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著搖頭。
“不,這一次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趙構之前當皇帝,宋朝的士大夫集團雖然也對趙構不滿意,但是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宋朝重臣嘗試過廢掉趙構。”
“史可法和東林黨,卻在最開始就已經背離了朱由崧,這讓朱由崧必然對他們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
“本來嘛,朱由崧從攝政到登基這件事情裡雙方是可以和解的,可史可法和東林黨又一次拒絕了朱由崧。”
“被兩次拒絕過後,朱由崧無論是對史可法還是對東林黨都不可能再有任何信任。”
李治聽著,心中頓時明悟。
“大明勢力就三股,第一支是史可法,第二支是東林黨。”
“這兩支都兩次拒絕了朱由崧,那朱由崧必然會全麵倒向武將了。”
李世民嗯了一聲,道:
“你看南宋,無論宗澤還是李綱,他們縱然對趙構做的事情不滿意,也會勸諫甚至斥責趙構,可他們從來沒有任何一次真正做出危及趙構皇權的舉動。”
“史可法、東林黨卻兩次做出危及朱由崧皇權的舉動,兩次啊!”
“所以,隻要朱由崧一天還在位,大明文官集團就徹底完了,沒有任何一點翻身的可能性。”
“武人得勢,嘖嘖……”
李世民說到這裡,搖了搖頭。
“隻能說,朱由崧這也算是和文官一起自爆了。”
曆史上,沒有任何一個皇帝能在武人得勢的王朝獲得好下場!
所以李世民才會斷言,這個南明完蛋了。
李治呼出一口氣,又想明白了一點。
曆史越是往後發展,皇帝們就越喜歡以文禦武。
皇帝們真的不知道“專業的事情要專業的人去做”嗎?
或許,並不是那些皇帝傻,而是為了保證至高無上的皇權,有些事情明知道有副作用也得去乾!
皇權啊……
李治腦海中突然跳出了一個莫名奇妙的想法。
假如,皇帝並非終身製,而是擁有一個擔任時間的限製。
會不會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下一秒鐘,李治身體都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荒誕不經!
我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一係列的事件發生後,弘光皇帝朱由崧以馬士英為首輔,四鎮總兵為核心,史可法和東林黨代表的文官基本被排除出權力中樞的整個體製總算是建立起來了。】
【圍繞著皇位的競爭讓整個大明南方領地在長達兩個月的時間裡陷入無儘的內耗,浪費了極為寶貴的時間。】
【同一時間,還有另外一個人也在北方浪費了同樣寶貴的機會。】
鏡頭一轉,到了北京的紫禁城中。
李自成坐在曾經屬於崇禎皇帝的皇位上,看著麵前戰戰兢兢跪著的原大明群臣,不由誌得意滿,放聲大笑。
“改天換地,自今日起!”
隨後,李自成吩咐牛金星道:
“咱既然進了京師當了天子,那就需要用人來幫咱統禦萬民。”
“你可派人在京師之中張貼榜文,若有人願意給咱效忠,就著去吏政府報名便是。
牛金星立刻應是,急匆匆地去了。
牛金星剛剛張貼出榜文,坐在吏政府衙門中等待,就看到了從大門口策馬路過的大順大將張宗敏及其一乾隨從。
“張將軍去哪?”
張宗敏笑嗬嗬地開口道:
“去助餉啊!”
所謂的“助餉”,是李自成發明出來的說法。
李自成造反這麼多年,為何屢戰屢敗還能每次都重振旗鼓拉起人馬?
原因很簡單,“闖王來了不納糧”!
曆史上的李自成的確真的這麼做了,從來沒有讓自己起義軍控製區的老百姓繳納糧食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