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聞言,有些驚訝地開口道:
“父皇,領兵的大將不都很殘暴的嗎?”
在扶蘇心裡,將軍們就是那種動不動就要殺幾個人立威,殺得血流成河的類型。
砍個腦袋,似乎並不算什麼大事。
秦始皇笑著看了一眼蒙恬。
蒙恬皺眉道: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越是在戰場上爭鋒之人,就越講究死者為大。”
“斬首自然是正常操作,但李廣利此舉已經是在侮辱屍體,的確是太過分了。”
王離也點頭道:
“身首分離,已經是對一個人最大的懲罰,鬱成小王都死了還要受此折磨,李廣利此舉的確是有違天和。”
正在吐槽李廣利時,一名宦官前來彙報。
“陛下,項羽將軍歸來,正在殿外候見!”
項羽回來了。
在大秦君臣的注視下,項羽緩步走進大殿。
他身上穿著大秦最新研發的製式將軍服。
進入火槍火炮時代後,原先的甲胄就已經在大秦軍隊內部逐漸淘汰掉了。
甲胄最主要的用處就是在近身格鬥,當遠程互射成為主流,甲胄自然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項羽朝著秦始皇行禮。
“見過陛下。”
秦始皇露出笑容。
“很好,你回來了。”
“坐吧。”
在王離的身旁,已經準備好了一個空著的座位。
項羽看了一眼座位,開口問道:
“陛下對我的安排是什麼?”
這番問話聽起來是相當的不合時宜,但考慮到說話的人是項羽,似乎又理所當然。
楚人可不是秦人!
秦始皇道:
“兵部侍郎兼太子少師。”
項羽明顯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大秦太尉,蒙恬。
大秦兵部尚書,王離。
接下來,就是大秦兵部侍郎,項羽。
除了太尉之外,尚書和侍郎都是文官。
這意味著項羽接下來會離開軍隊。
但這個官職,同樣意味著項羽成為了大秦軍方的第三號人物。
項羽深深地看了一眼秦始皇,道:
“多謝陛下。”
秦始皇笑了笑,指著金幕。
“你也有好一段時間沒看了,正好,也能給朕發表一些意見。”
項羽點了點頭,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扶蘇好奇地看了一眼項羽。
太子少師?
這個職位屬於是東宮之中最核心的職位之一,通常都是用來授予將來輔佐太子登基的大臣。
父皇竟然放心讓和大秦有仇的項羽來輔佐我?
在場的大秦群臣也是麵麵相覷,竊竊私語。
秦始皇的決定,還真是出人意料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此刻,李廣利剛剛從輪台國離開。
原本輪台國並不在李廣利的路線中,但意外發生了。
一支漢軍部隊抵達輪台國,該國國王忠於匈奴,非常強硬地拒絕了開城門提供食物的要求。
李廣利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大喜,立刻率領主力部隊趕到輪台國都。
用三天時間攻克了這座國都,並無情地血洗了整座城池。
輪台國王族、大臣、官員被李廣利屠殺殆儘。
城牆上懸吊著數以百計的屍體,隨風飄蕩。
在城門外的道路上,每隔幾米就插著一根木樁,綿延出十裡地之外。
每一根木樁上都插著一具屍體。
經過這一次的血洗,輪台國都內的居民直接減少了五成還多。
這樣的一番殺戮,終於短暫消弭了李廣利心中的怨氣。
接下來,就是最後的目標——大宛國都,貴山城。
至於李廣利此次的目標貳師城,還在貴山城的西邊。
才剛剛離開輪台國不久,一個消息就讓原本很高興的李廣利變得不高興了。
“烏孫人就派來了這麼點兵馬?”
李廣利看著遠遠跟在大漢主力部隊後麵好幾裡地的兩千烏孫騎兵,臉上露出怒容。
上一次李廣利西征,也曾經派人去烏孫國要求出兵。
烏孫國王軍須靡可是迎娶了大漢公主劉細君的。
沒想到,軍須靡竟然當做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甚至以“無大漢皇帝符節,不知使者真假”的名義,沒有接見李廣利派出去求援的部下。
這一次,大漢提前派出正兒八經的使者前往烏孫國了。
結果,軍須靡居然就派來了兩千騎兵!
烏孫可是整個西域最強大的國家,弄個兩三萬騎兵出來還是很輕鬆的。
看這兩千烏孫騎兵的模樣,明顯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不可能指望他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
牆頭草!
剛剛領兵過來會合的上官桀忙道:
“將軍消消氣,軍須靡說起來是大漢宗室,咱們沒有陛下的旨意可不能和他們翻臉啊。”
李廣利悶悶地應了一聲,冷聲道:
“這一次回去,本將軍一定要在陛
貴山城到了。
大宛方麵在得知鬱成城被攻破後,明顯做好了準備。
整個大宛國的兵力都被調集了過來。
整整三萬大宛軍隊,在城外列陣。
李廣利一看到這種情況,頓時笑出了聲。
“這些大宛人,還真以為他們能在正麵擊破大漢雄師?”
“立刻給我列陣迎戰!”
漢軍也開始列陣。
在西域的風沙中,兩支軍隊肅然而立,殺氣沸騰。
空氣乾燥而熾熱,但比空氣更熾熱的,是雙方的戰意。
大宛國方麵,大宛王毋寡表情陰冷,但自信滿滿。
“之前一座鬱成城數千人就能打敗李廣利,如今本王有三萬精銳,足夠讓漢軍在這裡有來無回!”
一個名叫昧察的大宛國臣子憂心忡忡地開口道:
“大王,對麵可是足足有六萬漢軍,我們何必出城迎戰呢?”
“隻要堅守城池,漢軍拿我們沒有辦法的。”
“而且大漢那麼強大,就算擊退了這一次,下次還會有十萬漢軍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