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世界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李陵身上。
李陵汗流浹背,噗通一聲跪下。
“臣死罪!”
李陵的小叔李敢也出列跪下,一句話都不敢說。
投降匈奴異族這種事情,絕對是禁忌中的禁忌。
李廣利立刻就來了精神,大聲道:
“陛下,李陵應當斬首!”
江充也陰冷地開口:
“陛下,投降匈奴,按律當斬!”
一時間,對李陵的討伐充斥著整座大殿。
坐在皇位上的漢武帝劉徹並沒有立刻開口,而是非常安靜地坐著。
劉據終於忍不住了,站起來道:
“父皇,兒臣覺得,李陵情有可原,還是應當體諒的。”
在劉據看來,李陵已經為大漢奮戰到了最後一刻,儘了一個主將該儘的責任。
李陵,對得起皇帝的信任,對得起五千將士的一路跟隨。
到了山窮水儘的時刻,選擇投降來保命,無可厚非。
李廣利冷笑道:
“太子殿下這種話,臣是絕對不敢苟同的。”
“若是按照殿下的意思,難道將來大漢的所有將軍打了敗仗就應該投降敵人?”
“長此以往,大漢還是之前那個有骨氣的大漢嗎?”
江充嘖了一聲,陰陽怪氣地開口道:
“太子殿下素來以仁德著稱,但若是和一個叛徒講仁德,那未免有些割肉飼虎的意思了。”
皇位上的漢武帝聽到這裡,臉頰明顯扭曲了一下,輕輕哼了一聲。
霍去病有點忍不住了,正打算開口,卻看到衛青站了起來。
“陛下,臣認為,我們應該就事論事。”
“李陵率領五千兵馬和匈奴王庭八萬主力周旋了一個月,殺傷了上萬匈奴人,是對在金幕中作為主將的貳師將軍最有力的支援。”
“況且,若是李陵能及時獲得援兵,他本來是有希望突圍成功的。”
“誠然,李陵若是自殺,的確是保全臣節的最佳方式。”
“但若李陵投降之後,將來再找機會回到大漢,不也是給大漢保全了一位名將嗎?”
“還請陛下三思!”
霍去病聽完,立刻開口道:
“陛下,這也是臣的意思。”
霍去病其實是很厭惡匈奴的,當然更看不起那些對匈奴投降的人。
但金幕中播放的這整整一個月的艱苦作戰經曆,打動了這位冠軍侯。
五千將士,麵臨十倍敵人,邊撤邊打,轉戰千裡。
最終,因為沒有預定的援軍導致失敗。
這些場景,打動了霍去病。
霍去病第一次河西之戰,其實和李陵這一次頗為相似。
不同的地方在於,當時渾邪王因為搶地盤去了沒有繼續追擊,而休屠王也因為得不到羌人王者們的支持放棄了追擊。
否則,霍去病很有可能也和李陵一個下場。
當然,霍去病是不會投降的。
真到那個地步,霍去病一定會死戰到最後一刻。
可也正是因為經曆過那種絕境,所以霍去病能理解李陵。
以名震天下的冠軍侯心智之堅韌,當時也曾經不止一次地絕望過。
霍去病沒有被絕望擊垮,但也不會去苛責那些被擊垮的人。
一條艱辛的道路,走過,方知不易,更不願苛責那些半途倒下之人。
霍去病認真地開口道:
“李陵是竭儘全力,奮戰到最後一刻。”
“臣真的認為,應該對他寬容一些。”
“更何況,那隻是曆史上發生的事情,並不是咱們這條世界線的現實!”
“還請陛下三思!”
說著,霍去病長躬及地,鄭重行禮。
坐在皇位上的漢武帝見狀,陷入長久的思考中。
好一會,他開口道:
“李陵削爵三級,貶官一等。”
“這般處罰,你可服氣?”
李陵趕忙道:
“臣心服口服!”
劉據還想要再說話,卻聽到衛青重重地咳嗽了一聲,隨後道:
“陛下英明!”
霍去病立刻道:
“陛下英明!”
劉據有些不服氣。
父皇這種處置,明顯不公。
怎麼能因為還沒發生的事情,就處罰李陵?
李陵的能力和貢獻都擺在金幕中,父皇這麼做難道就不怕失去人心嗎?
漢武帝淡淡的聲音傳入劉據耳中:
“據兒,你看起來好像不太服氣?”
劉據身體抖了一下,立刻開口道:
“兒臣心服口服,絕對沒有任何怨言!”
漢武帝哼了一聲,道:
“此事就此揭過,今後也不必再提!”
抬起頭,漢武帝正想看金幕,眼神突然有些凝固。
金幕中,一場曆朝曆代皇帝的大爭論正在進行。
【隋文帝楊堅:李陵能做到這種地步已經很不容易了,投降也無可厚非。】
【宋太祖趙匡胤:放屁,真正的英雄是像曆史上的楊業那樣,為華夏奮戰到最後一刻。叛徒李陵,惡心死朕了!】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就是,怎麼能投降異族?簡直就是華夏恥辱,李陵該死!】
【光武帝劉秀:此言差矣。李陵又不是一開始就投降,都山窮水儘了,難道自保都不行?】
【宋太祖趙匡胤:你劉秀沒腦子,連殺兄仇人都能原諒,原諒個叛徒也很正常。】
【光武帝劉秀:???你大宋出了趙構這種貨色,你這個開國皇帝不反思一下自己,還有臉說彆人?】
頓時,金幕中陷入了一場非常激烈的罵戰。
彈幕不斷飄過,視頻依舊播放著。
居延城。
路博德陸陸續續接到了來自李陵部的殘兵敗將。
“李陵將軍呢?”
“他被匈奴大將帶著幾千人追擊,我們不敢和他一起走,也不知道他後來怎麼樣了。”
聽著這些彙報,路博德表情變得黯然。
片刻後,路博德歎息一聲。
“是老夫的私心,害了李陵!”
路博德的那份奏疏,固然是出於客觀事實,但也隱藏了路博德的一個小心思。
路博德並不想要充當年輕侍中李陵的接應後衛部隊,而是希望能和李陵一起出擊,名垂青史!
沒想到,就是因為這封奏疏,讓路博德被牢牢鎖在了居延城中,隻能坐視李陵部被匈奴人徹底擊潰。
“李陵大人,應該是為國儘忠了。”
路博德長籲短歎了片刻,開始提筆給長安方麵呈報。
八百裡加急很快就將路博德的奏疏送到長安。
“什麼,李陵……”
金幕中,劉徹看著奏疏中來自李陵所部將士的供述,臉色極為複雜。
劉徹是真的懷疑過李陵的,所以才會下令李陵五千孤軍深入浚稽山。
這麼長時間沒有接到過李陵部的回報,劉徹心中隱約也感覺到了什麼。
但劉徹是真的沒想到,李陵竟然做到了這種地步!
劉徹沉默片刻,將奏章給麵前幾名大臣傳閱。
這些大臣們看完,臉上也都震驚莫名。
剛剛上任不久的丞相劉屈氂不由感慨道:
“李陵將軍壯烈戰死,可歌可泣,實在是大漢楷模!”
眾人也紛紛稱讚李陵的壯舉。
劉徹歎了一口氣,對著霍光道:
“你那邊也查清楚了?”
霍光早就已經稟報過了,此刻隻需要再陳述一次:
“是的,陛下。經過各種供述,李陵和路博德並無任何勾結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