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嶽飛覲見趙構,大宋的慫讓秦始皇父子都破防了(1 / 2)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臣嶽飛見過陛下!”

嶽飛心中激動不已,恭恭敬敬地行禮。

這可是大宋的皇帝陛下啊!

嶽飛作為一個從小就接受父母愛國教育的男子漢,對趙構這位皇帝陛下,心裡是有一層光環在的。

嶽飛當然也知道這位趙構陛下的種種“事跡”,但從小到大教育、經曆和環境培養起來的光環,怎麼可能是這麼容易就消散的呢?

更何況,趙構雖然被兀術追得到處跑,但他也是真正的大宋皇帝,一句話就能決定嶽飛生死命運的。

從各種意義上來說,嶽飛的尊敬都沒有作偽。

趙構也是當了幾年皇帝的人了,雖然說在麵對金國人的時候會嚇得屁滾尿流,但麵對自家臣子的時候威儀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

他笑嗬嗬地開口:

“鵬舉卿家,你不必這麼拘謹。”

“來人啊,賜座。”

趙構對嶽飛還是非常看重的。

這樣一個能打仗的將軍,關鍵時刻是真可以擋住金軍,保住趙構性命的!

嶽飛受寵若驚地坐了下來。

兩人隨意聊了一些事情,大部分時間都是嶽飛在彙報一路上的作戰經驗。

趙構著重問了一下黃天蕩之戰。

等嶽飛說完之後,趙構臉上難掩欣喜的表情,道:

“按照卿家的說法,金軍現在對咱們大宋來說應該是可以戰勝的了?”

嶽飛雖然心裡很有把握,但眼前畢竟是大宋皇帝陛下,他也擔心會犯下欺君之罪,便道:

“回陛下的話,其他人臣不敢說,若是臣下次見到兀術,臣一定能再次擊敗他!”

趙構鬆了一口氣,但又有些失望。

兀術?

一個菜鳥罷了。

在趙構心裡,兀術比起完顏宗翰以及死去的完顏宗望,那可是差得遠了。

不過兀術畢竟也是上次把趙構追得逃到海上奪了五個月的苦主,所以在聽到嶽飛這樣的表態之後趙構依舊還是比較高興的。

“很好很好,嶽卿家啊,大宋就需要你這樣的好將軍來抵擋金軍的攻勢。”

“哦,對了,聽說你之前曾經因為喝酒,把某人打了一頓?”

嶽飛聞言,不由有些赧然。

趙構說的這個被嶽飛暴打的人,是大宋兵馬鈐轄趙秉淵。

此人生性貪婪,克扣嶽家軍的物資。

嶽飛有一次喝多了上頭,去找他想要拿回被克扣的物資,對方卻無情拒絕,還狠狠地嘲諷了嶽飛一頓。

嶽飛一怒之下,就把這趙秉淵給暴打了一頓。

當時此事其實還引起了不小的風波,還被人彈劾到了樞密院這邊。

不過兩位嶽飛的上官韓世忠和張俊都對嶽飛非常欣賞,也都明白這個兵馬鈐轄趙秉淵是個什麼貨色,所以最終聯手把這件事情給壓了下去。

嶽飛羞愧道:

“是臣喝酒太多,一時衝動。”

韓世忠當時就告訴過嶽飛,趙秉淵刁難你,你來找我老韓啊。

你毆打一個朝廷命官,不是反而從有理變成無理了嗎?

聽到趙構都知道這件事情,嶽飛更是感覺臉上火辣辣的。

趙構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當即笑嗬嗬地開口道:

“嶽卿家,你生性直爽,朕也知道。”

“但將來戰場上千軍萬馬的性命都在你一念之間,你可不能再這麼喝酒誤事了。”

“最好還是戒酒吧。”

嶽飛大聲道:

“謹遵陛下諭令,臣將來一定戒酒,絕對不會貪杯誤事。”

【趙構隻不過是隨口說了一句,也並沒有當真。但他沒想到的是,嶽飛從此之後終生不飲一滴酒。】

作為堂堂的大宋皇帝,趙構沒時間也沒耐心陪嶽飛一個小小的都統製說那麼久的話,所以他一招手,就讓旁邊的人拿來了幾樣東西。

“嶽卿家,這些是賞賜給你的。”

嶽飛定睛一看,發現是一套禦賜的盔甲、弓、箭,以及一麵錦旗。

在這麵錦旗上寫著四個大字。

“精忠嶽飛”!

嶽飛頓時渾身顫抖,激動下跪。

“臣多謝陛下賞賜,敢不為陛下效死!”

趙構哈哈大笑,拍著嶽飛的肩膀親切開口道:

“朕不想任何人死,朕希望大家都好好的,幸福快樂的活著。”

“嶽卿家,希望你能明白這一點。”

嶽飛激動開口道:

“臣明白。臣一定會儘心竭力,早日收複中原河北的大好河山,讓陛下得以早日回歸汴京!”

趙構聞言,表情不由僵硬。

不是,朕特麼說的是這個意思嗎?

你這嶽飛……

算了算了,不過是一個性格直爽一根筋的武夫罷了,朕和他計較什麼?

趙構笑了笑,道:

“嶽卿家,你一路奔波操勞,回去之後好好休息吧。”

等嶽飛離開後不久,兩位宰相呂頤浩和朱勝非就聯袂而入。

呂頤浩對著趙構正色道:

“陛下,如今金國被迫立偽齊這個傀儡政權,足見金國軍力已衰。”

“還請陛下在夏月舉兵北向,以光複中原,可得天時地利人和!”

趙構聽著呂頤浩這番話,心中頓時又瘋狂嘀咕起來。

你這個呂頤浩是不是沒完了?

之前在海上的時候你怎麼不說北伐,現在倒好,又知道要北伐了?

一旁的朱勝非對趙構的了解比呂頤浩要更多,一看就知道趙構心中的想法,便解釋了一句。

“陛下,不是臣等執意要北伐,而是和軍隊有關。”

“軍隊?”趙構頓時狐疑。

軍隊不是好好的嗎?

難道又要有一次苗劉之變發生?

一想到這裡,趙構的身體不由自主的都顫抖了一下。

苗劉之變和海上逃亡這兩件事情,趙構這輩子都不希望再經曆第二次了。

朱勝非解釋道:

“陛下有所不知,如今大宋軍隊之中絕大部分人都來自河北、中原、山東、關中等淪陷區。”

“就比如剛剛陛下接見的那個嶽飛,不也是河北大名府人嗎?”

“若是陛下長久不北伐,這些軍中將士心中豈能沒有怨念?”

“到那時若是有心之人煽動,恐怕會出現一些不利於大宋和陛下的內亂啊。”

趙構聽到這裡,表情頓時變得無比凝重。

這個點,趙構之前還真沒想到過!

軍隊暴亂的後果,趙構可是已經在苗劉之變中嘗儘苦頭。

趙構念頭急轉,點頭道:

“兩位愛卿所言極是,朕也覺得是這個道理。”

“那就安排一下北伐吧。”

【為了避免苗劉之變的再度發生,以及安撫大宋軍隊中占據主流的北方將士,趙構最終還是不情不願地做出了北伐的決定。】

但這個決定做出之後,趙構反而更害怕了。

他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假如賊寇再度南來,究竟避還是不避,計將安出啊?”

趙構的擔心就是,自己真北伐了,反而惹怒金國,召來金軍的第六次南下,那就真的是純純白給了。

朱勝非微笑道:

“陛下,臣已經安排了兩百艘戰船在錢塘江口日夜待命,又在明州昌國縣另設一處船隻、錢糧安放之處。”

“屆時無論陛下是選擇親征北伐還是選擇南巡,都能極為從容便是。”

趙構這才放心了一些,看向朱勝非的目光中也透露出了幾分欣賞。

“朱愛卿啊,還是你辦事地道,朕喜歡。”

“好,那你們就和樞密院那邊商量一下,拿個章程出來吧。”

【正在趙構擔心害怕的時候,宋金之間的主力戰場依舊還是集中在了西部關中、漢中一帶。】

【兀術失敗後,金國朝廷再度增兵關中,完顏撒離喝在饒風關一度挫敗了吳玠的反攻。】

【但關中金軍已經整整激戰了一年時間,同時又多次被吳傑擊敗,已然喪失了殲滅吳玠部的能力。】

【不僅如此,完顏撒離喝在後勤耗儘不得不撤退時又被吳玠趁勢反擊導致折損了一部分兵馬,一來一回,反而依舊還是宋軍獲得了戰果上的領先。】

【經過整整五次宋金戰爭後,大宋雖然被侵占了大片領土,但靖康之變時那支孱弱、一觸即潰的宋軍在付出了大量鮮血的代價之後,已經初步能在各個戰場上和金軍維持住均勢了。】

看到這裡,曆朝皇帝們都非常無語。

【漢高祖劉邦:朕真的是服氣了,說真的,這部視頻是朕看了最上火的。】

【漢武帝劉徹:太祖皇帝說得太對了!】

【光武帝劉秀:太祖皇帝說得太對了!】

【昭烈帝劉備:太祖皇帝說得太對了!】

一片彈幕,瘋狂吐槽。

【魏武帝曹操:朕說真的,朕寧願看之前那種窮兵黷武搞的國破家亡的,也不願意看趙構這種慫貨。】

【吳大帝孫權:曹阿瞞說得對,當華夏的皇帝怎麼也得要有個底線,怎麼能像趙構這種無底線求和呢?】

【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坦白說,就算是西晉司馬衷那種天生低智的皇帝,看著也比趙構討喜多了。】

【清聖祖愛新覺羅·康熙:朕可以很肯定的說,趙構或許不是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但絕對能競爭曆史上最受厭惡的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趙匡胤,出來,說話!看看你大宋未來的好皇帝,你有何高見?】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黑著臉,一言不發。

大殿中的大宋群臣啞口無言,許多人都羞愧地低頭。

丟臉,實在是太丟臉了。

怎麼會有趙構這種丟臉的皇帝呢?

怎麼趙構偏偏就是大宋的皇帝呢?

終於有一名大宋臣子受不了了,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陛下,不如讓金幕暫時關閉播放,等下一部視頻出現時再開啟?”

群臣聞言先是一驚。

還能有這種操作?

緊接著,下一秒鐘,各種附和聲響起。

“對啊陛下,這視頻有辱大宋國威,還是先彆看了。”

“陛下,咱們大宋都看了這麼多部視頻了,跳過一部也無妨。”

趙匡胤聞言,非常讚許地看了一眼提議的臣子,隨後轉頭對著金幕道:

“金幕,暫時關閉播放,等下一部視頻開啟的時候再提醒朕!”

下一秒鐘,金幕裡傳出了機械的提示音。

【為起到警示和教育效果,任何一部視頻都無法關閉播放。】

【必須要完整看完視頻,否則就會遭受懲罰。】

說著,金幕中浮現出一幕情形。

那是一道雷電突然出現,劈中了某個頭戴皇冠,但看不清臉龐和模樣的男子。

如果大清君臣在這裡,一下子就能認出來被雷劈的是誰……

趙匡胤倒吸一口涼氣,表情完全僵硬。

過了幾秒鐘,趙匡胤乾笑一聲。

“也是,還是得好好看看,看看也好,哈哈哈!”

麵前的群臣也是一陣乾笑。

“陛下說得對,看,必須看!”

……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中都,金國皇宮。

越發衰老的大金皇帝完顏吳乞買在聽完了來自西部戰場的最新彙報後,歎了一口氣。

“這漢中和巴蜀啊,看來是打不下去了,對吧?”

聽著完顏吳乞買的詢問,回到中都彙報的西路主帥完顏宗輔臉色羞赧,無言以對。

倒是另外一位主帥完顏宗翰臉色自若,開口道:

“陛下,根據最近的消息,西夏似乎也在蠢蠢欲動。”

“萬一西夏突然背叛了大金,出兵和宋軍南北夾擊,咱們大金在關中的軍隊就很危險了。”

金國雖然滅掉了遼國,但是卻並沒有滅掉西夏。

事實上,金國救了西夏。

宋徽宗趙佶雖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但是他和他麾下的宦官童貫在麵對西夏的時候倒是做了一件好事。

當時的西夏同樣也是昏君頻出,權臣當道,內亂不斷。

而大宋西部和北部的種家軍、折家軍找到機會,以“步步為營”的方式,正麵壓迫著西夏。

這種步步為營的方式,真的就是字麵上的。

兩支宋國邊軍是怎麼打仗的?

答案是,不打。

在宋、西夏邊境,兩支邊軍就是紮營,然後修建一座鎮子大小的軍事堡壘。

緊接著,以這座堡壘為根基,在前方三四裡地再修第二座堡壘。

等第二座堡壘也修完了,繼續在第二座堡壘前方三四裡處修建第三座堡壘。

接著是第四座、第五座……

事實上,憑借著大宋強悍的國力和朝廷的支持,在邊境上,大宋一年就能修幾十上百座堡壘。

當時大宋朝中許多人都不以為然,覺得這幾裡地的慢慢修有什麼鳥用?

但事實是,折家軍和種家軍還真就通過這種“結硬寨打呆仗”的方式,規避了宋軍在正麵戰場上很難抵擋西夏“鐵鷂子”重甲騎兵的弱點。

西夏在和大宋邊境的嘉寧軍司、祥佑軍司和左廂神勇軍司被宋軍這種戰法壓迫得苦不堪言,不得已連續出兵硬攻大宋堡壘群。

然後,西夏人就被躲在堡壘裡的宋軍用各種強弓勁弩乾得挺挺的,來一千死五百。

咱大宋士兵野戰不行,拿弓弩射個移動靶難道還不行?

大宋這麼一搞就是十幾年,西夏人那叫一個蛋碎啊。

又氣,又無可奈何。

一方麵西夏自己的力量解決不了,另外一方麵也找不到外援。

遼國?

遼國末代皇帝耶律洪基當時正被完顏阿骨打帶領的女真叛亂搞得焦頭爛額呢,哪有心思理會你西夏的破事!

沒有遼國的幫助也就算了,南邊的青唐吐蕃也和大宋眉來眼去的。

幾十年前,司馬光這個喜歡吹什麼砸缸牛皮的老嫂子胡搞瞎搞,把大宋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用諸多將士鮮血奪來的領土退還。

如果讓新黨一直執政的話,不但青唐吐蕃早就納土內附成為大宋領土,西夏也要提前幾十年麵臨滅國危機!

西邊就更彆說了,純純大漠戈壁,哪來的援軍?

所以西夏壓根就找不到援軍。

等到靖康之變前,宋軍的堡壘群已經封鎖了西夏邊境的龍州和洪州,逼近了西夏對大宋防線最核心的城池夏州。

最多再過兩三年時間,西夏邊境這三大軍司就要被化身基建修堡壘狂魔的大宋折家軍和種家軍趕進毛烏素沙漠裡吃沙子了。

這三大軍司再加一個西夏、遼邊境的黑山威福軍司,就是西夏最能打的四大集團軍了。

一旦西夏邊境防線被突破,三大集團軍被宋軍擊潰,那對西夏軍事力量的打擊就是毀滅性的。

接下來宋軍就可以直取西夏都城慶興府(銀川),一舉滅亡西夏!

但可惜的是,就在這個時候,金軍南下,靖康之變爆發!

陝西方向的種家軍被調往汴京支援,山西方向的折家軍也隻能死守太原。

困擾了西夏人多年的堡壘群,就這麼被無奈的宋軍放棄了。

西夏見到這個情況也是大喜過望,第一時間就派人前來覲見完顏阿骨打,對大金國稱臣。

不得不說,西夏這個國家是真有點運氣的。

第一次滅國危機,碰上了司馬光這個大聰明執政,宋朝自廢武功退還攻占領土,不了了之。

第二次滅國危機,碰上了金軍南下靖康之變,大宋自顧不暇,也不了了之。

至於金國,也不是說對西夏沒興趣。

但金國當時還有更好的目標,就是大宋!

大宋河北、中原、山東、江南……各種膏腴之地。

和大宋比起來,西夏算個啥?

西北邊陲,風沙環繞,物產貧瘠,人口稀少。

如果說大宋是滿漢全席,西夏撐死了也就是路邊攤快餐。

金國最終接受了西夏的臣服,全力進攻大宋。

在大宋沒滅亡之前,金國是看都不會看西夏一眼的。

可現在的問題來了。

隨著山西、陝西的丟失,大宋不再和西夏交界了。

反而是金國取代了之前大宋的地位,從南麵、東麵包圍了西夏。

北邊草原上的諸多遼國後裔要麼早早跑路去漠北耶律大石那,要麼就乾脆臣服金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