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封禪泰山,趙匡胤心態被一句話搞崩了(2 / 2)

“是啊,隨朕行禮吧。”

霍嬗規規矩矩,一板一眼,跟隨劉徹行禮,告祭東皇太一、三皇五帝、天上諸神、諸夏列祖列宗。

劉徹口中念念有詞,隻不過一旁的霍嬗畢竟年幼,且此刻心神緊張,完全沒有聽清劉徹究竟在祝禱些什麼。

禮畢。

劉徹牽起霍嬗的手,笑道:

“走,隨朕下山。”

四十六歲的劉徹牽著八歲的霍嬗,緩緩下了登封台,漫步離開。

正是:

烽火邊關,匈奴擾、蒼生泣血。

看去病、少年英勇,誌堅如鐵。躍馬橫刀驅敵寇,揮師破陣平胡孽。

震荒原、勇冠眾兒郎,功勳烈。(上)

英年逝,人悲切。千秋憶,情難滅。

歎將星早隕,夢殘雲缺。

赫赫威名傳後世,錚錚傲骨昭明月。

祭忠魂、浩氣永長存,書新頁。(下)

《滿江紅·憶冠軍侯》

西漢世界中,霍去病表情非常微妙。

劉徹牽著霍嬗登泰山封禪,看到這一幕的霍去病當然是很高興的。

但問題是,霍去病還活得好好的呢!

霍去病忍不住看了漢武帝一眼。

漢武帝笑出了聲。

“去病兒,你看朕對你還是很情深義重的嘛!”

霍去病:“……”

我還沒死呢!

群臣的表情也都很微妙,心中也都感慨。

陛下對冠軍侯,簡直就是當成兒子一樣了吧。

按照常理來說,霍去病代替大漢封禪狼居胥山,確實有資格追隨劉徹封禪泰山。

可在金幕的時間線上,霍去病死了。

劉徹依舊執意帶上霍嬗,而且隻有霍嬗。

語言可以騙人,行動說明一切。

冠軍侯,深得陛下之心啊。

人們投向霍去病的目光,除了羨慕還是羨慕。

漢武帝笑道:

“嗯,這倒是提醒朕了。大漢也該準備一下封禪事宜了。”

這些年,封禪的念頭早就在漢武帝的心中徘徊多次。

但在這條世界線上,漢武帝的功業尚未到頂呢。

還有追求,還有希望,還沒有蓋棺定論,就沒必要封禪。

但現在,漢武帝想法不同了。

看著麵前已過而立之年的霍去病,漢武帝露出笑容。

“去病兒,到時候你和朕一起,登封台!”

霍去病哈哈一笑,神采飛揚地站了起來,躬身行禮。

“臣樂意之至!”

大殿中,君臣相悅。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完成儀式後,劉徹並未立刻下山,而是留宿一晚。

翌日,劉徹從岱陰下山,來到了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

封於上天,禪於大地。

這一次的禮儀,按照之前大漢祭祀“後土”的儀式進行。

祭祀者都身穿黃色衣服,用江淮間所產的神草“三脊茅”濾酒祭神,並用象征五方的五色土進行加封。

舉行封禮前,宮廷侍從官和儒生頭戴皮弁,束大帶,插笏板,先舉行射牲禮。

“射!”

一聲令下,用來祭祀的牲畜身上被密密麻麻,射滿了箭矢。

還有幾支箭矢射歪,射箭者都被嚇得麵無人色。

好在人多,倒也分不出是誰,總算是蒙混過關。

射牲禮後,就是禪禮。

劉徹依舊親自持香燭,率文武百官拜祭。

禪禮後,縱放各地所獻的珍禽異獸。

一時間,素然山上虎嘯狼吼鹿鳴不斷。

典禮完畢,劉徹坐在明堂接受群臣朝賀。

鏡頭中的劉徹滿麵紅光,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對他來說,這輩子的功業,將會因此而永載史冊!

等會。

劉徹腦海中突然湧起一個想法。

將來要是有那種不肖子孫,沒什麼功績也想封禪,那怎麼行?

於是劉徹淡然道:

“朕當曉諭後世子孫,欲封禪者,當有三。”

“其一,天下太平;其二,祥瑞顯現;其三,德政顯著。”

“不得此三者,不可封禪!”

群臣齊聲道:

“諾!”

不少人忍不住看了一眼太子劉據。

畢竟在場的,也就劉據一個將來能成為皇帝。

劉據臉上的表情倒是非常鎮定。

這位年輕的大漢太子並不覺得將來的功業能超過父皇。

劉據甚至反對過封禪,覺得過於勞民傷財,還被劉徹給嗬斥了一番。

隨後,劉徹又陸續宣布了一些旨意恩典。

賞賜當地居民肉食,鰥寡老人布帛,免除附近幾個縣當年的租稅,大赦天下。

同時劉徹還下詔要求地方官在泰山下的嬴、博兩縣之間析土立奉高縣,用以供奉泰山。

至此,熱熱鬨鬨的封禪大典終於結束。

鏡頭中,浩浩蕩蕩的封禪大部隊離開,隻留下泰山上的一塊石刻。

其文為:“事天以禮,立身以義,事父以孝,成人以仁。四海之內,莫不郡縣。四夷八蠻,鹹來貢職,人庶蕃息,天祿永得。”

【劉徹封禪泰山,是繼秦始皇封禪泰山之後華夏皇帝的又一次封禪。】

【兩位千古大帝的榜樣在前,也讓封禪泰山的舉動成為了曆朝曆代所有皇帝畢生的追求。】

【後來也有諸多皇帝進行封禪,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同樣也進行了封禪大典。】

【直到北宋,貪生怕死被遼軍嚇得尿褲,簽訂澶淵之盟年年對遼國上交歲幣的宋真宗趙恒恬不知恥也來了一次封禪,成功地將封禪泰山的儀式搞臭,後世再無任何皇帝封禪泰山。】

看到這裡,大宋世界頓時一片沉寂。

趙匡胤極度無語地揉了揉太陽穴,對著麵前的諸多臣子道:

“朕想知道,這個趙光義的子孫後代,就一定要這麼奇葩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