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完顏撻懶見王倫居然有所猶豫,一番臭罵下來,鎮住了王倫。
王倫回過神來之後,趕忙露出習慣性的賠笑,道:
“是是是,元帥所言極是。”
“王某會把元帥的話一字不漏地轉述給我家主上。”
“為了使兩國之間不產生誤會,還請元帥派遣使者隨我一同回歸臨安府。”
完顏撻懶表情稍微放鬆了一些,淡淡道:
“回去告訴趙構,大金之中也是有很多人不願意跟他和談的,其中就包括了上一次追了他好幾個月的兀術!”
“如果他不想再次麵對兀術的追殺,最好早做決定!”
【完顏撻懶在和王倫進行了一番摸底會見之後,便將王倫送到了金國中都覲見皇帝完顏亶。】
【此刻的完顏亶不過是一個傀儡皇帝,自然是不會反對完顏蒲魯虎和完顏撻懶的意見,便派出曾經和大宋達成過“海上之盟”的兀林答讚謨作為使者,回訪金國都城臨安。】
【當消息傳回大宋內部,立刻猶如水入巨石,激起了巨大的反應。】
畫麵一轉,出現的是負責鎮守江淮東部的韓世忠。
在韓世忠的麵前則是另外一名大宋高官。
【樞密副使,王庶。】
韓世忠看著王庶,非常懇切地開口道:
“王大人,我是反對跟金國和談的。”
“金人就是一隻永遠無法滿足的饕餮,所謂議和不過是爭取時間消化河北、中原、山東和關中的大宋失地。”
“若是當真議和了,給金人時間消化了這些地方,接下來大宋的磨難就會永無止境。”
“議和,真不可行啊!”
聽著韓世忠懇切的話語,王庶身體一震。
過了好一會,這位已經是副宰相之一的大宋高官才歎了一口氣,道:
“不瞞韓太尉(韓世忠和嶽飛一樣也被封為太尉),本官心中又何嘗願意議和?”
“可陛下和左右相兩位執意如此,我也無可奈何啊。”
區區一個副宰相,而且還是副宰相之中墊底的樞密副使,王庶的話語中明顯帶著幾分無奈。
韓世忠默然片刻,開口道:
“大人可知道之前嶽飛提出統領大軍北伐,我和吳玠為何都不反對?”
王庶聞言一怔。
前不久的嶽飛辭官之事鬨得沸沸揚揚,相關的事情經過自然也被宣揚開來,對韓世忠、吳玠這些大宋重要人物來說早就不是什麼秘密。
按理來說,嶽飛統領各路大軍,韓世忠和吳玠是利益損失最大的。
兩人直接從原本和嶽飛平起平坐的同級,變成了必須聽從嶽飛命令的下級。
而且嶽飛的年紀還比這兩人都更小,資曆也更淺。
王庶忍不住問了一句:
“太尉當時為何不反對呢?”
韓世忠笑了笑,道:
“因為我們都不行,隻有嶽飛可以。”
王庶不由啊了一聲,頗為驚訝。
韓世忠加重了語氣,道:
“張俊就不必去提了,我和吳玠雖然能勉強保住一方安定,但卻沒有任何反攻金國之力。”
“整個大宋,隻有嶽飛才能正麵擊敗金軍。”
王庶震驚表情,溢於言表。
“這……”
誠然,嶽飛確實是公認的大宋第一大將。
但從韓世忠這位大將的嘴裡說出來,和從其他人嘴裡說出來的分量還是不一樣的。
韓世忠可是曾經在黃天蕩把兀術差點弄死的名將。
那個時候,嶽飛還隻不過是一個韓世忠麾下的配角罷了。
韓世忠嗬嗬一笑,正色對著王庶道:
“王大人還不明白嗎?我韓世忠並不在意什麼兵權不兵權的事情。”
“若嶽飛當真能北伐成功,打到金國京師去捉拿完顏亶等人,韓某就算是成為嶽家軍麾下一小卒又有何妨!”
王庶看著韓世忠,表情變得嚴肅起來,緩緩點頭。
“韓大人的意思,本官明白了。”
“接下來,本官會去見一見嶽飛。”
很快,王庶又來到了鄂州,在節度使官衙中見到了嶽飛。
“王大人,好久不見,難得你又回來了。”
嶽飛臉上帶著爽朗笑意,和王庶相對而坐。
王庶當年,也曾經在鄂州和嶽飛共事。
也是憑借著鄂州的經曆,王庶才得以高升成為如今的樞密副使。
熟人見麵,自沒有那麼多拘禮。
王庶笑嗬嗬地開口道:
“嶽兄一定要如此見外?居然在官衙和我見麵,難道不應該在你家設下酒宴,邊喝邊聊?”
嶽飛哈哈一笑:
“王兄這話說的,我不是怕你高升了,說嶽某不知禮節嘛。”
兩人說說笑笑,氣氛十分友好。
王庶很快轉入正題。
“鄂州這邊,究竟形勢如何?”
嶽飛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正色道:
“如今每日至少有三百人南下投奔我軍,金國控製的邊疆區域各種情報我都爛熟於心。”
“隻需要朝廷那邊一聲令下,我軍十日內就可全軍出發北伐!”
嶽飛這段時間也是憋了一股勁。
打仗是打不了,但操練士兵還是可以的。
各種新的戰術和武器,也在嶽飛嚴厲的操練中逐步成型,並發揮出戰鬥力。
王庶聞言,一時間有些默然。
過了好一會他才歎息道:
“嶽兄難道還沒聽說嗎?金國的使者馬上就要抵達臨安了。”
嶽飛臉色一變,忍不住露出幾分不忿,道:
“陛下為什麼執意要議和呢?明明我們是有很大機會奪回故土的!”
王庶看著嶽飛,輕聲道:
“嶽兄,你我熟識,我鬥膽說一句掏心窩子的話。”
“苗劉兵變之後,陛下已經不可能再讓任何一個人節製天下超過五成的軍隊了。”
嶽飛嘴唇緊咬,臉上的失望難以遏製。
“我明明已經承諾過陛下,隻要北伐事成,就會辭官退隱……”
“陛下為什麼就是不願意相信我呢?”
嶽飛話語中飽含的失望,打動了王庶。
王庶道:
“不瞞嶽兄說,我一直都是支持你北伐的。”
嶽飛歎息道:
“王兄的心思我又怎麼可能不知曉?”
“其實我嶽飛並不是眷戀權位或者軍功,我隻是想要給大宋一雪靖康之恥,想要奪回大宋丟失的故土,想要儘一份大宋臣子該儘的責任啊!”
“可我……沒有機會。”
嶽飛無比沮喪,悲傷。
他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國家會變成這種樣子。
為什麼北伐這件天經地義,獲得所有人支持的事情,總是沒辦法去做!
大堂中靜默良久。
嶽飛勉強擠出笑容,對著王庶道:
“王兄,天色不早了,我送你去休息。”
王庶看著嶽飛的臉龐,心中一股莫名的情緒激蕩著。
嶽飛,愛國啊。
嶽飛不愛國,怎麼會有這種表現?
可王庶,區區一個樞密副使,又能做什麼呢?
突然,王庶心中一動,沉聲開口:
“嶽兄,我就不在鄂州停留了,等會我便啟程趕回臨安。”
“啊?”嶽飛有些意外,道:“王兄何必如此匆忙?”
王庶眼神堅定,對著嶽飛開口道:
“想要北伐,最後的機會就是阻止這一次的議和!”
“我回臨安,一定會想儘所有辦法阻止議和。”
“隻要事成,嶽兄一定還有北伐大展宏圖的機會!”
嶽飛震驚了。
“王兄,你……”
嶽飛早不是當年的愣頭青了。
他如今是大宋太尉,是鎮守一方的節度使,是十萬嶽家軍的統帥。
他對朝堂上的爾虞我詐早已經有了足夠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