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界中,朱高熾表情很微妙。
罵吳三桂的背叛吧,吳三桂是背叛的大順。
要說吳三桂忠誠吧,吳三桂明顯又要去投靠滿清。
嗯……就當看一場狗咬狗咬狗吧。
朱高熾臉上剛剛浮現出笑意,突然又想起這三條狗最終的獲勝者肯定是要南下去征服明朝殘餘勢力的。
於是笑容再度從他胖乎乎的臉上消失了。
朱元璋倒是嗬了一聲。
“這個吳三桂還算是有點急智。”
“若是他能和史可法易地而處,對大明來說應該是一件好事。”
朱高熾下意識地想要反駁。
話到嘴邊,又定住。
假設史可法鎮守山海關,那一定會在崇禎傳令的第一時間召集所有兵馬回援京師。
從朱翊鈞那一部和如今這一部盤點視頻就能看出來,山海關方向遼東明軍是真正的精銳。
有這支明軍加入京師的防守,李自成就不可能短時間內攻破京師。
大明的希望不就有了?
若吳三桂在南方,以此人的小心謹慎,以及保命時候的大膽果斷,什麼東林黨、馬士英估計都不是吳三桂的對手。
軍事方麵,吳三桂能出任遼東統帥,壓服四鎮總兵更是不在話下。
那吳三桂就能在短時間內整合大明南方的勢力,拉出一支足以支援京師的勤王大軍。
這一來,史可法堅守京師,吳三桂北上勤王。
還真有戲!
朱高熾剛剛興奮起來,表情又變得黯淡。
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金幕中,浩浩蕩蕩的清軍正在前進。
豫親王多鐸策馬行於兄長多爾袞身邊,環顧一眼浩浩蕩蕩的兵馬,忍不住感慨道:
“這一次大清可真是賭了啊。”
“嘿嘿,又能打草穀了。”
按照多爾袞的命令,“男丁七十以下,十歲以上,無論家中丁口多寡,儘數從軍!”
這是把整個滿清控製的東北青壯統統拉來了。
多爾袞表情嚴肅,對著多鐸道:
“再去傳令全軍,此次進軍,有抗拒者必加誅戮,但不屠人民,不焚廬舍,不掠財物,勿要大清軍隊和民間秋毫無犯。”
“違令者,便是旗主之身,本攝政王亦當親自監斬!”
多鐸身體顫抖了一下,苦著臉道:
“十四哥,連打草穀都不行?”
打草穀的說法,出自北宋和遼國對峙邊境。
雙方相互劫掠邊境人口,搶奪對方財物,甚至屠殺對方子民以領功,謂之“打草穀”。
多爾袞冷冷地看著多鐸:
“你耳朵聾了?”
多鐸尷尬一笑:
“好好好,咱這就去傳令。”
多鐸一臉怏怏不樂地離開。
若說到嗜殺,滿清諸多將領之中,多鐸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直到走遠了,多鐸才嘀咕一句
“不能想砍就砍漢人的腦袋,這仗打得有什麼意思!”
四月十五日,清軍抵達翁後紮營。
多爾袞召集眾將,隨後指著一人道:
“洪承疇,你來說。”
【原大明薊遼總督,現鑲黃旗包衣洪承疇。】
聽見多爾袞開口,洪承疇趕忙嗻了一聲,恭敬道:
“奴才謹遵主子諭旨。”
可彆小看這聲“奴才”,那可是洪承疇八旗旗人身份的證明。
要是一般的漢人降將,想要在多爾袞這位暫代兩黃旗旗主麵前自稱奴才,那都沒這個資格!
洪承疇清了清嗓子,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