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大順軍的最終抉擇,曆朝皇帝長出一口氣(1 / 2)

朱棣大怒,直接拍桌。

“這個何騰蛟搞什麼東西?都這種時候了,還玩官場權術這一套!”

朱高熾有些尷尬地摸了摸下巴,強行解釋了一番。

“何騰蛟麾下的兵力太少了,不好控製大順軍。”

“他畢竟也拿下了十多萬大順軍兵馬的控製權,算是不錯了吧。”

朱棣怒道:

“不錯個屁!知不知道什麼叫做三軍易得一將難求?”

“關鍵就是那些能征善戰的將領,不是什麼狗屁大頭兵!”

“真正會打仗的將軍都被逼走了,這還玩什麼?”

朱高熾無言以對。

朱元璋心情稍微平複了一些,呼出一口氣。

“這些能打的大順軍將領已經北上了,或許在會合了李過、高一功之後還能弄出一些更好的戰績來。”

藍玉麵帶憂慮地開口道:

“大順軍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後勤啊,如果到了湖北之後依舊還是沒有後勤,那也不好辦。”

“更何況他們或許還會投降滿清。”

投降滿清這個點實在是太致命了。

大順軍這麼多能征善戰的將軍,一路跟隨李自成打下過整個北中國。

他們若是成為了清軍,那南明這邊完全沒有任何經驗的將領們怎麼可能和他們去對抗呢?

大明世界之中,氣氛一片沉寂。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鏡頭中出現的是滿清任命的湖廣總督佟養和。

他對著麵前的諸多幕僚開口道:

“何騰蛟手中沒有兵,本官的手中也沒有多少兵。”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全力爭取李自成餘部的投靠。”

“你們要記住,對待所有原明朝的將軍、官員必須要態度好,以招撫為主。”

“絕對不能表情倨傲引起反感,影響了大清征服湖廣的大計!”

諸多幕僚臣屬紛紛點頭。

又有人道:

“總督大人,眼下最麻煩的就是許多人都很反感剃頭令,這該怎麼辦?”

佟養和表情有些凝固,過了好一會才歎息道:

“剃頭令是北京那邊朝廷發下來的聖旨,無論如何也不能違抗,你們就見機行事吧。”

等幕僚們離開之後,佟養和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給大順軍諸多將領們進行招降。

“希望能有用吧。”

佟養和的妻子送了一碗羹湯進來,看著佟養和如此勞心費神,便勸說佟養和先去休息。

佟養和搖了搖頭道:

“眼下湖廣未定,我哪裡有心情休息呢?唉,當個漢奸也不容易啊。”

說著,佟養和露出自嘲表情。

佟夫人柔聲道:

“大人,什麼國家大義妾身一點都不在意,妾身隻希望咱們一家子能好好的。”

佟養和嗯了一聲,緩緩道:

“是啊,誰不希望自己家人能好好的呢?”

【漢高祖劉邦:他娘的,這些家夥當漢奸還要給自己找借口,簡直就是惡心死了。】

【漢武帝劉徹:後世的這些子孫們,真是越來越沒有骨氣了!】

【宋太祖趙匡胤:朕記得之前金國南下的時候雖然也有張邦昌這樣的投降派,但朝廷的主流還是主戰派,怎麼大明反而越來越不像話了?】

【明太祖朱元璋:朕他娘的已經北伐韃虜收複中原了,這些個不肖子孫們胡搞瞎搞可不關朕的事情!】

朱元璋現在已經徹底失去了給後代大明混賬子孫辯解的想法。

這些個廢物,趕緊毀滅就完事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大約在七月底八月初左右,兩支大順軍於荊州地區正式合兵一處。】

“宗第!”

“一隻虎!”

“一功!”

一群老戰友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都是熱淚盈眶。

雙方坐在一起,各自聊起了這幾個月分開的經曆。

李過、高一功這一路過來也是非常不容易。

西安城破的消息傳來之後,他們立刻從榆林、延安突圍。

對麵的吳三桂、尚可喜等在之前的戰鬥中見識到了大順軍的戰鬥力,出於保存實力的想法也不願意死戰到底,隻是派出小股兵馬一路騷擾追擊。

由於關中被破,兩人先西撤到了寧夏,然後沿著黃河逆流而上,從西邊繞過關中,沿著當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的天水地區越過祁山,進入漢中。

漢中原本是大順的地盤,李自成安排的是幾名大明降將在這裡看守。

在得知了西安被攻破之後,駐守當地的這些大明降將轉頭就接受了滿清的招撫,反而對李過、高一功進行了瘋狂阻擊。

兩人原本打算轉入巴蜀,卻得知此時巴蜀已經被張獻忠所控製。

張獻忠派出李定國牢牢把守住了各個關隘,李過高一功隻能選擇硬啃漢中。

由於清軍兩路主力忙於追擊李自成和滅亡弘光朝廷,漢中清軍遲遲沒有得到增援,兩人經過幾個月的血戰後終於打穿了漢中,沿著漢水東出到了湖北。

西路大順軍雖說沒有遭遇清軍主力,但這一路轉戰數千裡,同樣也消耗了大量的元氣。

但論起實力來說,西路軍建製依舊完整,將士們也還算聽從號令,比起已經四分五裂的東路軍就要強多了。

李過是李自成的義子,高一功更是李自成皇後高氏的親弟弟,故而兩人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合兵之後的主心骨。

在一番商議之後,眾人推舉李自成的三弟(姓名不詳)為新首領,李過代掌玉璽。

正好就在此時,滿清湖廣總督佟養和的信送到田見秀手中,由田見秀轉交給了李過。

“招降?”李過眉頭一皺,看向麵前的諸多老兄弟,“你們怎麼會想起和建奴投降?”

高一功怒氣衝衝地開口道:

“建奴可是害死了陛下!”

袁宗第歎了一口氣,落寞道:

“老李、老高,你們沒有跟著陛下走,不知道我們這一路過來經曆了什麼。”

田見秀也是一臉心有餘悸,道:

“陛下去了之後,你知道我們有多少次內訌嗎?唉,這樣真的沒意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