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隆武朝廷和魯監國政權明爭暗鬥,曆朝皇帝爆發好壞爭吵(2 / 2)

鄭成功啞然片刻,還是勸說道:

“爹,您如今都已經是伯爵,屬於大明真正的勳臣了,何必在意這些虛名?”

“如今國難當頭,我們還是應該以大局為重,全力準備北伐才是。”

鄭芝龍冷笑道:

“北伐?老子才不去什麼北伐呢。”

“用老子的兵去打建奴,他朱聿鍵什麼都不需要做就能坐享其成?”

“想都彆想!”

鄭成功目瞪口呆。

“爹,咱們是大明的臣子啊!”

鄭芝龍大怒,一巴掌扇在了鄭成功的臉上。

“蠢貨,咱們鄭家一直以來都是靠海吃海,大明算什麼東西?”

“你要記住,任何時候在你的心中都應該以鄭家的利益為優先。”

“實在不行,將來隻要滿清能給出足夠的條件,老子也一樣能當滿清的國公爺!”

【在崇禎時期,大明雖然內部困難重重,但朝廷對全國各地的控製還是處於一個正常狀態。】

【到了弘光朝廷時,雖然也有五大藩鎮在外聽調不聽宣,但朝廷對除此之外的其他地方依舊有著很強的控製力。】

【等到了隆武朝廷時,局勢已經基本崩壞。不但鄭芝龍這樣坐擁核心軍權的大將完全無視朝廷意誌,就連地方上的官員們也隻是名義上聽從朝廷的號令。】

【局勢一步步的崩壞下來,再加上和魯監國政權之間的相互內訌,隆武政權事實上成為了一個“政令不出福建”的弱小政權。】

看到這裡,曆朝曆代的皇帝們也是忍不住了。

【宋太祖趙匡胤:朕覺得史可法是要背負責任的。若是他當初能直接大權獨攬,還有力挽狂瀾的機會。】

【明太祖朱元璋:你這就沒道理了。史可法忠心耿耿,為了大明奮戰到最後一刻,你怎麼能這麼說他?】

【宋太祖趙匡胤:忠心有個屁用啊!亂世之中不僅僅需要忠心還需要能力。若史可法能成為劉裕,哪怕是成為霍光,滿清能這麼輕易地占據兩淮和江南?】

【唐太宗李世民:隻能說這個時候的天命的確沒有眷顧大明,若是能有一個嶽飛來幫助史可法,大事可成。】

【宋太祖趙匡胤:你就彆安慰姓朱的了,就算有嶽飛在史可法帳下,結局也就是被馬士英等人排擠免職毫無兵權,含恨而終。】

【光武帝劉秀:小趙啊,你這就是典型的對好人太嚴格,對壞人太寬容。】

【昭烈帝劉備:光武皇帝說的沒錯,好人已經竭儘全力,你卻責怪好人沒有做得更好。卻不想想那些壞人但凡少做一點惡,局勢都不會這麼崩壞!】

【宋太祖趙匡胤:笑死,你想要當好人那你就得有能力啊。好人就是要比壞人更強,要乾掉所有的壞人才能拯救世界!】

【宋太祖趙匡胤:所以對好人要求更高本來就很正常,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絕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壞人!】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雖然趙匡胤這老小子腦子不太好,但朕倒是覺得他說的挺有道理的。】

【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其實都有道理。好人不應該被苛責是真的,但好人必須要比壞人更強大也是真的,看你們在什麼立場上吧。】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由於正統性缺乏,無法得到天下其他地區大明臣民的承認,於是在重新成為監國之後,魯王朱以海和心腹們商議決定進行一次北伐。】

畫麵中,朱以海親自宣讀旨意。

“……封方國安為越國公,王之仁為興國公。”

“以方國安為大將軍,節製諸軍。即日北伐,克服杭州、南京,興我大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