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嶽飛當場打臉趙構,君臣嫌隙無法挽回,大清沙俄簽訂條約(2 / 2)

“去把秦檜叫來,朕要問一下他,新宮殿的修建進程如何了。”

說話時,趙構表情頗為期待。

議和馬上就要成功,趙構也終於可以好好地享受皇帝的美好生活了。

【三大將朝見之後很快就返回了各自的戰區。】

【但此刻的嶽飛已經從曾經趙構最信任的大將,變成了一個議和路上極其礙眼的絆腳石。】

【隻是趙構並沒想到,煩心事情依舊是一件接著一件。】

畫麵中,左相趙鼎來到了趙構麵前。

“陛下春秋正盛,但也已經在位十餘年。”

“當立儲君,以安群臣之心。”

曆朝曆代,哪個皇帝在位十多年後還沒有立儲,大臣們肯定都是要進諫的。

趙鼎作為群臣之首,要求立儲也是理所當然。

但趙構聽完這番話之後,卻直接變臉。

“卿家,現在可不是立儲的時候!”

之前兀術南下,揚州之亂加上海上逃亡,讓趙構失去了生育能力。

更早前生的唯一一個兒子,又在三歲的時候暴斃了。

如今趙構除了被擄掠在北方的女兒之外,是沒有任何子嗣的。

這種情況下趙鼎提議立儲,簡直就是在戳趙構的心窩啊。

趙鼎顯然已經料到趙構會有這樣的反應,但依舊還是進諫道:

“陛下,若不立儲,臣民心中不安,還望陛下早作打算。”

“汴京皇族雖大多被擄掠北上,但大宋各地還是有許多太宗子嗣的。”

“陛下若是應允,臣這就會同其他宰執一同商議考察……”

趙構聽到這裡,終於忍無可忍地打斷了趙鼎:

“朕說了,現在還不是立儲的時候。”

“此事到此為止,不必再議了!”

趙鼎無奈,隻能轉身離開。

趙構看著趙鼎的背影,心中大為惱怒,咒罵不已。

“朕才三十來歲,這狗才怎麼就一副朕這輩子都生不出兒子的模樣!”

“朕一定能生兒子,一定能!”

看到這裡,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輕蔑一笑。

“真是個廢物啊,連兒子都生不出來,嗬嗬。”

胤禛和弘曆也都露出不屑的表情。

一個男人,竟然連傳宗接代都做不到。

這不是純純的廢物是什麼?

胤禛思索片刻,開口道:

“大宋的皇帝們好像都是這樣,好幾個皇帝在子嗣方麵都有問題。”

弘曆立刻回想起最近連夜翻看的宋史,道:

“宋仁宗趙禎!”

趙禎生了總共三個兒子,但全都死在了他前頭。

甚至還搞出了傳說中的“狸貓換太子”傳言。

最後趙禎無可奈何,隻能將挑選出來的皇族子弟趙忠實過繼為兒子並立為儲君,繼承大統。

先有趙禎,現在又有趙構。

不得不說,大宋這些生不出兒子的皇帝,都挺有名的。

康熙嗬嗬一笑,淡然道:

“多子多福,宋朝得國不正,明顯就是無福之朝代。”

在生兒子這方麵,康熙是非常有心得的。

康熙一輩子共有三十五個兒子出生,其中十一個在幼年時夭折,二十四個兒子成年被列入族譜排序。

就算隻看成年的兒子,二十四個也是非常驚人的數字了。

胤禛聞言笑道:

“父皇和大清自然是有福的,這點毋庸置疑。”

在生兒子方麵,胤禛就明顯比老爹康熙差多了。

胤禛生了十個兒子,能列入族譜的隻有六個。

康熙嗯了一聲,對胤禛道:

“你心思重,對女人方麵沒有那麼在意,朕是明白的。”

“弘曆就能很好嘛,多子多福嘛。”

弘曆年紀輕輕已經有了四個兒子,看起來超過胤禛隻是時間問題。

胤禛乾笑一聲,有些心虛地主動轉移了話題。

“父皇,英國和法國公使這兩天來禮部求見了。”

康熙哦了一聲,開口道:

“發生了什麼事情?”

胤禛道:

“也沒什麼事情,就是打聽一下咱們和沙俄之間的條約簽訂進度,還有就是希望大清能供給他們更多的資源。”

“他們都表示,隻要大清願意提供更多的茶葉、瓷器,他們願意出售包括蒸汽機在內的所有物資。”

康熙一聲冷笑,道:

“哼,之前大清沒有蒸汽機的時候,求著他們給他們都不願意。”

“現在大清有了蒸汽機,又來給朕擺出這種嘴臉。”

“你去告訴他們,做生意可以,但價高者得,讓他們自己看著辦。”

康熙是真的很生氣。

當年大清還沒有錢兌換《工業革命》時,在外麵的各個大使那叫一個懇求。

然而,西歐各國就是不賣蒸汽機,甚至嚴厲封鎖相關技術。

現在好了,大清花費重金兌換了工業革命,這些家夥居然就跑來說什麼蒸汽機應有儘有,想買就買?

簡直就是惡心人嘛。

康熙皇帝想起什麼,趕忙叮囑胤禛道:

“《工業革命》是大清最重要的東西,你一定要派人盯好了,絕對不能讓那些外國蠻夷獲取大清的機密!”

胤禛趕忙點頭應是。

弘曆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心中也是頗有揚眉吐氣之感。

這些西歐番人,之前仗著什麼技術優勢,不把大清放在眼裡,對大清搞技術封鎖。

結果才短短幾年時間,大清憑借著金幕,技術直接突破,反過來成為對西方封鎖技術的國家。

這種打臉的感覺,隻能說很爽,非常的爽!

突然又有人來稟報:

“陛下,新任俄羅斯公使求見。”

康熙皇帝聞言,表情也是有些微妙。

“讓他進來吧。”

之前那位托爾斯泰伯爵,在答應了大清的條件之後,很快就離開北京回沙俄去了。

按照大清從各種方麵獲得的情報綜合來看,應該是沙俄內部又要出什麼變故。

對此,大清自然是樂見其成。

托爾斯泰走的時候也承諾,回國之後就會讓新任大使帶來條約正副本,正式進行簽約。

很快,一位年紀在四十歲左右的沙俄貴族男子走進了大殿之中。

“尊貴的大清帝國皇帝陛下,我乃沙皇俄國多爾戈魯基公爵之子阿列克謝·尤裡耶維奇·多爾戈魯基。”

“奉偉大的彼得二世沙皇之命,我非常榮幸能出任駐貴國全權公使。”

“我向您致以最崇高的問候,並帶來了我國沙皇陛下的國書和條約正副本。”

這份條約正副本總共有兩份四張,分彆以拉丁文和滿文所寫就。

其中在拉丁文的條約文本上,俄羅斯新任沙皇彼得二世已經簽名用印完畢。

條約的內容比較簡單,沙俄承認布裡亞特蒙古所屬地域為大清所有,同時也承認大清對《尼布楚條約》中待議地區的主權。

作為交換,大清承認沙俄對西伯利亞其餘地方的主權。

兩國同時承諾,十年內不會向對方發動戰爭。

康熙皇帝看了半天,沉吟良久,開口道:

“胤禛,你立刻讓人撰寫兩份漢文條約過來。”

胤禛明顯有些驚訝,但還是很快照辦。

弘曆在一旁見狀,也是有些驚訝。

不過聯想到康熙近來提倡的“滿漢一家親”政策,弘曆又覺得這確實是理所應當。

很快,兩份墨痕未乾的漢字條約文本就送到了康熙皇帝麵前。

老皇帝提起朱筆,在上麵簽下名字:

【中國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隨後他又拿來玉璽,啪一下蓋了上去。

“好了,這兩份滿文的拿去燒了,漢文正本和拉丁文副本交給這個……嗯,使者。”

弘曆這下子是真的震驚了,不由脫口而出:

“皇祖父,滿文文本怎麼就不要了?”

在弘曆想來,滿文文本和漢文文本並存都可以接受。

怎麼康熙居然隻要漢文文本,直接把滿文文本給燒了?

這也太離譜了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