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歡喜不已的趙構,前來傳信的宦官藍珪不由露出了非常古怪的表情。
過了好幾秒,藍珪才忍不住對著依舊大笑不止的趙構小心翼翼地說道:
“那個,陛下,那是您的父皇……”
趙構猛然回過神來。
哦,對。
那是朕的親爹!
親爹死了……
趙構臉上的表情立刻肉眼可見地垮了下去。
但又沒完全垮掉。
他那上揚的嘴角實在是太難壓了。
考慮到外麵還有幾名宰相在等待……
嗯,事實上這份情報就是宰相們交給藍珪的。
好在藍珪憑借著從康王府就開始服侍趙構的經驗推斷出了趙構的反應,執意將宰相們攔在外麵,獨自將情報送了進來。
不然讓宰相們看到趙構這種狂笑的表情,那樂子可就大了。
天家無親情固然是人人皆知,但最起碼的裝模作樣還是得有吧?
親爹死了你狂笑,這傳出去,大宋皇帝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還能有麼。
趙構努力地擠出悲傷的表情,對著藍珪道:
“大伴,你覺得怎麼樣?”
藍珪沉吟半晌,視線最終落在了趙構那依舊上揚的嘴角邊上:
“呃……陛下稍候,奴婢讓人去弄點薑來。”
……
看到這裡,曆朝曆代的皇帝們也都無語了。
【秦始皇嬴政:坦白說,朕對父皇可能也沒太多感情,但朕如果有趙構這種兒子,還是直接掐死算了。】
這句話得到了所有皇帝們的認同。
【漢高祖劉邦:直接灑牆上好了。】
【宋太祖趙匡胤:但凡這趙構真心實意地發動一次北伐,朕恐怕都不會說他。可現在嘛,嗬嗬。】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真的,趙構怎麼不去死呢?】
曆朝曆代的皇帝們都非常憤怒。
答案也很簡單。
他們都是父親,都有自己的兒子。
而他們的兒子,尤其是那些最有可能成為繼承者的兒子們,此刻都在陪著他們一起觀看金幕。
沒有任何一個皇帝希望自己死後,自己的兒子會變成趙構這種樣子。
事實上,不僅僅是皇帝。
臣子們也同樣憤怒。
哪個臣子不是父親?
又有哪個臣子希望自己死後,兒子反而狂笑出聲,毫無悲戚之情?
趙構的這種表現,所有人都明白是合理的。
但,合理不代表合情!
祖先崇拜,是華夏文明有彆於其他宗教文明最顯著的特征。
濃縮起來就是一個字——孝。
孝並不是孝順。
加了個順字,就意味著兒子要對父親無條件的服從,哪怕是父親發布最荒謬的命令,兒子也要遵從。
孝順未必是對的。
但孝……不同。
孝,是嬰兒從母體出現於世,毫無任何自保能力時得到了養育,由此而誕生於心的情感。
是每一個人在出生時,最根本,最純粹的感情。
孝,是走到哪裡永遠都會懷念的故鄉。
何為故鄉?
父母所在,即為故鄉。
人們懷念的並不是那鄉土,懷念的隻是那曾經的時光中,在這片鄉土上陪伴著自己的那些人。
長輩、親人、朋友、兄弟姐妹和……父母。
父母或許並不是每個人心中最可靠的人,甚至可能會是有些孩子心中痛恨、厭棄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