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武周內幕,趙匡胤喝酒,朱棣出征,康熙得寸進尺(2 / 2)

大宋雖然已經飛速進入工業社會,但什麼社會的人也得吃飯啊。

食物永遠是不嫌多的。

經曆過這麼一番打岔,趙匡胤的心思也算是重新回到了擴張上來了。

“大宋往西的船隊到哪了?”

沈義倫忙道:

“已經發現好望角了,最新的船隊正在出發,此刻若無意外應當越過好望角北上了。”

“一切順利的話,他們應該能抵達歐洲西部的伊比利亞半島。”

趙匡胤嘀咕了一聲。

“這海洋開拓的速度也挺慢的,說不定等大批船隊能抵達歐洲的時候,朕的陸軍都能殺到歐洲了。”

“咳咳,西征軍準備好了嗎?”

左右都是要處理國政,那就乾脆一口氣安排完吧。

楊業忙道:

“陛下,新的西征軍已經準備完畢,到西域的鐵路還有半年完工,完工之後西征軍就可以出發了。”

趙匡胤哼了一聲,大為不滿地開口道:

“隋朝都已經建成西域道路好幾年了,咱們大宋怎麼就磨磨蹭蹭的?”

眾人聞言,也是有些尷尬。

隋朝那是開皇之治,正兒八經能排名進華夏曆朝曆代前五名的盛世王朝。

宋朝是在五代十國於中原幾十年大戰的廢墟中建立起來的新王朝,拿什麼和大隋比?

僅僅落後三年時間,都已經是大宋拚了命追趕的結果了。

也就是勤勤懇懇的倭奴夠多,用無數性命才堆出來的這個工期,不然至少還得晚三年呢。

沈義倫咳嗽一聲,道:

“陛下不必在意,咱們大宋講究的是厚積薄發。”

“等西征完畢,絲綢之路再度打通,大宋海陸雙管齊下,那就是華夏曆史上的第一盛世了!”

趙匡胤轉怒為喜,點頭道:

“很好,那就這麼辦吧。”

說到這裡,禦書房中陷入了短暫的安靜。

趙匡胤環顧一眼眾人,道:

“沒事了?那就繼續喝酒吧。”

眾人大吃一驚,七嘴八舌地開口。

“有事,陛下,必須有事!”

“陛下,這幾天的奏章可是很多的,都需要您來處置。”

“陛下,喝酒的事情先不急,緩幾天都可以的,先處理國事!”

開什麼玩笑。

讓大宋這些五十、六十甚至七十歲的老頭子天天陪趙匡胤喝酒?

那是真的會出人命的!

眾人七手八腳地將趙匡胤牢牢地按在龍椅上,一動都不給動。

大元世界。

忽必烈目光炯炯,聽取著劉秉忠的彙報。

“陛下,察合台全境都已經徹底平定,察合台行省所有部門的工作都進入日程。”

“伯顏、阿術兩位將軍已經率領進入金帳汗國境內,目前尚未抵達金帳汗國的王庭。”

忽必烈嗯了一聲,露出了滿意的表情。

“哼,脫脫那小子,竟然意圖勾結伊爾汗國,反抗朕重新恢複大蒙古帝國的夢想。”

“這一次也該讓他送命了!”

四大汗國之中,伊爾汗國因為是忽必烈的親弟弟旭烈兀所建立,一直以來都是元朝最為堅定的盟友。

金帳汗國出自成吉思汗長子術赤,和忽必烈的父親,成吉思汗幼子托雷關係非常緊張。

多年以來,金帳汗國一直支持窩闊台汗國和元朝對抗。

這也是為何忽必烈會選擇先滅金帳汗國的原因。

劉秉忠想了想,試探性地問道:

“那伊爾汗國呢?”

伊爾汗,意思就是“扈從汗”。

誰的扈從?

大元皇帝的扈從。

從這個名義來說,大元想要滅亡伊爾汗國,多多少少是有點不近人情了。

忽必烈擺了擺手,不以為然地開口道:

“若是旭烈兀依舊還在,那朕自然會留著伊爾汗國。”

“可現在那個叫合讚的小子,居然不稱大汗,改稱蘇丹!”

“大蒙古人是驕傲的草原雄鷹,他竟然去叫什麼蘇丹,背棄了大蒙古的文化傳統,簡直豈有此理。”

“等朕滅了金帳汗國,下一個就要處置他!”

忽必烈雖然已經年邁,但雙目之中透露出來的依舊是勃勃雄心。

曾幾何時,忽必烈都已經接受現實,要當第一個不是大蒙古帝國的大汗了。

可現在,隨著金幕的出現,忽必烈再度看到了機會。

大元內部矛盾的消弭,蒙古人和漢人之間的融合,經濟快速發展,軍隊實力也在不停增加。

就連四大汗國中的窩闊台汗國和察合台汗國也已經被大元給滅亡。

再滅掉金帳汗國和伊爾汗國,曾經的大蒙古帝國就回來了!

忽必烈看了一眼自己的孫子鐵穆耳,下定決心。

這種事情必須要朕活著的時候就親自完成。

那些人,他們以為能分裂蒙古帝國?

朕要讓他們知道,該是朕的,全部都要給朕拿回來!

大明世界。

朱棣邁步從車廂中走出,站在了伊犁車站的土地上。

“終於到了,這火車坐的是真久啊。”

“不過,比騎馬還是舒服多了!”

在朱棣的身後,一群曾經出現在靖難之役中的大將紛紛自車廂中魚貫而出。

張玉、陳亨、徐理、丘福、朱能、譚淵……

東宮所有能打的將領,統統都就位了!

眾人呼吸著伊犁的新鮮空氣,嘻嘻哈哈。

“殿下,聽說西域的女人那可是相當漂亮的,您得給咱們安排一下啊。”

“那可不?高鼻深目,五官精致,而且還足夠高挑。”

“好不容易到了這個地方,總得讓弟兄們舒服一下吧?”

朱棣轉過身,一腳一個踹了過去。

“滾蛋!”

“老子是帶你們來打仗的,不是帶你們來禍害大明良家女子的!”

“這地方現在屬於大明,你們想要女人,等殺過去外麵了,隨便什麼國王貴族的女人都行。”

“在大明,誰敢對大明女子圖謀不軌,老子當場把你們軍法從事,懂了嗎?”

眾人嘻嘻哈哈地點頭。

一旁的朱高煦摸了摸腦袋,有些不解地問了一下丘福。

“丘叔,你們不怕嗎?”

丘福笑意不減,回答朱高煦:

“怕啊。”

朱高煦疑惑道:

“那你們還笑?”

丘福嘿嘿一笑,低聲道:

“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性格誰不知道?本來就沒打算動咱們大明自己人。”

“殿下剛剛可是答應咱們,外麵的女人打勝仗了隨便玩,這大家怎麼可能不開心呢?”

朱高煦聞言,不由無語。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朱高煦的處境也是一波三折。

最開始朱高熾被確認為皇孫的時候,朱高煦是消沉過一段時間的。

但後來,他也慢慢振作起來,打算重新投入軍營中,成為類似大唐李孝恭那樣的皇族名將。

朱高熾本來還有點擔心祖父朱元璋和父親朱棣不同意,但他沒想到,關鍵時刻朱高熾站出來力挺。

於是朱高煦獲得許可,加入了朱棣的這一次征西軍。

想著即將要到來的殺戮,以及那些有濃烈異域風情的女子,朱高煦也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當不上皇帝,這是注定的了。

朱元璋都已經親自指定朱高熾為第三任大明皇帝,這是連朱棣都更改不了的事情。

那,就當一個大明曆史上最出名的大將吧!

大清世界。

康熙正在和胤禛以及幾名軍機處大臣進行議事。

“新疆方麵,必須要拉住哈薩克汗國,不能讓沙俄這麼快就滅掉哈薩克,那會堵住大清將來西進的道路。”

“西伯利亞方向也必須要給沙俄足夠的壓力,讓布裡亞特蒙古人多北上,去搶劫沙俄人的定居點,讓他們在西伯利亞待不下去。”

養病多年,剛剛才複起重新進入朝堂的十三皇子胤祉聽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開口道:

“父皇,咱們不是才剛剛和沙俄簽訂了《北京條約》,讓他們割讓了布裡亞特嗎?”

“這就馬上繼續進圖西伯利亞,是否有些……”

康熙嗬嗬一笑,淡然道:

“你想說得寸進尺?”

“哼,這些西方夷狄是不懂什麼叫適可而止的,他們對領土的貪婪永無止境。”

“與其讓他們將來緩過來動手,不如現在大清趁他病,要他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