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看到張浚如此憤怒,心中不由暗喜。
張浚是主戰派的領袖,嶽飛是主戰派最得力的前線大將。
一旦這兩人起了齷齪,肯定會有一個人被排擠走。
張浚被罷相,秦檜直接就能上位。
嶽飛被罷將,那大宋最能打的將軍沒了,秦檜同樣笑開花。
左右都是不虧,隻能說這一波賺翻了啊!
【在秦檜的攛掇下,張浚很快就對嶽飛的行為產生了巨大的忌憚,兩人第二天進宮聯手勸說趙構。】
“陛下,如此巨大規模的兵力全部集中在嶽飛手裡,實在是過於駭人聽聞了。”
“陛下,嶽家軍原本就已經是五路兵馬之中最大的一支,您還要再給他這麼多兵馬,若是他擁兵自重該怎麼辦?”
趙構顯然也思考過這件事情,並沒有被兩人立刻說服,而是搖頭道:
“嶽飛並不是那種人,兩位愛卿。”
“朕這些天和他聊過三次,朕很清楚。”
趙構畢竟經曆了太多事情,他就算再不成熟,現在也已經成熟起來了。
嶽飛之前和趙構陳述了許多北伐之中的弊端。
比如,第二次北伐原本是有希望收複汴京的。
以當時的情況,金國還在忙於內鬥,無力大舉南下。
隻要韓世忠、張俊、楊沂中、吳玠四支兵馬一起北上,那麼收複汴京絕對不成問題。
甚至隻要兩淮的韓世忠和漢中吳玠一起北上,嶽飛都有超過五成的把握收複汴京。
然而這兩名將軍並沒有這麼做。
韓世忠擔心金軍南下,還主動放棄了之前北伐所收複的失地。
吳玠醉心於防禦,對嶽飛讓出商州表示感謝,但也隻有感謝了。
五支兵馬之間,勝不相慶,敗不相救。
這都不是一盤散沙能形容的了。
簡直就是戰國時代六國伐秦的翻版!
若是能讓嶽飛獲得更多的兵權,第二次北伐的結果就會完全不同。
至於第三次北伐,嶽飛沒提。
第三次北伐歸根結底是趙構和趙鼎這對君臣鬨出來的烏龍。
嶽飛性格固然很耿直,但也並沒有耿直到當場就啪啪直接打皇帝趙構臉麵的地步。
趙構甚至還問過嶽飛一個問題。
“如果北伐成功,驅逐金虜之後,嶽愛卿有何打算?”
嶽飛毫不猶豫的開口道:
“臣希望能告老還鄉,含飴弄孫,此生足矣。”
嶽飛並不是不知道北伐成功必然會功高震主。
急流勇退,這是嶽飛對趙構的保證。
有了這些,趙構才終於放心,將兵權交到嶽飛手裡。
聽著趙構的話,張浚和秦檜心中都是震驚。
他們是真沒想到,原本在他們心中隻不過是一介莽夫的嶽飛,竟然還有如此完整的打算。
嶽飛的話,聽起來簡直就是無懈可擊。
不,不對。
秦檜心中一動,開口道:
“陛下,臣冒死說一句大不敬的話。”
“嶽飛或許是真的能說到做到,可如果當他北伐成功之後,部下們執意給嶽飛黃袍加身呢?”
這句話猶如驚雷般,瞬間讓趙構的臉龐失去血色。
黃袍加身,這是當年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做過的事情。
理所當然的,這也就成為了大宋後來曆代皇帝最忌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