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之間幾乎沒什麼協同,就是看到金人便衝,亂打一氣。
在這種情況下,參戰的宋軍雖多,但發揮出來的戰鬥力反而不如人數更少,更為精銳的金軍。
臨時接過指揮權的虞允文畢竟不是真正的沙場名將,他能做到約束各部參戰,已經很了不得,也沒辦法要求更多。
在金國先鋒大將完顏元宜拚了命的指揮下,金軍守住了岸邊的灘頭陣地,並開始不斷地將時俊所部壓迫後退。
於此同時,大量金國戰船不斷地在南北兩岸來回,滿載一船船金軍士兵渡江,加入戰場。
虞允文急得跳腳。
“混賬,大宋的水師呢?戰船呢?”
“救一下啊,快點出戰啊!”
眼下的長江水麵上,連一艘大宋的戰船都沒有,簡直就是金人的後花園。
最坑的是,虞允文甚至都不知道剛剛帥帳之中那些將軍們哪個才是負責率領水師出戰的,連找人都不知道去哪找!
或許是老天聽到了虞允文的呼喚,又或許是某些一直慫在一旁的大宋水師將士們終於被時俊、張振等人拚死戰鬥的精神,以及南岸萬眾歡呼的助威聲給感染了。
總之,數以百計的大宋戰船,突然就密密麻麻地出現在了長江的江麵上。
他們飛速地靠近著正在來回渡江的金國船隻,並很快和金軍爆發了戰鬥。
有了宋軍水師的加入,金國戰船來回運輸援兵的速度大受影響。
援兵減少之下,完顏元宜在南岸的推進速度隨之減慢了下來。
完顏元宜這個時候也急了,氣得大罵。
“廢物,廢物!怎麼連宋國的小船都打不過。”
“趕緊運人過來啊!”
“陛下在搞什麼東西,趕緊派更多人來啊!”
無論是在江麵上還是在岸邊,雙方士兵拚死戰鬥。
以兩隻菜雞互啄的姿態拚死戰鬥。
整個戰鬥打得異常激烈,但又幾乎沒有什麼陣型、戰術、秩序可言。
金國皇帝完顏亮在北岸大營看到這一幕,心中也是又急又氣,破口大罵。
“堂堂大金雄師,怎麼把仗打成了這個樣子?”
“完顏元宜他娘的到底會不會領兵!”
“怎麼就在灘頭打,倒是給朕往南邊推進啊!”
若是換做當年,彆說是完顏宗翰、完顏宗望麾下的金軍。
就算是兀術麾下那支被嶽飛打得屁滾尿流的金軍,此刻也早該擊潰南岸那些亂哄哄的宋軍了!
但完顏亮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隻能督促金國水師繼續加快速度,早點擊潰江麵上的南宋戰船,將更多的金軍士兵們運到南岸。
雙方一通亂戰,形勢相當焦灼。
南岸的宋軍臨時主帥虞允文同樣也是心驚肉跳,雙手死死握拳。
“這樣不行,得想個辦法,想個辦法!”
虞允文左顧右盼,想要找到更多的南宋援軍。
但眼下,整個采石磯大營之中,願意出戰的已經儘數出戰,不願意出戰的也早都跑路。
哪裡還有人?
總不可能叫老百姓上去拚命吧?
事實上,這些當塗的老百姓們也已經組織起來了。
他們並非單純的助威,還積極自發地出現在戰線後方,幫助宋軍構建臨時防禦工事,運輸弓箭等各種戰備物資。
若非有數萬百姓的積極參與,前方的時俊、張振等人早就頂不住了。
“咦?”
就在虞允文束手無策的時候,他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支快速趕來的兵馬。
剛剛去營地之中尋找各種旗號的那數百名親衛,回來了。
不僅回來了,而且還押來了上千人。
“大人,呃,大帥,我們在營地中發現了這些潰兵想要逃跑,全部都給您帶過來,請您處置!”
虞允文一拍大腿,腦海中立刻想出了一條計策。
他也不知道這計策管不管用,但……
都這個時候了,豁出去了!
虞允文環視一圈,從低著頭的潰兵們之中揪出了一名穿著統領盔甲的家夥,怒吼道:
“你想不想活!”
這統領嚇了一跳,連連點頭表示想活,太想活了。
虞允文滿意點頭:
“好,我現在委任你為這支潰兵……呃,不,這支大宋援兵的都統製,不對,統製,也不對,哎呀,管他娘的!”
“總之,你帶著他們,把所有旗號都給我打出來,快!”
“還有你們,全部親兵都跟他們一起,把旗號打出來。”
“不對不對,先彆在這裡打,你們趕緊出去兩裡地,然後再把旗號打出來,假裝是援軍來了。”
“要快!”
眾人聞言,亂哄哄的去了。
虞允文心急如焚地等待了一刻鐘,就在他都開始懷疑究竟那些家夥是聽命行事還是直接跑路的時候,望眼欲穿的他終於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旗號。
浩浩蕩蕩的數百麵大旗,急急忙忙、慌慌亂亂地從東邊來了!
為首的正是那個不知名的統領,他一邊舉著旗,一邊扯著嗓子大叫。
“援軍來了!”
“建康府大軍已至!”
正在旁邊忙碌的南宋老百姓們雖然有些疑惑,但見到這麼多的旗號,也隨之發出了興奮的歡呼聲。
“援軍來了!”
“朝廷主力到了!”
“金狗要死了!”
震天的歡呼聲再度響徹天際。
正在江麵上緊張指揮金軍登陸的完顏元宜聽到這一陣歡呼聲,下意識抬頭看去。
數百麵宋軍旗幟卷起無數煙塵,在百姓們的歡呼下浩浩蕩蕩從東邊的馬路而來,眼看就要抵達戰場。
這規模,怎麼說也得好幾萬!
完顏元宜心神大震,差點一屁股坐在地上。
“援軍?該死,宋軍怎麼還有援軍!”
局勢本就是僵局,此刻哪怕隻是多個一萬南宋生力軍過來,完顏元宜都絕對頂不住。
這仗還怎麼打?
就在完顏元宜不知所措的時候,正在岸邊奮力拚殺的時俊也聽到了這陣歡呼聲。
時俊回頭一看,心中第一個湧現的是疑惑。
“好亂的旗號啊……”
在時俊看來,這些旗號淩亂不堪,各種部隊的混雜在一起。
時俊甚至還看到了自己的旗號!
看著那麵沾染了不知道多少塵土,還有好幾個腳印在上麵的“時”字大旗不斷靠近戰場,時俊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老子都他娘的在這裡殺了半天金狗了,怎麼還變成援軍了?
突然,時俊腦海中靈光一閃。
他一轉身,對著身邊的部下們大叫道:
“陛下禦駕親征已至,十萬援軍到了,兒郎們隨我殺敵,榮華富貴就在今天!”
已經拚殺半天,損失慘重且筋疲力儘的時俊麾下宋軍將士們聞言,心中頓時生出無儘勇氣。
大宋皇帝陛下來了!
金狗馬上就要全部都死在這裡了!
勝利就在前方,這波眼看就贏麻了!
“殺啊,陛下在看著我們!”
“老子今天殺他一百個,明天陛下封我當將軍!”
“衝啊!”
在時俊所部的引領下,南岸防線原本已經搖搖欲墜的宋軍,突然發起了一波猛烈至極的反撲。
就連江麵上的宋軍水師,也一下子爆發出了極大的戰鬥熱情,將金軍本就運輸困難的戰船接連擊沉。
兩麵打擊之下,正在南岸拚死搶灘登陸的金軍終於支撐不住了。
不過一刻鐘時間,還在岸上的金軍士兵被殺得屍橫遍野,剩餘的金軍紛紛敗退逃回船上。
岸邊的河灘上,到處都是金軍橫七豎八的屍體。
完顏元宜臉色慘白,身體搖搖欲墜。
嗖嗖嗖!
無數宋軍弓弩手的箭矢從天空中落下,覆蓋了完顏元宜所在的這艘船隻。
船上頓時慘叫一片。
完顏元宜終於回過神來,大叫道:
“撤退,撤退!”
在他的命令下,緊靠岸邊的金軍船隻紛紛離岸,重新進入了江麵,朝著北岸撤退而去。
原本在江麵上和金軍船隻糾纏的宋軍戰船見狀士氣同樣大振,跟在金軍船隻後方瘋狂追殺。
見到金軍撤退,南岸觀戰的無數南宋百姓們頓時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金狗跑了,我們贏了!”
在響徹耳膜的歡呼聲中,虞允文一屁股坐在地上。
“竟然贏了……”
這位一輩子都沒摸過刀劍兵器,今天更是第一次指揮作戰的文官,此刻才感受到了無儘的後怕。
渾身上下都被冷汗給浸濕了。
過了幾秒鐘,虞允文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他娘的,老子竟然贏了!”
“完顏亮,也不過如此!”
虞允文笑得前俯後仰,連眼淚都笑出來了。
突然,一陣沉重的馬蹄聲震動大地。
數千宋軍騎兵奔騰而至,為首的正是被宋廷任命為王全繼任者的李顯忠。
“王權將軍何在,李顯忠奉旨前來,速速來和我交接!”
聽著李顯忠的大叫,虞允文一骨碌站了起來,邁著八字步,搖搖晃晃地來到李顯忠的麵前,語氣輕快地開口。
“李將軍,你來晚了,金狗已經被本官領兵打退了!”
“啊?”李顯忠看著麵前的虞允文,一臉震驚。
李顯忠當然不可能不認識虞允文這位跟隨在樞密使葉義問身邊的南宋中書舍人、督事府參謀。
過了好幾秒,李顯忠才忍不住又道:
“虞大人,你帶兵打退了完顏亮?”
虞允文腦袋高高昂起,大聲道:
“不才虞允文,率軍大破完顏亮狗賊於此!”
李顯忠瞠目結舌,看著江麵上倉皇敗退的金軍,良久無言。
【采石之戰,在王權被免職,宋軍大營幾乎自行崩潰的情況下,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人選站了出來。】
【原本隻不過是趙構派來監視樞密使葉義問,純粹參謀身份的文官虞允文,在麵臨如此巨大的危機時挺身而出,接掌了主帥的權力。】
【在時俊、張振等愛國將領和當塗、建康府愛國百姓的支持下,虞允文這位平生第一次上戰場的大宋文官,竟然帶著幾乎馬上就要潰散的采石大營宋軍,正麵挫敗了金軍主力的登陸企圖!】
【這是繼李寶三千人大破七萬金國水師之後,南宋方麵在這場戰爭中創下的第二個奇跡!】
【采石之戰的勝利,扭轉了南宋方麵即將潰敗的局勢,改變了整場戰爭的走向。】
【虞允文這麼一位文官,就和他的前輩宗澤、李綱一樣,又一次力挽狂瀾,創造曆史。】
看到這裡,彈幕麵前的曆朝曆代皇帝們也是一片震驚。
【秦始皇嬴政:這個南宋,命是真大啊……】
【光武帝劉秀:朕想過南宋能頂住金軍,但沒想到竟然是這種方式。】
【吳大帝孫權:不是,這仗能贏的?也太讓人意外了。】
西漢世界中,漢武帝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衛青、霍去病。
這兩位大漢的名將,呆若木雞。
衛青一臉呆滯地開口:
“這能贏?”
霍去病忍不住扶額:
“這種亂七八糟的戰鬥能贏,金軍到底都是什麼樣的廢物啊。”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剛剛金幕中這場采石之戰,對兩位大漢名將來說,雙方都是破綻百出,不忍直視。
就是這樣一場隻能用潦草來形容的戰爭,竟然能決定兩個國家的曆史命運?
大唐世界中,李世民揉了揉太陽穴。
“這還真是……讓人意外的勝利啊。”
李治興致勃勃地開口:
“這個虞允文,沒想到一個文官還挺有本事的。”
李世民忍不住失笑:
“虞允文此人,勇氣可嘉是真的,但他沒有經驗也是真的。”
“相較之下,金軍的確也是太廢物了一些。”
李靖一臉憋笑的開口道:
“宋軍軍心渙散,靠著一個臨時節製、毫無經驗的文官,居然能擊敗金軍。”
“臣都有點想不明白了,才二十年,金人的戰鬥力怎麼就廢到這種地步了?”
李世民感慨道:
“誰說不是呢?靖康年間的那支金軍鐵騎,是連朕也要認真對待的精銳。”
“現在這完顏亮的金軍嘛,嗬嗬。大唐都不需要出動府兵,隨便一個州郡的郡兵也就能將其打發了。”
李靖嗯了一聲,道:
“可惜了,若是嶽飛此刻尚在世,滅亡金國應是易如反掌。”
李世民也感慨道:
“是啊,一個勇氣可嘉的虞允文就能擊敗金國主力,但南宋這些將領們看到金軍卻聞風而逃。”
“朕說真的,趙構他就不能用點有骨氣的人來打仗嗎?”
李治在一旁吐槽了一句。
“說不定整個南宋已經沒有有骨氣的人了。”
李世民失笑搖頭道:
“不可能的,傻孩子。”
“華夏任何時候都不缺有骨氣,有能力,願意為了華夏文明拋頭顱灑熱血的人。”
“嶽飛、宗澤、李綱、韓世忠,乃至如今的虞允文、陳康伯和被罷相的張浚等等,難道不都是力主北伐之人嗎?”
“你再看看這場采石之戰,那些在混亂中依舊願意和金軍死戰的時俊、張振等將士,還有主動前來幫助宋軍的南下百姓,難道不也是熱血之人嗎?”
說到這裡,李世民緩緩道:
“千裡馬易得,伯樂難得啊。”
李治恍然大悟,道:
“原來如此,那等趙構死了,趙伯琮此人看起來是個喜歡北伐的,說不定就能滅了金國呢?”
李世民想了想,道:
“有一定可能,但也未必。”
李治疑惑道:
“為何?金國明明也挺爛的啊,父皇。”
李世民笑嗬嗬地解釋道:
“金國爛,南宋也爛啊。”
“在自己世代居住的土地上作戰,宋軍肯定是有戰鬥士氣的。”
“可北伐就不一樣了。”
“這種戰爭是一個國家整體實力的表現,南宋嘛……坦白說,趙構秦檜胡亂搞了這麼多年,朕也不看好這個國家能擁有北伐成功的潛力。”
李治聽著聽著,腦海中突然湧現出一個想法,道:
“父皇的意思是,南宋需要一個張居正?”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
“對的。必須要有一個張居正,能把南宋的吏治從上到下重新梳理過,讓南宋國力變強。”
“然後還得有一個不能比嶽飛差太多的名將,揮師北伐擊潰金軍主力。”
“最後還得有一個足夠英明的皇帝,審時度勢選擇北伐良機,能引領國內臣民萬眾一心。”
“缺一不可啊。”
李治聞言,摸了摸鼻子,道:
“按照父皇這麼說,虞允文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李世民表情變得嚴肅起來,道:
“你錯了。虞允文固然沒有什麼領兵經驗,指揮的也是亂七八糟。”
“但他是一個真正了不起的人。”
“能在如此絕望的時刻站出來力挽狂瀾,隻此一點,他在朕的朝堂中就足以匹配宰相之位,入選淩煙閣!”
李靖點頭表示認同:
“才能這種東西,其實很多人都有。”
“心性,才是最關鍵的,能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就大事的核心。”
“趙構就沒有足夠的心性,所以才會變成如此窩囊的昏君。”
“但凡趙構能擁有虞允文這般心性,金國早就被宋朝的複仇之師殺得亡族滅種了。”
李靖這番話也是有感而發。
作為出身五姓七望頂級門閥隴西李氏的嫡子,李靖從小到大見過太多太多比他還要更天才之人。
可時光荏苒,那些所謂的天才,如今早被曆史長河所淹沒,甚至連一點點小小的浪花都翻不起來。
而當年在隴西李氏之中不過被評為“中上之姿”的李靖,卻成為了大唐僅次於李世民的軍神,躋身淩煙閣功臣行列。
這就是心性的重要性!
李世民看了李靖一眼,笑道:
“藥師啊,沒想到你連這種真心話都能說出來。”
李靖哈哈一笑,道:
“臣既無司馬懿第二之憂,又何必在陛下和太子殿
君臣兩人相顧而笑。
李世民大手一揮。
“來人,上宴席!”
“虞允文采石之戰,精彩紛呈,當浮一大白!”
“華夏有此等後裔,朕無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