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劉邦對另外一個自己很無語,匈奴的日子不好過(2 / 2)

他死後,單於之位傳給弟弟右穀蠡王,而右穀蠡王保證狐鹿姑單於的兒子依舊還是左賢王。

沒想到,狐鹿姑單於剛死,衛律和狐鹿姑單於的閼氏(皇後)就串通起來,更改了狐鹿姑單於的遺詔。

新的單於是左穀蠡王,繼位後被稱為壺衍鞮單於。

右穀蠡王和左賢王得知消息後極為憤怒,偏偏衛律、壺衍鞮單於等人早有準備爭取到了大部分王庭貴族的支持,右穀蠡王和左賢王兩人的勢力根本無法抗衡。

無奈之下,右穀蠡王和左賢王打算拉著盧屠王一起去烏孫,把烏孫國征服,自己在那裡當大王。

盧屠王一聽這不扯淡嗎,我乾嘛要跟你們這兩個政治鬥爭的失敗者?反手就告到剛剛繼位的壺衍鞮單於那邊去了。

壺衍鞮單於召來左賢王和右穀蠡王對峙,兩人當場倒打一耙,表示明明是盧屠王拉著我們投降漢朝,被我們拒絕後搶先誣告我們。

這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偏偏也沒有什麼證據。

剛剛登基的壺衍鞮單於也擔心如果此時降罪左賢王、右穀蠡王會引發王族內部的大內訌,隻能選擇各打五十大板,息事寧人。

這下子盧屠王生氣了,我好心告發右穀蠡王這個叛逆,你壺衍鞮單於不但不信我,還懲罰我?

盧屠王從此不再參加匈奴王庭會議。

右穀蠡王來勁了,他本來就對被壺衍鞮搶走單於之位非常不滿,也擔心繼續待在王庭會被謀害。

於是右穀蠡王也用和盧屠王一模一樣的說法,聲稱壺衍鞮單於“迫害功臣”,也不再率部參加匈奴王庭會議。

這樣一來,剛剛繼位形勢本就非常不穩的壺衍鞮單於,一下子又失去了右穀蠡王、盧屠王兩大強悍部族。

匈奴單於本部這邊的兵力,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虛弱。

壺衍鞮單於能征召的騎兵,眼下竟僅有三萬多人!

此時距離上次李廣利出征,已經過去好幾年了。

李廣利失敗後的這幾年,劉徹發布輪台詔,漢朝休養生息,國力肯定是恢複一些了。

而匈奴這邊卻是天災人禍不斷,越來越弱。

壺衍鞮單於非常擔心漢軍會趁機打來漠北,乾脆聽從衛律的建議,開始在漠北修築類似於居延城、受降城一樣的關隘要塞,打算據險而守。

吭哧吭哧修了兩年,匈奴內部又有異議了。

咱們匈奴是輕騎兵為主,拿輕騎兵去守城相當於拿鋤頭去切肉,純扯淡!

壺衍鞮單於想了想又覺得挺有道理的,便放棄了修建城池的計劃。

更扯淡的事實出現了。

城池是沒修成的,但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是實實在在的。

匈奴空耗國力,到頭來啥也沒搞成,反而變得更弱了……

無奈之下,壺衍鞮單於徹底躺平了。

行了,本單於不掙紮了,本單於直接找漢朝求和總可以了吧?

南邊漢朝那個戰爭狂劉徹都死了,現在是小孩子劉弗陵在位,首席執政大臣霍光據說這幾年來講究的就是一個休養生息,求和還是有希望的!

壺衍鞮單於說乾就乾,派了一個使團去了長安。

然後就有了本次大漢使團對漠北王庭的回訪。

兩名漢使聊完,心中也是感慨。

“也不知道當年蘇武將軍那上百人的使團中,究竟還有誰能存活呢?”

“據說蘇武大人和常惠大人都還沒有投降,不知道他們如今是否還在世。”

帶著這樣的心情,漢使們在匈奴人安排的營地中住了下來。

翌日,漢使見到了壺衍鞮單於。

一番客套之後,漢使直截了當地提出了要將當年那批使團中活著的人帶回大漢的要求。

壺衍鞮單於自然是非常清楚實情的,但他卻並不願意放歸蘇武。

在壺衍鞮單於看來,蘇武等還活著的人屬於比較優質的籌碼,將來說不定還能拿來跟漢朝討價還價。

於是壺衍鞮單於就開口道:

“蘇武那批使團的成員都死光了。”

漢使們聽完很遺憾,但並沒有質疑。

從地位上來說,匈奴單於相當於大漢天子。

大漢天子講究的是一個君無戲言,大漢的使臣們當然也想不到,壺衍鞮單於竟然會說謊!

鏡頭一轉,某個穿著匈奴衣裳的男子走入房間中。

屋裡,一名穿著匈奴衣服,但樣貌明顯是漢人的中年官員激動地站起來。

“怎麼樣了?胡五?”

這名漢人官員,就是當年跟隨蘇武出使的大漢使臣常惠。

被稱為胡五的匈奴男子搖了搖頭,道:

“我們得知消息太晚了,漢朝的使者相信了單於關於你們已經死掉的信息,前天離開了王庭。”

常惠大失所望,隨後看向胡五,道:

“胡五,你騎馬去追他們,還能追得上。”

“隻要你能把消息帶給他們,我保證大漢會給你足夠的金錢,保證你買得起你想要的一百匹馬和一千頭羊!”

胡五明顯有些心動,但片刻後非常堅定地搖頭。

“不行,我是負責看守你的人,如果我離開那麼多天,單於會砍掉我的腦袋!”

頓了頓,胡五又道:

“你放心,聽說過幾個月還有新一批漢朝使團要過來,據說是大漢皇帝和單於相互交換盟約以及禮物。”

“我到時候幫你留意,絕對不會錯過他們了。”

【幾個月後。】

胡五急匆匆地走進了屋子裡。

“常惠,漢朝的使團又來了,我也打聽到他們居住的地方了。”

“你彆忘記和我說好的條件!”

常惠大喜過望,猛然站了起來。

“那還等什麼?快帶我去見他們!”

胡五笑道:

“現在不行,得等晚上才最穩妥!”

常惠知道胡五說的是對的,但依舊急得在房間之中團團轉。

平生第一次,常惠恨時間過得太慢。

終於,在深夜時分,憑借著一直貼身收藏的大漢使臣印信,常惠見到了兩位年輕的大漢使臣。

兩名大漢使臣驗證完常惠身份,都是又驚又喜。

“常惠大人,沒想到你還活著!”

常惠心中同樣也激動不已,對著兩名大漢使臣道:

“蘇武大人同樣也還活著,隻是被匈奴單於放逐到了北海牧羊。”

“什麼?”兩名大漢使臣幾乎不敢相信這個消息。

“蘇武大人當真還活著?”

常惠用力點頭:

“衛律和李陵那兩個叛徒每年都會來勸我投降,我是從他們口中知道的。”

兩名大漢使臣喜出望外,同時又感慨不已。

“常大人,你們和蘇大人這些年辛苦了。”

“放心吧,明天我們見到匈奴單於,一定揭穿他的謊言,帶你們回去!”

常惠忙道:

“且慢兩位大人,你們不能直接實話實說,否則胡五就要暴露了。”

胡五是負責看管常惠的匈奴人,此人固然是為了豐厚的報酬而背叛了匈奴,但說起來對常惠、蘇武還是都有救命之恩,常惠當然不會做出讓胡五白死的事情。

兩名使臣對視一眼,同時露出微笑。

“常惠大人放心,我等自有理會。”

“等會我們就把您之前答應給胡五的報酬給他,常惠大人先回去,明日靜候佳音便是了。”

翌日。

兩名大漢使臣昂首挺胸,走入王庭大帳之中。

剛坐下來,其中一人直接就拍了桌子,對著壺衍鞮單於冷聲道:

“想不到堂堂大匈奴單於,竟然也會對我們大漢說謊!”

“匈奴單於的名聲,原來已經不值錢到這種地步了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