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接下來的行動,在場的諸多大順政權大臣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將軍李岩道:
“建奴撤軍隻是暫時的,等他們穩固了京師局麵後一定還會繼續對咱們發動進攻。”
“為今之計,陛下應當親自坐鎮山西,組織統領各軍各將,阻建奴於山西之外。”
“再讓關中那邊編練軍隊前來支援,自可一鼓作氣反攻京師,消滅建奴!”
丞相牛金星大搖其頭。
“不妥,實在不妥!”
“山西交通不便,陛下滯留在此,怎麼可能及時獲得關中、河南、山東等地的情報,並做出快速安排?”
“再說了,建奴騎兵凶猛,他們又何必前來山西?隻需要沿著河北平原一路南下直取中原,我等在山西布置重兵反而無用。”
“陛下禦駕應當回返關中,隻需要以大將坐鎮防禦山西便是。”
兩人各執己見,爭吵不休。
大順群臣也是分成兩派,有的同意李岩有的同意牛金星,互不相讓。
李自成大感頭疼,但卻也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主要兩個人的話都挺有道理的,聽誰的好像都對。
【就在這個時候,兩條關鍵情報改變了李自成的想法。】
四月二十七,山東德州。
當地一群士紳突然起事,推舉逃難到該地的大明皇族、香河知縣朱帥欽為盟主,假稱大明濟王。
“大明濟王殿下有令,山東境內所有大明臣民全部起事,驅逐闖賊軍隊,光複大明!”
“闖賊已經在山海關被建奴全殲了主力軍,現在逃到山西去了,咱們山東也該回歸大明治下了!”
【李自成的勸餉政策惡果再度發酵,剛剛臣服於大順的山東地區,叛亂猶如野火一般飛速蔓延。】
四月二十七日起事當天,德州宣布重歸大明。
四月二十八日,東昌府官民誅殺當地大順官員,宣布重歸大明。
四月二十九,青州府、臨清州、武定州、高唐州宣布重歸大明。
四月三十日,省會濟南府宣布重歸大明。
李自成抵達太原時,已經是五月十二日。
此時的山東境內,總計大大小小四十六座縣城、州府、省會宣布重歸大明。
大順軍前不久剛剛征服的山東地區,基本上已經全部吐了出去。
【如果說山東地區並非大順政權核心區域,那麼另外一個地方傳來的叛亂,對李自成而言就是致命隱患了。】
宋獻策快步走入臨時行宮大堂,臉色凝重地開口。
“陛下,剛剛得到的消息,之前投降咱們的明朝大同總兵薑鑲發動叛亂,殺害了咱們大順知府張天琳和中軍將張黑臉!”
“什麼?”李自成大驚失色。
一直以來,大同都是太原城北方最重要的屏障。
失去了這個屏障之後,太原不但要麵對從東邊河北過來的敵人,同時還要防備來自北方大同的敵人。
再說得直白一點,沒了大同,太原基本上是沒辦法守了!
李自成終於下定決心,沉聲道:
“傳朕的旨意,明日禦駕啟動,返回西安!”
“陳永福,你率部一萬五千人守衛太原;劉忠,你率部一萬守衛長治;袁宗第,你率部一萬人屯掛甲莊;唐通,你領你部一萬兵馬前往保德防備敵軍!”
“其餘大臣將士,全部隨朕回歸關中。”
【再加上駐防固關的大將馬重禧,李自成留下了大約七萬兵馬守衛山西,自己率領剩餘所有主力撤回了關中地區。】
看到這裡,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皺眉思索片刻,緩緩搖頭。
“李自成這個布置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