了八個鮮紅的字。

“可便即真,來救父母!”

鏡頭一轉,頭戴皇冠的趙構在應天府臨時皇宮中,注視著這件臟汙不堪的背心。

在背心旁邊,還有一隻金耳環。

這隻金耳環是趙構的正妃邢秉懿托人帶回,一起回來的還有一句話。

“願早如此環,夫妻遂得相見。”

趙構嘴角扯動了一下,發出冷笑,心中暗想:

“這淫婦,怕是早就被金人玩弄不下百次,朕要你何用?”

他隨手將耳環丟在地上,視線重新轉回背心上的八個血字。

在這八個血字旁邊,還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符號。

這符號是大宋比較流行的“畫押”。

比較重要的人物都會有一個特殊的畫押符號,在特殊情況下可以用來辨明身份。

趙構當然認得這個畫押的符號,也清楚地從那飄逸的字體中知道是父皇宋徽宗的親筆手書。

但他不為所動。

趙構抬起頭,對著麵前的黃潛善和汪伯彥兩人道:

“兩位卿家,跟金國之間的議和條款如何了?”

趙構登基的第一天,就將黃潛善晉升為中書侍郎,為宰相之首;汪伯彥則為同知樞密院事。

隨後又將兩人封為禦營使和副使。

至此,黃潛善和汪伯彥兩人掌控了大宋的軍政大權,成為了新朝廷毋庸置疑的兩大核心人物,也是趙構最重要的兩大倚靠。

黃潛善聞言忙道:

“按照陛下的意思,臣等商議過後,準備和金國以大河為界。”

“大河以北割讓給金國,大河以南依舊歸大宋統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