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秦檜失敗罷相,李世民認為這是北伐絕佳良機(2 / 2)

到了王安石變法時,士大夫正式分裂為新黨和舊黨。

這兩黨利用皇帝、太後等主政者更迭的機會輪流上位,每一次上位必然瘋狂打壓對方那一黨。

伴隨著黨爭越來越激烈,到後來甚至變成了隻要任何一黨當政,無論另外一黨的成員是不是好官,做沒做出政績,一律免官、降職甚至流放。

在這黨爭之中,最有名氣的受害者就是宋朝的大詞人蘇軾蘇東坡。

黨爭一直持續到了宋徽宗時期,才因為蔡京等人的崛起而徹底宣告落幕。

但這幾十年的黨爭中,大宋朝堂烏煙瘴氣,國家政策因為兩黨的上位而朝令夕改,內政亂成一團,

對此,趙構自然記憶猶新,更不想在自己這個皇帝的治下重現這種情況。

但這些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秦檜在和談之事上寸功未立!

秦檜自從歸宋之後,一直口口聲聲說什麼能搞定和談。

結果一路從禮部尚書、參知政事到現在的右相,官職都已經位極人臣了,但和談呢?

連個水花都沒有。

秦檜總說什麼和完顏撻懶那邊有關係,完顏撻懶會幫助趙構在金國朝堂上說話。

但實際情況是,過了這麼長時間,金國朝廷沒反應就算了,完顏撻懶也壓根沒有隻言片語過來。

這讓趙構懷疑,秦檜其實壓根就和完顏撻懶這個金國重臣沒有關係,隻不過是用完顏撻懶來當虎皮扯大旗,蒙騙趙構好給秦檜升官罷了。

這趙構是真不能忍。

讓你上來搞和談你不搞,反而隻知道在朝中結黨營私搬弄權術,玩起朕最不希望看到的黨爭來了?

趙構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秦檜的確是不能留了。”

“哼,這個蠢才說什麼南人歸南,北人歸北。”

“朕是汴京人,也屬於秦檜口中的北人。”

“秦檜難道也想讓朕回到金國的領土中嗎?”

趙構越想越氣,立刻就找來臣子,擬了一份聖旨。

翌日,這份聖旨就在秦檜的麵前宣讀。

“……憑恃其黨,排斥所憎……”

“……顧竊弄於威柄,滋長於奸朋。”

“……諭朝廷,永不複用,仍榜朝堂!”

秦檜聞言,整個人都傻眼了。

他是萬萬沒想到,趙構竟然直接把事情做到了這種地步!

聽完這份旨意的秦檜身體搖搖欲墜,臉色無比蒼白,甚至連站都站不穩了。

宣旨的使者麵無表情地看著秦檜。

“秦大人,接旨吧!”

秦檜渾身顫抖,接過了聖旨,臉上滿是絕望。

他根本就不知道,事情怎麼就變成了這種樣子!

【秦檜最終被罷相,隻給了一個宮觀官的閒職,徹底離開了大宋政壇的核心層。】

【朱勝非則憑借這一次的勝利很快接替了大宋右相的職位。】

【呂頤浩趁熱打鐵,將楊願、林待聘等一批秦檜的黨羽統統貶斥,徹底掌控了朝政。】

【秦檜怎麼也沒想到,他順利地鬥倒了範宗尹,卻被老辣的呂頤浩玩弄於股掌間,一敗塗地!】

看到這裡,曆朝曆代的皇帝們紛紛露出了笑容。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滿意點頭,開口道:

“這個趙構看來還沒有蠢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扶蘇也是長出了一口氣,帶著笑意道:

“秦檜這種漢奸,人人得而誅之。”

“父皇,兒臣不明白,為什麼秦檜是漢奸的事情都已經被廣而告之了,他卻依舊能招攬到這麼多的人手呢?”

從金幕中的時間點來看,秦檜的心腹黨羽顯然還是很多的。

秦始皇對此顯然並沒有太多的驚訝,淡然道:

“對於官員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一個人的品格,而是權力。”

“秦檜既然已經是右相,又獲得了大宋治理內政的權力,那麼想要獲得權力的人就必然會巴結他。”

“當然也不排除一部分品格高潔的人不願意阿諛奉承,但那永遠都是少數。”

頓了頓,秦始皇看著扶蘇,意味深長地開口道:

“一個隨時都可能被免官的宰相尚且是如此,更何況是能終身擁有權力的皇帝呢?”

“所以在當上皇帝之後,一定要清楚地分辨出哪些人是真心效忠國家,哪些人是為了權力阿諛奉承,這一點非常重要。”

扶蘇很肯定地點頭,思考了一會道:

“父皇,咱們大秦可是法家啊,難道就不能建立一些機構來監督官員們在平日裡的行徑嗎?”

秦始皇笑道:

“禦史大夫難道不是嗎?”

“但這種監管終究是有限的,而且在和平時期也沒有必要進行那麼強的監管。”

“就比如說現在的大秦,誰會當漢奸呢?”

扶蘇啞然片刻,點頭表示了讚同。

“也是,隻有在宋朝視頻中這樣的特殊時期,才需要對漢奸進行甄彆。”

“至於平時……好官努力做事也是希望能得到更大權力的。”

秦始皇悠然開口:

“沒錯。而且現在的大秦官員已經很多了,若是再繼續擴張下去,會嚴重拖累大秦的財政。”

“錢這種東西,還是需要用在更加重要的地方。”

扶蘇又問道:

“父皇,如果是您在麵對秦檜這種人的時候,會怎麼做呢?”

秦始皇哈哈笑了起來,道:

“還記得逐客令嗎?”

逐客令,指的是秦始皇親政之後,因為呂不韋帶來的心理陰影,打算將大秦境內的六國人全部驅逐出關中的旨意。

當時這份旨意在大秦內部掀起了軒然大波,後來是李斯上了那封大名鼎鼎的《諫逐客令》,才讓秦始皇收回成命。

聽到秦始皇提起這件事後,扶蘇心中基本明白了,頗為驚訝地開口道:

“父皇難道要用秦檜?”

秦始皇忍不住笑出了聲。

“秦檜這種漢奸,朕怎麼可能會用他?”

“朕會當場殺了他。”

“和異族勾結,又希望勸說帝王向異族投降,死有餘辜!”

扶蘇這才放下心來。

也對,父皇可是華夏第一位大一統王朝的皇帝,怎麼可能會容忍漢奸呢?

扶蘇不由對自己剛剛懷疑父皇的行為感到羞愧。

秦始皇身體微微後靠,讓龍椅的椅背撐住了後背。

這也是金幕給大秦帶來的變化之一。

原先大秦的坐席,如今已經全麵被椅子所取代了。

這位大秦的千古大帝笑道:

“其實秦檜也並不是一定要馬上處死,這種內奸如果利用得好,說不定還能給金國沉重一擊。”

“不過嘛,朕看趙構的確也沒有這樣的水平就是了。”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若有所思。

過了好一會,李世民才開口道:

“這個趙構水平確實不行。”

李治聞言頓時疑惑,開口道:

“父皇何出此言?”

趙構水平不行,那是所有人早就已經一致認定的事情了。

李世民突如其來這麼一句話,顯然並不是評價趙構的一生,而是在說趙構處理這件事情的水平不行。

李世民笑嗬嗬地開口道:

“趙構如果真想要議和,又不確定秦檜到底和金國有沒有關係,那他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秦檜派到金國去啊。”

“之前金幕可是說過的,趙構經常往金國派出使者求和。”

“隻要讓秦檜走一趟金國,一切事情都能水落石出了。”

李治呃了一聲,道:

“秦檜畢竟是大宋右相,要是在金國被扣押了怎麼辦?”

金國可是連大宋的兩個皇帝都拿來當俘虜的,扣押一個右相的確也不算什麼。

李世民笑容越發濃鬱了,說道:

“所以這件事情不能在其他時候做,就應該選擇這個時候做啊。”

“趙構完全可以將秦檜派去金國出使求和,這段時間呂頤浩自然就是大權獨攬,對吧?”

“呂頤浩和秦檜既然已經撕破臉了,呂頤浩一定會大力清洗秦檜親信的。”

“等秦檜無功而返,趙構就能以議和失敗的名義名正言順的罷免趙構的相位,而此時秦檜的親信也被清洗完畢,整個大宋朝堂就不會因為右相被突然罷免而陷入混亂之中了。”

李治疑惑道:

“那秦檜萬一議和成功了呢,父皇。”

秦檜可真的是跟金人有聯係的內奸啊。

讓秦檜去了金國,金人是有可能賣秦檜這個麵子的。

李世民忍不住又笑了。

“傻孩子,皇帝是趙構,不是朕。”

“秦檜如果真能議和成功,不就正好符合趙構的意思了?”

李治:“……”

好像還真是這個道理。

李世民悠然道:

“屆時,趙構也可以表彰秦檜的功勞,甚至提升秦檜為左相,也不會有人說什麼的。”

“至於秦檜的那些心腹,大宋不是刑不上士大夫嗎?最多也就是被呂頤浩免官流放,再重新召回朝廷就是了,能有多大的問題。”

“你看,就算是求和,趙構這個皇帝也處理不好事情。”

“所以盤點視頻的確是沒選錯人,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敗家子啊。”

李治聽完李世民的話,心中也是哭笑不得。

搞了半天,就算是想要當一個求和的投降派皇帝,也是需要能力的了?

李世民看出了李治的想法,非常嚴肅地開口道:

“不管是要當一個好色的皇帝,殘暴的皇帝或者是其他被人唾罵的皇帝也好,最基本的皇帝執政能力是必須要有的。”

“你看之前的漢靈帝還有朱翊鈞就是,這兩人都能算是非常典型的昏君。”

“但他們在執政的絕大部分時期都可以穩固皇權壓製大臣,所以他們執政的時候都沒有亡國。”

“這就是能力的體現。反之像趙構這種毫無執政能力的,就隻能被金國人追得到處跑,而且還不斷丟失領土,宰相走馬燈一樣的更換,整個大宋被徹底搞成了一灘爛泥。”

李治默默點頭,大概明白了自家父皇的意思。

敗家子可能會讓家道中衰,但未必會全部敗光家業。

整個王朝,那可是天底下最大的一份家業了,想要敗光這麼大的家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個規模的家業,隻要能控製好家族內部的下人,完全是可以做到不讓家族消亡的。

反麵例子,就是贏胡亥和楊廣了。

這兩個就屬於李世民吐槽的完全沒有基本執政能力,最後把兩個剛剛建立的華夏王朝直接就搞沒了。

李治想到這裡,就問了李世民一個問題。

“父皇覺得,趙構會是一個亡國之君嗎?”

李治本以為自家父皇會立刻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沒想到在聽到這個問題之後,李世民竟然出現了猶豫的表情。

過了好一會,李世民才緩緩開口道:

“這個其實還真不好說。”

“不好說?”李治大為驚訝。

趙構都已經敗家到這種地步了,竟然還不好說?

李世民嗯了一聲,道:

“能看得出來,趙構雖然在登基之初毫無帝王之道,但這幾年下來還是有了一些進步的。”

“換做之前,趙構哪裡能注意到秦檜結黨營私的事情?汪伯彥和黃潛善結黨營私他也沒發現啊。”

李治有些不太服氣地說道:

“父皇您剛剛還說趙構處理秦檜的方式不對呢,就算有進步,這進步也是有限的,不足以挽回亡國危機吧。”

李世民笑道:

“這是自然,所以還有其他方麵。比如說,嶽飛韓世忠這些將領。”

“金國想要滅掉宋國,那就必須要通過戰爭。你也看出來了,金國發動了五次伐宋戰爭,但都沒有把領土擴張到長江以北,這說明什麼?”

李治想了想,不太肯定地開口道:

“說明金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李世民點頭道:

“對。事實上彆說是打到長江以南了,就算是中原、關中和山東,金國也很難建立起牢固的統治,不然為什麼先成立偽楚再成立偽齊呢?”

“而且在最近的視頻中金國接連失敗,更說明了金軍和宋軍的戰鬥力差距已經被基本抹平。”

“若是我所料不差,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宋軍就不會再像之前一樣被動挨打,應該能有一定的反擊之力了。”

“嗬嗬,這其實是宋國北伐收複中原、山東還有關中的絕佳良機啊,就看趙構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