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劉禪的幸福煩惱,隋唐的擴張,李隆基的幸福生活(1 / 2)

西晉,不對,應該說是季漢世界。

劉禪非常高興,對著麵前的群臣道:

“諸位,遷都長安的準備都做好了嗎?”

眼下的局勢,季漢軍隊已經占領了洛陽。

東吳方麵的軍隊雖然兵鋒也逼近到了洛陽郊外五十裡左右,但從數量、戰鬥力和士氣等各方麵來說,季漢明顯是更加占優的一方,東吳軍隊也不敢直接北上開戰。

雙方其實都在積極地爭取河北、山東、山西三地中的原西晉官員。

在新任右丞相王覽的積極幫助下,山西全境的所有郡縣都已經宣布效忠季漢,河北最先起義的六個郡中有五個已經宣布效忠季漢。

此時遷都到關中長安,一方麵有助於季漢朝廷更好的和洛陽前線保持聯係,另外一方麵也能鞏固季漢在天下人心中的正統性。

從曹丕稱帝正式滅亡東漢到現在,也不過三十多年。

曆經東西漢兩朝四百年,在天下人心中大漢的正統性並沒有這麼快逝去。

遷都曾經大漢的龍興之地關中長安,對季漢在接下來和東吳的全麵對抗中是非常有幫助的。

左丞相費禕笑道:

“陛下,基本的準備已經做好了,諸葛駙馬也已經率領兩萬兵馬在五天前抵達長安了。”

“若是陛下願意,隨時都可以動身。長安城中的宮殿保存得還算完全,各種器具儘可後續緩緩從成都搬運或者重新置辦。”

“諸葛駙馬”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劉禪把女兒嫁給了他。

很多人都以為劉備、諸葛亮這對君臣是同輩,但事實上劉備比諸葛亮大了二十歲,劉禪也比諸葛瞻大了二十歲。

由於劉備和諸葛亮都是老來得子,曆史上六十三歲的劉備病逝白帝城,四十三歲的諸葛亮輔佐十七歲的劉禪開始統治季漢的時候,還要再過三年多諸葛瞻才出生!

諸葛亮一直沒有兒子,也是劉備敢於放心托孤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所以諸葛瞻並未成為劉禪的妹夫或者姐夫,而是成為了劉禪的女婿。

曆史上的諸葛瞻也為蜀國戰鬥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寧死不降。

諸葛亮父子對劉備父子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劉備父子對諸葛亮父子的信任同樣如此。

隻可惜他們最後都成為了失敗者,這種感人的君臣情誼也就被史書和後人有意無意的忽略了。

劉禪聽到諸葛瞻已經抵達長安,頓時就放下心來,笑嗬嗬地點頭道:

“好,那就選個最早的黃道吉日,直接動身吧!”

“對了丞相,接下來的事情該怎麼做?”

費禕想了想,道:

“臣等的建議是,先和東吳劃定疆界,大漢隻需要維持住現有的控製區即可。”

“等過幾年,或者十幾年時間,大漢完全掌控了關中、中原以及河北三大地區,屆時再以雷霆萬鈞之勢南下,自可一統天下了。”

劉禪嗯嗯點頭,道:

“好,那就這麼辦!”

劉禪最大的特點是啥?聽話!

當然,聽話可不是指誰的話劉禪都聽。

劉禪首先聽的是自家老爹劉備的話。

劉備讓劉禪尊諸葛亮如父,劉禪就對諸葛亮言聽計從。

諸葛亮死前,推薦蔣琬為丞相,在蔣琬之後推薦費禕,劉禪就先讓蔣琬接替死去的諸葛亮,等蔣琬死後又任用費禕接替蔣琬。

現在費禕覺得應該暫時和平,那劉禪就堅持和平。

這位季漢第二代皇帝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

朕才能一般,那你們這些有才能的人說啥,朕就做啥。

事實是,費禕也的確幫助劉禪滅掉了西晉嘛!

現在讓劉禪有點頭疼的是,相父當年就說到費禕,然後就沒有繼續說了。

這其實可以理解,蔣琬費禕兩人死後估計都過了二十年,二十年足夠一代全新人物出頭。

即便是以諸葛亮之才,也不可能預測到二十年之後的事情不是?

若是費禕死了,下一任丞相又該誰來當呢?

剛剛投誠的王覽?還是滅亡西晉的主帥薑維?

劉禪陷入了幸福的煩惱之中。

大隋世界。

長安火車站。

隋文帝帶著太子楊勇,宰相高熲等一乾文武百官,喜氣洋洋地出席了長安——平壤通車儀式。

在大隋開皇盛世的超級國力加持下,五年前長安——洛陽——琅琊段通車,四年前長安到西域段通車,三年前長安到建康鐵路也已經通車,一年前長安到漠北的鐵路也全線建成。

如今,在長安到平壤段也通車了。

曾經隋文帝定下的五條鐵路乾線,就隻有長安到成都這條線路,因為蜀道過於艱難還在緩慢建設之中。

在工部的建議下,長安到嶺南段的鐵路也已經進入實地勘探階段,大約在一到兩年內全線開工。

儀式結束之後,一隊汽車在馬路上呼嘯而過,朝著皇宮而去。

隋文帝注視著窗外日新月異的長安城,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了金幕之後,長安城的變化真是越來越大了。”

就坐在隋文帝身邊的太子楊勇非常讚同地點頭道:

“是啊,在宮裡多待一段時間再出來,都覺得這座城市似乎又變得陌生新奇了不少。”

隋文帝笑了起來,目光落在了不遠處的城牆上。

伴隨著鐵路的全線開通,巨量來自各地的資源以比之前快上百倍的速度湧入長安。

如今長安城內的地區早就已經不足以讓新來的人口居住,就連城牆外都建成了大量民宅、街區。

最近大隋朝堂上爭論得最激烈的問題就是要不要拆毀長安城的外城牆,隻保留皇城和宮城城牆。

以現在大隋軍事技術的發展程度來看,城牆這種東西基本上已經起不到保衛的作用,反而會妨礙長安城的繼續擴大、發展。

對於這件事情,隋文帝本人還是頗為猶豫的。

他一度下令拆毀,但又在拆毀了其中一段之後下令暫停。

幾千年的傳統,並不是那麼好下定決心去結束。

隋文帝想了想,道:

“宇文述在海上的進展如何了?”

大約在一年以前,宇文述率領大隋海上艦隊浩浩蕩蕩地出發,前往東南亞進行大舉開拓。

這一次大隋的目標是徹底控製馬六甲海峽,並在印尼建立起足夠穩固的海外領地,好將印度地區的糖和各種香料運送進入大隋境內。

與之配合的就是嶺南鐵路。

楊勇道:

“從最新的情況來看,一切都很順利,唯一能造成困擾的就是當地的氣候。”

東南亞絕大部分都是熱帶氣候,而華夏在過去很多年裡控製的熱帶地區隻有交趾和瓊州島。

即便是對嶺南人來說,熱帶氣候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隋文帝嗯了一聲,道:

“西邊的疆域擴張也要到位,那個波斯帝國這幾年也該滅掉了。”

“石油這種東西必須要儘早拿到手裡。”

楊勇趕忙點頭。

大隋現在處於極其強勁的擴張期,不但內部日新月異,大隋的邊軍其實也是蠢蠢欲動。

在這些年,大隋朝廷並未下令的情況下,邊軍已經悄悄地給大隋擴張了數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這一切的變化,對於這對皇帝父子來說,不但是喜訊,同時也是必須要謹慎應對的挑戰。

唐初世界。

李淵懶洋洋地躺在龍床上,聽著李世民的彙報。

“父皇,咱們接下來應該就要對西域大舉用兵了,石油是必須要第一時間獲得的資源。”

“至於海上,可以先讓那些海商們去自由開拓領地,在領地開拓出來後上交朝廷,大唐可以保證他們在五十年內獲得領地稅收的五成。”

李淵聽到這裡,有些疑惑地開口道:

“他們願意上交朝廷?”

華夏人什麼時候這麼老實了,自己開拓領地之後還會主動上交,而不是建立新的國家?

李世民笑嗬嗬地開口道:

“他們若是不願意上交的話,大唐就派出艦隊滅掉他們便是。”

“有實力開拓海外的海商們一般背後都有勢力支持,他們背後的勢力不會願意冒犯父皇您的。”

李淵這才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皺眉道:

“你是要利用門閥?這恐怕會很危險吧。”

鑒於李淵本身就是門閥出身,他對打擊門閥的熱情並不高。

唐初這條世界線上,門閥事實上還是大唐朝堂裡的主要力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