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沙俄內亂,趙構戰和不定首鼠兩端,嶽飛的絕佳機會來了(1 / 2)

沙俄的問題,就出在了那位葉卡捷琳娜一世女皇身上。

她的出身非常卑微,隻不過是一個立陶宛的農民之女。

她在一次戰爭中被俄羅斯軍隊俘虜,隨後陰差陽錯之下成為彼得大帝的女人,並成為了彼得大帝的第二任皇後。

由於彼得大帝生前並沒有指定繼承人,作為皇後以及俄羅斯副王的葉卡捷琳娜趁機和大臣緬什科夫合作發動了一場政變。

政變的結果是葉卡捷琳娜登基成為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而沙皇俄國的實際行政權落到了緬什科夫手中。

過去這段時間的大清和沙俄之間的談判,實際上是由緬什科夫主導的。

葉卡捷琳娜一世先嘗試了一下收回權力,但作為一個農民女兒的她的確缺乏相應的能力,幾個月下來碰了一鼻子灰。

於是她就沉迷於美色,不,應該說是男色之中。

一個很少被人注意到的事實是,不是隻有男性縱欲才會短命,女性縱欲一樣也是會短命的!

才縱欲幾個月的時間,這位縱欲過度的葉卡捷琳娜一世女皇陛下身體就徹底搞垮了,患上了極為嚴重的心臟病。

然後,這位總計在位不過一年時間的女皇陛下就死了。

臨死前,葉卡捷琳娜一世原本打算讓親女兒伊麗莎白繼位,但緬什科夫卻擔心伊麗莎白繼位後對己不利。

於是緬什科夫就哄騙因為重病已經神誌不清的葉卡捷琳娜一世冊立彼得大帝一世和前妻的孫子(兒子已死)為新的沙皇。

這位沙皇也就是彼得二世。

彼得二世並沒有什麼根基,朝政大權依舊掌控在緬什科夫手中。

皇位的更替必然會帶來朝堂一定程度的動蕩,任何國家都是如此。

所以此刻掌管朝政的緬什科夫急切地需要穩定住外部局勢,絕對不可能在這種時候和任何外國發動戰爭。

早在得知葉卡捷琳娜一世病重而且病情無法挽回的時候,緬什科夫就已經派人用最快的速度抵達大清京師,要求托爾斯泰伯爵必須穩住大清,割讓整個布裡亞特也都可以接受。

所以托爾斯泰才會在幾天裝模作樣的考慮過後趕緊入宮求見。

他也害怕大清得知沙俄皇位更替之後生出更強烈的野心,比如——土爾扈特蒙古,或者西伯利亞其他沙俄領土。

眼下見康熙做出承諾,托爾斯泰也就鬆了一口氣。

在大清也有一段時間了,托爾斯泰伯爵已經搞清楚了華夏皇帝的本色。

華夏的皇帝們可不像西方的國王、諸侯一樣,喜歡把說過的話當廁紙。

華夏皇帝,講究的是金口玉言,絕無更改!

既然康熙已經答應了沙俄的求和,那麼接下來縱然雙方會在小細節上有一些爭執,但和平的大方向是不會變動了。

這一刻,托爾斯泰伯爵由衷地敬重起東方大國的先輩們。

信守承諾,才是一個真正出色的文明啊!

帶著這樣的感慨以及完成任務後的輕鬆,托爾斯泰向康熙告辭,離開了紫禁城。

等托爾斯泰離開後,康熙皇帝又一次把金幕呈現出來,繼續觀看上麵的內容。

金幕中,趙構正在召集群臣議事。

在聽到了金國第六次發兵前來的消息之後,在場的所有大臣們臉色都變了。

大臣們涇渭分明地分成了兩大陣營。

“陛下,如今形勢危急,還請陛下趕緊離開臨安,去錢塘江口登船南巡!”

“陛下,不如直接從陸地南巡明州,再見機行事。”

以上這些屬於主和派的大臣。

但也同樣有主戰派的大臣。

如今大宋群臣之首的宰相趙鼎就擲地有聲地開口道:

“陛下何須憂慮?如今的大宋早就已經不是幾年前的大宋了。”

“上次兀術僥幸從黃天蕩逃生,這一次咱們絕對不會再給這些金人機會。”

“臣請陛下禦駕親征,三軍將士必然士氣大振,克敵製勝!”

“啊?”趙構聽到趙鼎的這番話之後,頓時感覺頭皮發麻。

禦駕親征?

你開玩笑吧?

趙鼎顯然早就已經做好了預案,給趙構詳細分析了一番。

“陛下,此次金人南來,我們在淮南有韓世忠,在湖北有嶽飛。”

“兩位大將,足以克敵製勝。”

“陛下一旦北伐,大宋所有精銳雲集一處,金國不過幾萬兵馬,剩餘的都是偽齊烏合之眾。”

“大宋此戰必勝無疑啊!”

“若是大宋贏了,陛下就能順勢收複中原和山東。”

“那您就是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了!”

聽著趙鼎的話,趙構也漸漸被說服了。

以前誰來說這種話,趙構是不願意相信一個字的。

在趙構看來,大宋壓根就沒有辦法和金國軍隊對抗!

可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大宋是真的實打實的擊敗了金軍。

無論是陝西方向的吳玠,湖北方向的嶽飛,還是兩淮方向的韓世忠,都有過擊潰上萬金軍的戰績。

金軍不可戰勝的光環,早就已經被粉碎了。

就算是趙構這種害怕金國到骨子裡的懦夫,也被趙鼎慷慨激昂的話所激勵,於是拍案而起。

“好,朕乃是堂堂大宋皇帝,必須親征,讓這些金賊知道朕的厲害!”

鏡頭一轉,趙構回到後宮之中。

“什麼,大家要親征?”(大家、官家都是比較親近之人對宋朝皇帝的稱呼。)

“大家,金人太厲害了,還是不要去了吧。”

“官家難道不怕重演當年靖康嗎?”

聽著一群太監和嬪妃七嘴八舌的勸告,趙構的信心開始打鼓。

“呃,好像是這麼一回事。這樣吧,派人去告訴趙鼎,親征這種事情還是算了。”

第二天,趙鼎又來見趙構。

“陛下,這個機會太難得了,不能錯過啊!”

……

趙構露出意動的表情,連連點頭。

“愛卿說得對,朕決定了,還是親征吧。”

……

回到宮殿的趙構在一片勸說聲中陷入遲疑。

“好像親征是太危險了,算了,還是不去了。”

【趙鼎多次勸說趙構親征,然而趙構每次口頭答應,隨後就很快反悔。】

【終於,趙鼎發現了不對。】

在宰相府中,趙鼎宴請了幾位宮中的大太監。

這位大宋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臣舉起酒杯,滿麵笑容地對著麵前的大太監們開口道:

“諸位請相信老夫,這一次親征陛下絕對沒有任何的危險。”

“而且諸位請想,如果諸位在這件事情上站在朝廷這一邊,今後朝廷之中文武百官哪個敢不尊敬諸位呢?”

“我趙鼎也在這裡承諾,若是將來諸位有事情需要幫忙,我趙鼎絕對不說二話!”

幾名大太監對視一眼,露出笑容,同時拿起了酒杯。

“趙相公說這種見外話做什麼?大家都是幫陛下做事的,哪裡需要這麼客氣?”

“我等雖然是個閹人,但也是心係國家的,趙相公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我等肯定是不會不識抬舉的嘛。”

“好說好說,都好說!”

又一天。

趙構回到了後宮。

幾名大太監圍了上來,噓寒問暖。

趙構習慣性地開口道:

“趙鼎又要朕親征了,這……”

短暫的靜默之後,幾名大太監有先有後地開口了。

“親征好啊,大家!”

“大家,這是您名垂青史的最好機會啊。”

“大家,咱們也不需要打到燕雲去,若是有機會回汴京也很好啊。”

趙構驚訝地看著麵前的幾名大太監。

這幾個平日裡瘋狂反對親征的家夥,今天竟然轉性了?

不過既然身邊的人都這麼說了,趙構終於也不再遲疑,點頭道:

“好好好,那就準備一下,過幾天親征吧!”

畫麵一轉,趙構全副戎裝,慷慨激昂地對著文武百官開口。

“朕為二聖在遠,生靈久罹塗炭,屈己請和。”

“不想金人欺朕至此,複肆侵陵。”

“朕當親總六郡,往臨大江,決於一戰!”

宰相趙鼎長出一口氣,大聲道:

“陛下聖明!”

【當年十月,趙構和一批大臣從臨安出發,前往平江府督戰,算是“禦駕親征”。】

【這親征雖然根本就沒有渡江北上,但畢竟也是北上,極大地鼓舞了兩淮一帶宋軍的士氣。】

【此時,負責正麵防禦的是鎮守江西的劉光世以及鎮守兩淮的韓世忠,以及因為剿平了國內流寇而得到趙構信任的大將張俊。】

“什麼,金人已經逼近到三十裡外了?”一聽到這個消息,劉光世頓時臉色大變。

沒有任何的思考和遲疑,劉光世立刻站了起來,大聲開口道:

“退,立刻全軍撤退!”

於是,劉光世就帶著麾下的幾萬大軍,一溜煙地退回了長江以南的建康府。

當劉光世的前鋒軍抵達建康府的時候,金人的主力甚至都還沒有完全進入劉光世的防區!

另外一名大將張俊聽到金人先鋒軍逼近的消息,同樣也是火燒屁股一樣跳了起來。

“還等什麼,快撤退,退回建康府!”

一名有些愣頭青的部下忍不住開口道:

“大人,您當年也是擊敗了金軍,橫掃天下流寇的名將,何須懼怕呢?”

張俊破口大罵:

“你懂個屁!你若是嶽飛,老子今天肯定不退。”

“他娘的,嶽飛現在都去了鄂州,老子麾下就你們這些廢物,能和金國精銳打?”

“老子還沒有活膩呢。”

張俊先是想要南撤到建康府,但走到半路就聽說劉光世已經抵達了建康府。

建康府肯定是沒辦法容納那麼多軍隊的,張俊氣急敗壞地將破口大罵了一通“完顏光世”之後,做出決定。

“他娘的,既然建康府去不了,那咱們就直接去平江府,保衛陛下的安全!”

於是,張俊馬不停蹄地渡江南下,來到了比建康府更南邊的平江府。

張俊一臉慷慨激昂地對著趙構說道:

“請陛下放心,臣就算是死,也一定會保護陛下安全的!”

趙構和趙鼎君臣聞言,表情都頗為古怪。

趙構倒是沒說什麼,趙鼎卻氣壞了,怒道:

“張大人,你這是乾什麼?”

“陛下給你的任務是保衛淮南,你跑到江南來做什麼?”

“武人保家衛國的職責何在?你立刻給我北上!”

張俊一臉正氣凜然:

“趙相公,我心中隻有陛下的安危是最重要的,餘者皆不足論!”

【為了防止趙鼎繼續催促,張俊第二天就假裝騎馬摔斷了手,以養病的理由躲了起來。】

【氣憤的趙鼎向趙構進諫,希望能斬首張俊,以儆效尤,但被趙構駁回。】

【張俊在得知趙鼎如此氣憤之後也不敢裝病了,隻能領兵北上,但僅僅到了常州就停步,說什麼也不願意再繼續北上了。】

【如此一來,在長江以北隻剩下了韓世忠單獨一支部隊。】

淮南戰場。

一場小規模的戰鬥剛剛結束。

一萬宋軍在這裡擊敗了三千金軍先鋒軍,讓對方狼狽撤退。

負責指揮的將領非常欣喜地朝著韓世忠彙報。

“大帥,我們此戰斬首金軍五百餘人,金軍受傷的數量至少在一千以上!”

韓世忠點了點頭,臉上卻沒有什麼笑容。

過了好一會,他對著麵前的部下道:

“做得很好,打掃一下戰場,明天我們就撤回長江以南。”

“啊?”這名將領明顯吃了一驚,忍不住開口道:

“大帥,我們最近可是三戰三捷啊。”

【韓世忠所部在和金軍先鋒軍的試探性交戰中連續取得了三次勝利,殲敵將近三千人。】

韓世忠歎了一口氣,道:

“我們必須撤退。”

將領明顯有些不服氣地開口道:

“將軍,我們駐守在這裡兩年多的時間了,得到了地方父老鄉親的無數支持。”

“你現在要我們撤退,我怎麼和當地的父老鄉親交待呢?”

“難道我們作為大宋軍人,不該保衛大宋的疆土嗎?”

聽著這名將領氣憤的質問,韓世忠臉上的皺紋更深了。

他並沒有因為這名將領以下犯上的行為而發怒,而是緩緩開口道:

“金軍的主力即將抵達,但本該作為我們左右翼的劉光世和張俊如今都已經渡江南撤。”

“你覺得就本帥麾下這三萬兵馬,能抵擋金國和偽齊聯軍的十萬大軍嗎?”

將領頓時語塞。

現在的大宋雖然說確實是不慫金軍了,但起碼也是在同等數量的情況下

三萬宋軍對十萬金、偽齊聯軍,根本就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

韓世忠沉聲道:

“你以為本帥想撤退?你以為本帥就知道怎麼和父老鄉親們交代了?”

“但現在我們必須撤退,不然我們隻會全部死在這裡。”

“暫時南撤,等待機會打回來,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

“撤退吧。”

將軍沉默良久,輕輕點頭。

【在失去了兩支友軍的掩護之後,韓世忠也不得不選擇撤退,南下到鎮江府。】

【三支宋軍隔江與金軍展開了對峙。】

江麵上,金軍開始嘗試渡江。

但才剛剛渡江到了一半,對麵的宋軍無數箭矢、弩矢就如雨點般落下。

緊接著,大量投石機投出巨石,砸向江麵上的金軍船隻。

撲通撲通,巨石砸入江麵,激起大片水花,讓金軍的小船在江麵上搖搖晃晃。

砰!

一顆巨石準確無誤地命中了金軍船隻,直接在甲板上砸出了一個大洞。

無數江水迅速從大洞之中湧出,讓船隻逐漸淹沒。

船隻上的金軍發出了慘叫聲。

但他們卻無計可施,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江水將他們吞噬。

還有一部分的金軍船隻頂著箭矢和投石,衝到距離江岸很近的地方。

但就在這個時候,從附近的支流裡衝出了一支宋軍的戰船。

這支宋軍水師三下五除二,短短幾分鐘就將金軍所有即將靠岸的戰船給解決了。

完顏宗輔、兀術兩兄弟帶著一群金軍將領站在江邊,看著渡江的諸多船隻要麼被擊沉,要麼狼狽而回,臉色都有些難看。

完顏宗輔忍不住罵了一句。

“該死的,這些宋國人在陸地上就是廢物,怎麼到了水上竟然如此勇猛!”

兀術是親身經曆過黃天蕩之戰的,聞言也是勾起了之前的回憶,陰沉著臉開口道:

“宋人身材矮小但是行動敏捷,遊泳速度也快,在濕透的甲板上站的也穩。”

“三哥你可能不信,當初在黃天蕩的時候,我麾下最勇猛的武士,就是因為戰鬥的時候一腳踩空滑倒,被宋人殺死了。”

完顏宗輔半晌無語。

在這之前,完顏宗輔主要負責的都是諸如中原或者是關中方向,從來沒有在兩淮、江南這種水網密布的地方打過仗。

完顏宗輔吐出一口氣,道:

“四弟,看來三哥之前是有些誤會你了,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