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在政事堂中,秦檜一臉神秘地對著其他幾名官員開口。
“諸位,其實我有一計,可以立刻讓金國跟大宋達成長久的和平停戰。”
此時政事堂已經基本被主和派給主導,聽到這番話之後眾人不由好奇追問。
“秦相公,快和我們說說你的妙計。”
秦檜哈哈一笑,正色道:
“如今真正的大宋宰相都還沒任命呢,此時說出來完全無用。”
“等正宰相出爐之後再說吧。”
這番話很快被人稟報到了趙構的耳中。
趙構對議和的關注那是不用多說的,立刻就派人把秦檜召集到了行宮之中,仔細加以詢問。
秦檜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當即對著趙構恭敬道:
“臣的計策其實很簡單,隻要陛下任命臣為左相,讓臣以左相的身份走一趟金國即可。”
“作為左相,大金皇帝肯定會相信臣能擁有足夠臨機決斷的能力。”
“這樣臣再去找完顏撻懶等人活動一番,議和之事水到渠成矣!”
為了獲得正宰相(左相、右相)的官職,秦檜也是豁出去了。
隻要能就任正宰相,走一趟金國,去給完顏吳乞買、完顏撻懶跪幾下,磕幾個頭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而且秦檜本身就有完顏撻懶的任務在身,這一次回金國“彙報任務進度”那是名正言順。
金國人不可能會把認真完成任務的秦檜怎麼樣,甚至還有可能給“忠心耿耿”的秦檜一些議和上的好處。
這就是秦檜的底氣所在。
趙構聽完秦檜的這番話之後,微微皺起眉頭,心中有些嘀咕。
趙構是個昏君,但不是個傻子。
好歹以前在宮裡也是文武雙全的皇子,這說明趙構的智商在諸多皇子之中也屬於比較靠前的存在。
經過這幾年被金人的暴打、被黃潛善和汪伯彥的架空蒙蔽、還有苗劉兵變、海上逃難等等諸多事件的反複磨礪後,年輕的趙構也已經慢慢成長起來,擁有了一個皇帝的基本權術。
趙構已經能感覺出來,秦檜說什麼推動議和其實是借口,真正目的還是想要討官。
而且在範宗尹罷相的事情上,秦檜其實也扮演了一個很不光彩的角色。
每次秦檜和範宗尹一起前來拜見趙構的時候,秦檜完全就是範宗尹的應聲蟲,範宗尹說啥秦檜全都讚同。
可隻要秦檜單獨來拜見趙構,就一定會竭力在趙構麵前說範宗尹的壞話,把範宗尹形容成了罪無可赦的奸臣。
這樣的兩副麵孔,讓趙構心中對秦檜的信任不可避免地動搖了一些,不願意讓秦檜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宋文武百官之首的正宰相。
等等。
趙構心中突然一動,露出笑意。
“秦愛卿啊,你說的話,確實是讓朕非常心動的。”
秦檜聞言心中暗喜,看來是真說動趙構了!
秦檜趕忙道:
“陛下請放心,臣隻要能拜相,一定促成宋金之間議和!”
趙構點了點頭,道:
“好,朕決定了。就讓愛卿你出任大宋右相吧。”
“等呂頤浩抵達紹興府,朕任命他為左相。”
“啊?”秦檜又一次呆滯住了。
大宋雖然是群宰相製度,但實際上真正有宰相之名的隻有兩個,就是左相和右相(正宰相)。
至於秦檜現在“參知政事”這個官職,的確也被認為是宰相,但隻不過是副宰相。
正職和副職看似就差一個字,實則天差地遠。
正職是可以拍板做決定的,副職並沒有決定權,隻有建議權和聽命執行的義務。
而在兩位正職左相和右相中,左相的地位又更高,右相地位稍低。
換句話說,趙構是要讓呂頤浩來當一把手,秦檜雖然也是正宰相,但依舊隻不過是個二把手。
這是秦檜接受不了的。
之前被罷相的範宗尹雖然也是右相,但問題是當時大宋沒有左相啊。
所以範宗尹這個右相還是理所當然的一把手。
現在秦檜接替了範宗尹的右相,卻因為呂頤浩回來當了左相的緣故,沒有接替範宗尹的一把手。
你說這誰頂得住啊。
這種大起大落之下,秦檜也是終於無法控製情緒,讓趙構察覺到了他的失落。
但這種局麵正是趙構想要看到的。
趙構笑嗬嗬地開口道:
“秦愛卿啊,你放心吧。隻要你能完成議和大業,左相的職位遲早都是你的。”
秦檜默然片刻,終於收拾好了心情,恭敬開口道:
“臣明白了,多謝陛下恩典!”
這一次秦檜記起了大宋禮儀,並沒有向趙構下跪。
【範宗尹罷相後,秦檜被任命為右相。】
【此時被流放在外的呂頤浩尚未正式抵達紹興府就任左相,秦檜借機拉攏各方勢力,培植自己的心腹,想要利用這段真空期,阻絕呂頤浩上位的機會。】
【但秦檜沒想到的是,呂頤浩這位曾經陪伴趙構渡過“搜山檢海”最艱難時期的宰相,也並不是徒有虛名的。】
“陛下,呂頤浩已經抵達紹興府了,正等候陛下您的召見。”
聽著宦官藍珪的話,趙構內心陷入了激烈的鬥爭中。
此刻在趙構麵前的是兩疊奏章。
右邊這一疊主要是來自秦檜的黨羽以及主和派大臣,他們彈劾呂頤浩此人心胸狹隘,之前出任大宋宰相時無所作為導致趙構在海上漂泊數月,種種表現根本就不配再度出任大宋宰相。
而右邊的,則是來自於前線大將們的奏折!
韓世忠、吳玠、劉光世……乃至通、泰州鎮撫使嶽飛。
不管這些將軍們的戰績如何,但他們的態度都出奇一致。
支持呂頤浩出任大宋左相!
良久後,趙構吐出一口氣,緩緩道:
“明日宣呂頤浩入宮覲見,讓政事堂那邊擬好呂頤浩出任左相的詔書。”
趙構最終還是決定,要讓呂頤浩重新回歸左相!
除去對秦檜的不信任之外,諸多大將們對呂頤浩的支持也是決定性的。
如今大宋和偽齊在各條戰線上已經陸陸續續爆發了大大小小的衝突。
趙構當然想要跟金國議和,但眼下局勢,偽齊這個該死的中原漢人政權才是趙構真正的心腹大患!
偽齊一天不滅亡,趙構就一天睡不好覺!
既然要滅亡偽齊,軍隊和將領的支持就是不可或缺的。
那麼得到了眼下大部分主要將領支持的呂頤浩,當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翌日。
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呂頤浩意氣風發地接受了趙構的冊封旨意,成為了大宋左相,真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
秦檜表麵上沒有任何異常地注視著這一幕,甚至還在第一時間就上前去恭喜呂頤浩,一副想要和呂頤浩同舟共濟的和睦情形。
但實際上他的內心之中早已經詛咒了呂頤浩無數次,巴不得這位已經年過六十的大宋左相當場暴斃。
呂頤浩在就任之後,立刻當場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臣雖老朽之身,年逾六十,所幸未填溝壑之前,得見陛下中興之業。”
“三四年來,金人無功而返,正是大宋中興之良機。”
“還請陛下駐蹕之所北移上流,乘大暑金人軍隊難以發力之機北伐,一舉滅亡偽齊,光複汴京。”
“接著便可收複關中、河北、山東之地了!”
呂頤浩既然是受到了軍方大佬們的力挺,自然是要有所回報的,這是一個合格政治家應該具備的素質。
北伐,就是呂頤浩對軍方大佬們的回報。
即便是劉光世這樣在麵對完顏拔離速時閉門不出的慫貨,也不介意北上去乾掉偽齊,收獲一波軍功。
當然,由於過往有過一次罷相經曆,呂頤浩的身段也不可避免地放低了一些。
就好像剛剛他說了一大段話,又是希望趙構移駕長江中遊發動北伐,又是要收複山東河北,但唯獨少了最關鍵的一句。
迎回宋徽宗、宋欽宗這兩位真正名正言順的皇帝!
果然,趙構在聽到了呂頤浩的話之後,臉上並沒有像在之前聽到那些主戰派的言論時那麼憤怒。
之前的那些主戰派,總是喜歡將北伐和“奉迎二聖”聯係在一起。
宋徽宗、宋欽宗要是真的回來了,趙構還怎麼當皇帝?
現在呂頤浩刻意不提此事,就是在做出暗示。
呂頤浩效忠的是大宋皇帝趙構,而不是宋徽宗、宋欽宗!
趙構咳嗽一聲,道:
“呂愛卿剛剛回朝,很多事情可能都還不太了解。”
“朕已經讓政事堂這邊優先推進跟金國議和的事情。”
“北伐之事,可以等議和結束之後再議。”
既然呂頤浩這麼給麵子,趙構當然也不可能當場打臉,而是做出了委婉的否定。
呂頤浩見狀,下意識地看了秦檜一眼。
秦檜笑嗬嗬地朝著呂頤浩點頭,心中卻在瘋狂叫喊。
“北伐?你敢北伐?”
“你等著吧,我馬上就議和成功,把你這個該死的糟老頭子從大宋左相的位置上趕下來。”
為了給呂頤浩一個下馬威,秦檜在接下來的議事中很快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陛下,臣以為若想要議和成功,當以二策行之。”
“其一,讓南北士大夫互致家信。”
“其二,糾率山東、河北、中原散群之人,若願歸鄉土者,可由差官管押而去。”
這兩策一說出來,頓時就在朝堂上引發了一陣騷動。
所謂的“南北士大夫”,其實就是被金國在靖康之變中俘虜北上的那些士大夫,以及如今還留在宋國之中的士大夫。
互致家信說起來很好聽,但實際操作起來肯定是北方那些被俘虜的士大夫們拚命寫信勸降南方還在宋國之中出任官職的士大夫,瓦解大宋士大夫階層對金國的抵抗之心!
第二個計策,就更加毒辣了。
聽起來好像是要讓山東、河北離家之人歸鄉,沒有什麼毛病。
但問題是,居住在山東、河北的那些人,他們是因為什麼來到如今大宋治下的淮河、長江這些南方地帶的呢?
答案是——抗金!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原先河北大名府人士嶽飛。
嶽飛就是因為腦海中有著無比堅決的抗金意願,所以才背井離鄉轉戰各地,眼下依舊在兩淮地區奮戰的。
事實上,在如今的大宋軍隊中,至少有一半左右的軍人都是出自山東、河北、中原等如今金國的控製區。
嶽飛這些人,也是大宋軍隊之中抗金最為堅決的人。
這也很容易理解,誰不想早日驅逐金人,光複家鄉呢?
如果讓嶽飛這些異常堅決的抗金分子全部回到被金國控製的家鄉,後果可想而知,就是一個死字。
有人就要問了,那秦檜話裡不是說了“自願歸鄉者”嗎?
嶽飛這種肯定不自願啊。
可彆忘了,秦檜在“自願歸鄉者”的背後,可是特地加了“由差官管押而去”。
如果真是自願歸鄉,為啥還需要派出差官押回去?
這就是奧妙所在了。
按照常理,趙構一旦同意實行這兩策,秦檜這個負責和談事宜的右相肯定是要負責把“自願歸鄉者”送回去的,分內所在啊。
到時候,誰是“自願歸鄉者”,還不是秦檜一句話的事?
說你自願你就自願,不自願也得自願!
實在就是不願意不自願?沒問題啊,陛下同意了,“由差官管押而去”嘛。
作為一個大宋官場老油條,這種先在前麵迷惑人,然後在後麵暗戳戳挖坑的手法,秦檜簡直不要太熟練好吧。
剛剛上任的呂頤浩立刻就大聲進行反對。
“這怎麼行?大宋不能進行這種自斷臂膀的政策。”
大宋的其他在場主戰派也紛紛反對。
主戰派眼下雖然人少,但始終頑強存在於政壇之中。
更何況呂頤浩重新拜相後立刻就提出北伐,更是讓主戰派大臣精神大振,自然不可能在這麼關鍵的事情上退讓。
秦檜為首的主和派不甘示弱,兩邊吵成一團。
顯然在這種時候,就隻能由皇帝趙構裁決了。
趙構其實在聽完秦檜的話之後,就開始皺眉了。
秦檜獻上來的這兩策,都屬於表麵上好像對大宋有利,但仔細分析才發現其實是大宋吃虧金國暴賺的計策。
即便趙構是一個逃跑主義者、跪地求和主義者,他也覺得秦檜的意見過於離譜了一點。
朕是要你求和,不是要你把大宋搞滅亡的好吧。
你秦檜到底是議和心切的無底線讓步,還是說的確是金國的內奸?
趙構沉吟片刻,道:
“既然朝堂上對秦愛卿的提議有如此巨大的爭議,那也就先擱置一下,以後再議吧。”
秦檜愣住了。
原本秦檜見趙構否決了呂頤浩北伐的提議,覺得這正是一個削弱大宋的好機會。
所謂的“議和二策”,其實全都是為了削弱大宋所做的努力。
秦檜覺得趙構不同意主戰派的意見,就應該同意主和派的意見。
可秦檜沒想到,趙構竟然選擇了兩邊都不同意!
趙構擺了擺手,道:
“行了,今天就議到這裡,諸卿都散了吧。”
眾人聞言,紛紛散去。
秦檜注視著不遠處走在前麵的呂頤浩,雙目中閃過一絲陰冷。
這該死的呂頤浩,該死的主戰派!
旋即,秦檜又有些恐慌。
他可從沒忘記過完顏撻懶的威脅。
那封看似無足輕重的信,是真能毀掉秦檜在大宋政治生命的。
歸根結底就是三個字。
“莫須有……”
秦檜輕聲念叨著這三個字,心裡的陰霾不斷擴大,想要除掉呂頤浩的心情也變得無比急迫。
必須要乾掉呂頤浩成為左相,才能全麵壓製主戰派的力量。
一旦主和派形成“眾正盈朝”的盛況,就可以對趙構進行無間斷的言論轟炸和洗腦。
那樣一來,趙構遲早都會鬆口的!
【為了更快的將呂頤浩從左相之位趕下去,秦檜一邊瘋狂提拔黨羽,一邊利用自己之前在北宋時代的就任太學正、禦史中丞的人脈,援引各地名士進入南宋朝廷作為自己的臂助。】
【但秦檜萬萬沒想到的是,許多原本和秦檜有故交的名士、官員,在察覺到秦檜如今曲意事金的真麵目後,斷然選擇了和秦檜劃清界限。】
【被秦檜舉薦為參知政事(副宰相)的翟汝文,就多次在政事堂上和秦檜互噴口水,說秦檜“濁氣衝天”,甚至還公開聲明:“天下人知秦檜真大金之奸細,必誤國矣!”】
【同樣被秦檜舉薦為兵部侍郎的王居正,更是當著秦檜的麵向趙構告發秦檜言行不一的醜陋麵目,讓秦檜在趙構麵前下不來台。】
【很可惜的是,這些正義之士的言論並沒有讓趙構變得清醒。趙構依舊將希望寄托於秦檜能議和成功,任憑眾人如何揭露秦檜,趙構始終沒有罷免秦檜右相的意願。】
【反而是翟汝文、王居正等跟秦檜割袍斷義、一心為了大宋的忠義之士紛紛被秦檜打擊報複,免官流放。】
【於此同時,秦檜對左相呂頤浩的覬覦和攻擊始終沒有停止。】
畫麵中,秦檜對著趙構恭敬道:
“陛下,臣聽說周宣王時內修政事,外攘夷狄,故而能讓周朝中興。”
“陛下如今若是想要讓大宋中興,何不讓二相分任內外之事?”
趙構一聽,覺得很有道理。
“嗯,的確是有這個必要。這樣吧,呂愛卿負責統領軍事對外,秦愛卿負責主掌內部政事。”
【通過這樣的手段,呂頤浩被秦檜趕出了“行朝”紹興,被迫前往鎮江去開府,總管軍事。】
【而秦檜本人則借機獲得了對大宋所有內政的管轄權,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宰相。】
畫麵中,秦檜得意洋洋,摟著對這個時代來說已經年老色衰的王氏,自我吹噓。
“夫人啊,彆看為夫現在是右相,居於呂老賊之下。”
“但呂老賊但凡想要一兵一卒乃至一粒米,都得來求為夫才行!”
“嗬嗬,現在陛下執意不讓大宋北伐,大宋壓根就沒有兵事能讓呂老賊掌管。”
“整個大宋的政事都在為夫之首,為夫才是真正的大宋宰相,不,大宋丞相!”
秦檜越說越是得意,不由放聲大笑起來。
【誌得意滿的秦檜並沒有意識到,呂頤浩作為兩度執掌朝政的人物,可不是秦檜能隨意拿捏的。】
【正當秦檜自以為大局已定時,呂頤浩的反擊也悄然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