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李廣利的西征之旅(2 / 2)

李廣利隨軍當然也帶了一些補給,但他也沒有空間口袋之類的東西,不可能支撐得了這種巨量的消耗。

破城之後的劫掠,一部分是為了讓將士們擁有更加旺盛的鬥誌,好繼續在西域這個遠離中原數千裡,鳥不拉屎熱得要死的鬼地方作戰。

另外一部分也是為了補充後勤。

即便如此,後勤的問題也是一天比一天嚴重。

而且還有另外一個問題。

攻城是肯定要損失一部分士兵的。

攻克一座城,死個幾百人,受傷個一兩千,似乎也沒啥。

可十幾二十座小國一路打下來,積少成多。

等即將抵達大宛國的時候,李廣利盤點了一下,發現不對勁了。

“你說什麼,現在隻有四千多騎兵和兩萬步兵可用了?”

行軍司馬苦著臉開口道:

“大將軍,這兩萬四千人裡,至少還有四千的傷兵!”

李廣利說不出話來了。

換言之,還沒打完大宛國,李廣利就已經損失了一萬兩千人?

再考慮到四千傷兵,三萬六千人裡竟然已經隻剩下兩萬人有戰鬥力了。

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李廣利咬牙切齒地開口道:

“無妨,大宛馬上就能抵達,讓將士們忍一忍,攻破了貳師城之後回去,大家不但發財,還能升官晉爵!”

不得不說,漢軍在長達幾十年不間斷的戰爭中,的確培養出了驚人的堅韌性。

在李廣利的強行命令下,漢軍堅持著繼續攻破了四座城池,穿越了疏勒國。

終於,在花費了整整九個月的時間後,漢軍抵達了劉徹定下的目標——大宛國。

但大宛國作為匈奴扶持起來的一個西域中等強國,可不是隻有一座生產大宛汗血寶馬的貳師城。

攔在李廣利麵前的,是大宛國最東部的大城——鬱成城。

鬱成城的規模,大致相當於大漢比較富庶的縣城,城內大概有一萬左右的人口,以及數千守軍。

李廣利看著麵前的鬱成城,給部下們加油打氣。

“隻要攻克這裡,大宛人一定會聞風喪膽,獻出大宛馬投降的。”

“大家努力,這是我們的最後一戰了!”

聽著李廣利的話,在場的許多大漢將士表情麻木。

在過去的攻城戰裡,李廣利多次用這“最後一戰”的話術來激勵大家。

“這是最後一戰了,打下這座城池,接下來的國家一定都會投降的。”

“這是最後一戰了,攻克這裡就能進入大宛國境內,大宛王一定會投降的。”

但李廣利所說的事情並沒有發生,所以大家現在也聽得麻木了。

麻木歸麻木,大將軍的話還是得聽。

漢軍對著鬱成城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猛攻。

但大宛人明顯早就已經知道漢軍會來,做足了所有準備。

而漢軍長途跋涉,連續奮戰,士氣本身已經非常低落。

最要命的是,還沒對鬱成城取得明顯的突破,天上就已經開始下雪了。

“這才九月份下旬,怎麼就下雪了?”

李廣利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雪比關中要下得早了太多!

老天的意誌當然不會因為李廣利的疑惑不解而有所更易。

一開始還是小雪,但接下來的幾天裡,雪越來越大了。

大雪對漢軍來說,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擾。

行進困難,城牆滑溜,攻城難度加大,這些都在其次。

最重要的是,李廣利壓根就沒有準備過冬的衣服!

按照李廣利戰前最不樂觀的計算,下雪的時候縱然不能回到大漢,也應該坐在大宛國的國都內,騎著大宛王的女人縱享美酒了。

嚴寒之下,大漢將士們開始大量出現各種傷病。

此時的後勤補給也同樣因為大雪出了嚴重的問題,凍餓而死的數量不斷上升。

即便如此,李廣利依舊還想要硬著頭皮堅持打下去。

但又一件突發事件出現了。

幾名漢軍軍官不滿這種情況下還要拚命,打算發動兵變殺掉李廣利。

雖然事情被及時發現,李廣利也斬殺了這幾個大逆不道的家夥,可這件事情明顯給李廣利敲響了警鐘。

“撤軍,我們回疏勒過冬補給!”

李廣利無可奈何,隻能發布了撤退的命令。

等撤退到疏勒國都後,李廣利盤點了一下麾下的人數。

此時,還活著的漢軍將士加起來,勉強一萬人。

李廣利的心,這個時候隻能說是拔涼拔涼的。

他也沒有心情去飲酒作樂了,竭力調動各種能調動的資源,力保過冬。

但疏勒並不是什麼大國,這座城池在冬天本來就連自我供養都很困難,更何況還要供養一萬大漢將士?

等到大雪終於消融,春天到來後,城中的漢軍將士隻剩下了六千多人。

李廣利完全打消了繼續進攻大宛國的意圖,儘可能地搜刮了疏勒國中足夠多的資源後,開始領兵返程。

這一趟返程之旅,對李廣利所部而言依舊是漫長而艱辛的。

許多小國明明已經被攻克血洗了一次,但漢軍返程時,新的國王要麼帶著所有能攜帶的物資逃之夭夭,要麼依舊緊閉城門不允許漢軍進入。

來的時候三萬多人,士氣、物資、裝備都很充足,李廣利說乾就乾。

走的時候可隻有六千多人,士氣低落到了穀底,物資和裝備更是基本沒有,怎麼打?

李廣利隻能無奈地選擇繞過,反正這些西域小國肯定也不敢開城門追擊。

但西域是什麼地方?

一個絕大部分都是沙漠,隻有少部分綠洲的地方。

很顯然,隻有綠洲才適合人類生存,而這些大大小小的西域國家也理所當然把所有綠洲都占據了。

繞過這些國家,就等於繞過了綠洲。

沒有綠洲,怎麼補給糧食?

缺糧的情況繼續困擾著李廣利,他逼不得已之下,將幾乎所有戰馬都殺掉,用來充當糧食。

這樣做依然還是杯水車薪。

終於,又經過了幾個月的漫長跋涉,李廣利終於穿越大漠,回到了大漢敦煌郡的領土中。

此時,李廣利身邊已經隻剩下三千出頭的將士了。

敦煌郡城內,李廣利看著麵前空白的奏疏,提著毛筆的手都在發抖。

三萬六千將士,一萬兩千匹戰馬。

最終,隻有三千出頭的士兵歸來,戰馬剩餘不到一百匹。

這戰報,怎麼寫?

李廣利頭皮發麻,顫顫抖抖地落筆。

很快,李廣利親筆寫就的這份戰報用八百裡加急送到了長安城皇宮之中劉徹的案頭。

劉徹滿懷期待,笑嗬嗬地拿起了李廣利的奏折。

“都快兩年了,李廣利這小子終於回來了。”

“朕看看,他給朕帶回了什麼樣的捷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