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大漢恩仇錄,霍去病說,我死了,我自己都不知道?(1 / 2)

看著麵前群情激奮的儒生,劉恒也愣住了。

好家夥,這些儒生就這麼喜歡公報私仇的嗎?

想想也對,儒家可從來都不是什麼遵紀守法,循規蹈矩的群體。

不然,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沒有任何一個國君願意給弟子滿天下的儒家一個機會呢?

就是因為儒家思想本身有一個非常大的弊端。

儒家人,想給君主立規矩!

這怎麼行?

從來隻有君主給臣子立規矩的,哪裡有臣子給君主立規矩的道理?

這是君主的核心利益,不可能退讓的地方。

眼下,這些大漢儒生們明顯又找到機會,想要趁機給皇帝立規矩了。

劉邦勃然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給朕閉嘴!”

儒生們頓時安靜如雞。

換彆的皇帝,說不定就迫於壓力,多多少少有點退讓。

可劉邦不一樣啊。

這位大漢的開國皇帝,說殺人那可就是真的會殺人的。

劉邦心煩意亂,忍不住惡狠狠地吐槽了一句。

“這都是什麼破事!”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劉徹酣暢淋漓地將衛青和霍去病罵了一通,隨後吐出一口氣,道:

“行了,朕知道了。”

“都給朕滾出去吧。”

宮殿門口,衛青看了霍去病一眼,忍不住歎息道:

“去病,你這又是何必?”

霍去病微微一笑,淡然道:

“李敢居然想要謀害舅舅,他罪有應得。”

“舅舅大度,我可不是什麼大度的人!”

衛青又歎息了一聲,道:

“陛下看來不會太過於責罰你,但你要切記,從今往後絕對不能再意氣用事了。”

“明白嗎?”

麵對著衛青的嚴厲警告,霍去病並未反駁,而是非常乖巧地點了點頭。

隨後,霍去病拍了拍霍光的肩膀,笑道:

“回去好好當你的侍中,這件事情和你沒關係。”

霍光愣愣地點頭,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劉徹最終選擇了息事寧人,對外宣布李敢是在狩獵的過程中被鹿偶然撞死,給了李敢很高的身後哀榮。】

【至於霍去病本人,則並未受到什麼責罰。】

鏡頭一轉,已經是李府靈堂。

在靈堂裡,諸多李家人哭成一片。

這一支李家,說起來是真的很有悲情色彩。

早在大秦時期,李廣的曾祖父李信就已經是秦始皇最為器重的年輕一代大將了。

秦始皇給李信二十萬大軍去滅亡楚國,李信卻玩砸了,被楚國老將項燕打得落花流水。

好不容易李家又出了個李廣,明明功勳卓著,卻一輩子不得封侯,還因為迷路失期這種讓人非常無語的原因自殺。

李廣雖死,好歹李敢也是關內侯了,卻不曾想還沒到一年,李敢也死了。

短短一年內接連失去兩任家主,這對李家來說,簡直是致命打擊。

一對父子走進了靈堂之中,表情鄭重地拜祭李敢的靈位。

父子中的兒子年紀大約在十來歲左右,他左顧右盼了一下,走到靈堂最前方那一排,對著中央位置披麻戴孝的同齡少年道:

“少卿兄,節哀順變。”

金幕中,分彆打出了這兩人的名字。

【司馬遷,字子長。】

【李陵,字少卿。】

少年李陵抹了抹眼角,露出了咬牙切齒的表情,低聲對著好友司馬遷道:

“遲早有一天,我定會為三叔複仇!”

李廣生了三個兒子,分彆是長子李當戶、次子李椒和三子李敢。

李陵,是長子李當戶的遺腹子,也是李家長孫。

少年司馬遷聞言,不由歎息。

“李兄,你得先隱忍。那人的勢力實在是太大了,你必須要成長起來,耐心等候機會。”

李陵冷冷道:

“我心中有數。”

當日那麼多人親眼看見了霍去病一箭射死李敢,當然不可能被劉徹一紙詔書就給壓製真相。

事實上,霍去病本人也沒想過要壓製真相,他甚至派人主動暗中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散播出來。

霍去病一來是要告訴天下人,我舅舅衛青沒有對不起李廣。

二來是告訴李家,這件事情我舅舅不知情,想報仇就衝著我霍去病來!

司馬遷作為李陵好友,那肯定是站在李陵這邊的。

但司馬遷也隻是一個十來歲的少年,雖氣憤於好友祖父、三叔接連被害,卻也拿不出什麼好的辦法。

李陵擦了擦眼淚,低聲道:

“陛下今天派人前來宣讀旨意,讓我服喪完畢後入宮擔任侍中。”

這顯然是劉徹對李家的安撫。

十幾歲的李陵就能出任侍中,將來李家的榮華富貴肯定是有保證的。

司馬遷先是露出驚喜的表情,但隨後又有些擔心。

“少卿兄,那人的弟弟也在陛下身邊擔任侍中,你可彆衝動之下做出什麼不明智的事情啊。”

李陵深吸一口氣,緩緩道:

“我自然知曉。”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衛青和霍去病都是很好的統帥,但他們確實缺乏足夠的政治智慧。”

“高熾,我問你,若你是衛青,你會如何處理此事?”

朱高熾陷入思考。

朱元璋看著認真思索的朱高熾,心中不覺欣慰。

這孫子還是很安穩的,不像朱棣那個臭小子。

如果是朱棣來回答這個問題,估計腦子一抽之下,還不知道說出什麼亂七八糟的話呢。

過了好一會,朱高熾給出了答複。

“如果是孫臣,可能會在出兵的路上暗示一下李廣。”

朱元璋追問道:

“李廣若是聽不出這個暗示呢?”

朱高熾愣了一下,道:

“那,就派心腹去麵見李廣,直接告知真相?”

朱元璋笑道:

“那如果李廣知道真相後對皇帝劉徹心懷怨言,將來劉徹豈不是知道衛青泄露此事?”

朱高熾額頭沁出冷汗,這下子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那,皇祖您會怎麼做?”

朱元璋笑嗬嗬地說道:

“在戰場上,朕的選擇大致會和衛青一樣。”

“不過,朕和衛青的區彆就是,朕會在被李敢行刺後立刻稟報劉徹,讓劉徹來處理此事。”

“劉徹是一個英明的君主,衛青忠心耿耿,又是幫助劉徹背了黑鍋,劉徹有一萬種辦法能處理好這件事情。”

朱高熾聽得一愣一愣的,最後忍不住道:

“但李廣很無辜啊,皇祖。”

“李廣不無辜。”朱元璋淡淡道:

“有多少才能,辦多大事。李廣一輩子不能封侯,不是彆人不給他機會,是給了他機會他不中用。”

“他強行想要獲得自身才能無法匹配的榮耀,最後也因此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哪裡有一點無辜?”

頓了頓,朱元璋又語重心長地對著朱高熾道:

“朕剛剛問你如果是衛青該如何解決此事,就是要讓你知道,對臣子來說,皇帝陛下的旨意才是最重要的。”

“無辜、同情、憐憫這種情緒,在處理軍國大事的時候絕對不能出現在皇帝的腦海中。”

“絕對不要因為個人情感而去決定事情,而是要冷靜客觀,用對整個國家最有利的角度去決定事情。”

“明白了嗎?”

朱高熾心悅誠服,點頭道:

“孫臣明白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畫麵中出現了一扇大門,門上牌匾有【冠軍侯府】四個大字。

鏡頭朝著門裡不斷推進,很快來到了一間房屋中。

霍去病就躺在床榻上,一臉病容,奄奄一息。

“兄長!”霍光急匆匆地從宮裡趕回來,握住了病榻上霍去病的手。

時間明顯已經過去了兩三年,霍光整個人身材更加高大,已經在從一名少年向一個成年人過度。

此刻霍光一臉彷徨和茫然,不知道該如何麵對眼前的情形。

自家大哥霍去病不過才二十五歲啊!

怎麼就,怎麼就病重垂死了呢?

霍去病艱難地笑了笑,握住霍光的手。

霍光並非第一次和兄長拉手,隻是這雙平日裡充滿了力量,讓小霍光感覺無比安全的大手,此刻卻分外的虛弱、無力。

“阿光,為兄就要死了。”

“為兄死後,你凡事多請教舅舅,多尊重陛下,多親近皇後姨娘和太子殿下。”

霍光流著眼淚,不斷點頭。

霍去病咳嗽了一陣,繼續開口道:

“為兄這輩子,想做的都做了,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親自斬下伊稚斜的頭顱。”

“你好好培養你的侄子們,將來若是霍家子孫後代有能從軍的,一定要讓他們完成為兄的遺願。”

說完這些正事後,霍去病微微抬手,吃力地撫摸著霍光的頭頂。

“將來,霍家,就全靠你了。”

……

“兄長!!!”

霍光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喊聲。

【大漢朝開國以來最具傳奇色彩的名將,大司馬、冠軍侯霍去病就這麼結束了他的一生,年僅二十五歲。】

【對於霍去病的死因,一直以來眾所紛紜。】

【有人說他是在征戰匈奴時感染了瘟疫;有人說他是被政敵或者皇帝劉徹下毒謀害;還有人認為是霍去病私自封禪觸怒上天遭受了天譴;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無論霍去病死因為何,他的功績都是不可否認的。】

【在衛青接連挫敗匈奴的基礎上,霍去病多次出擊,將匈奴右賢王所部徹底摧毀,讓河西走廊有史以來第一次納入大漢疆域,打通了大漢和西域之間的聯係,奠定了絲綢之路的基礎。】

【在漠北決戰中,霍去病又打出了斬殺七萬人的驚人戰績,基本摧毀了匈奴左賢王部的力量,讓匈奴單於伊稚斜徹底成為孤家寡人。】

【曾經橫行萬裡,壓迫得大漢幾乎無法喘息的匈奴帝國在草原上的秩序,被霍去病打得土崩瓦解,隻能退回到遊牧族群的生存狀態。】

【霍去病並非完人,無論是不遵軍令率八百人私自出擊,還是不體恤士卒,以及當眾射殺李敢,都給他帶來了許多爭議。】

【但無論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他的人都必須承認,冠軍侯霍去病是大漢乃至整個華夏史上最負盛名的統帥之一,也是華夏文明和大漢民族的英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