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帶著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兩個人,正在坐火車。
看著外麵的風景,李世民笑道:
“建設鐵路絕對是大唐最為重要的¥@¥%”
黑暗突如其來,巨大的噪音淹沒掉了李世民的聲音。
但幾秒鐘後,李世民的影像再度出現,火車正在駛離一條隧道。
房玄齡笑著點頭道:
“陛下所言極是,臣也認#¥¥%#%”
黑暗再度降臨,畫麵中巨大的噪聲響起。
曆朝曆代皇帝看到這裡,表情都有些古怪。
【明太祖朱元璋:大家其實都坐過火車的,大可不必如此逼真。】
【漢高祖劉邦:朕怎麼沒有這種體驗?】
【宋太祖趙匡胤:因為你的窮大漢連特麼開個隧道的能力都沒有!】
……
火車終於停了下來。
“平壤火車站”。
李世民一行三人跟隨著人流,走出了熙熙攘攘的火車站。
“新羅婢!”
“漂亮的新羅婢,過夜隻要兩百錢!”
“上好的新羅婢,絕對讓客人滿意!”
“車接車送,免費住宿用餐!”
看著麵前熱情無比的知客們,李世民表情不由微妙。
“怎麼拉客都拉到車站來了?”
房玄齡顯然早知玄機,微微一笑。
“陛下有所不知,根據戶部的統計,前來平壤的大唐內地人至少有八成是為了新羅婢而來。”
李世民表情越發古怪。
“戶部為什麼要統計這種數據?”
房玄齡理直氣壯地開口道:
“得收稅呀!”
……
一行人坐上早就已經安排好的汽車,進入了平壤城中。
和大唐許多城市建築範圍已經超出城牆範圍的城市不同,平壤城的城牆依舊還是此地城市和農村的邊界線。
長孫無忌笑嗬嗬地對著李世民介紹。
“陛下,咱們這一次住的就是高句麗末代王所居住的王宮。”
李世民眉頭一揚,道:
“這是不是有點不夠親民啊?金幕的任務可是要深入體驗民間疾苦。”
長孫無忌嘿嘿一笑。
“陛下到了地方就知道了。”
很快,汽車駛入大門,在門後麵的廣場停了下來。
李世民走下汽車,環顧一圈,突然一愣。
“這就是高句麗的王宮?”
長孫無忌一臉早知如此的表情。
“對呀陛下,這就是高句麗的王宮。”
李世民:“……”
在李世民的麵前,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宅子。
這宅子怎麼說呢?
以大唐的標準來說,大概就相當於長安城皇宮裡麵的冷宮裡最小、最偏僻的一座側殿那麼大。
“這能叫王宮?彆說是大唐諸侯王的標準,就算是一些地方富紳的家宅也比這個大啊!”
“朕都不需要一刻鐘時間就能從東邊走到西邊,這也配叫王宮!”
李世民很難得地失態,狠狠地吐槽了一番。
長孫無忌嗬嗬一笑。
“陛下,這就是小國寡民的見識所限了。”
房玄齡湊過來道:
“倭國那邊比這個還要寒酸一點,那個什麼所謂的倭國天皇住的也是這麼大的宅子,而且還是木頭做的!”
李世民忍不住搖頭。
木製建築在大唐當然也有,但石製建築以其可靠性早就已經成為了大唐建築的主流。
“難怪你們說住在這裡不影響朕親民,看來的確如此。”
就這屁點大的地方……
翌日。
李世民帶著兩名文臣,興致勃勃地走在平壤城的大街小巷上。
為啥不開車,因為這座平壤城真的很小,小到和大唐境內那些比較大的縣城差不多。
這種麵積,開車幾分鐘就逛完了,還是步行比較合適。
“怪了,這平壤城的空氣怎麼也這麼香?”
毫不誇張地說,整座城池的空氣都帶著一股淡淡的香味。
此時,兩名身著大唐衣裳的新羅女子嫋嫋婷婷而過。
李世民君臣三人的腦袋整齊劃一,隨著女子行走的步伐而不斷擺動,直至女子消失。
一股更加濃烈的香味傳來。
李世民默默點頭。
“你們不用說答案,我已經知道了。”
平壤城中的女子數量異常的多,一路走來,大部分都是女子。
縱然是以君臣三人的見識,也頗有目不暇接之感。
不少女子注意到三人的眼神,也不羞怯也不逃避,還有人用扇子捂嘴吃吃而笑,更有大膽的直接拋來媚眼,讓三人頗為心動。
“彆亂來,金幕看著呢!”
李世民對著蠢蠢欲動的房玄齡開口。
房玄齡歎了一口氣,顯得頗為失望。
突然,街邊一扇大門敞開。
一名身著大唐士紳服裝的老者熱情地走了出來。
“三位是大唐人士嗎?”
老者明顯是新羅人,說話的時候帶著濃重的新羅口音,不過也能聽懂。
李世民有些疑惑,道:
“我們是關中人士,不知老丈有何指教?”
老者頓時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