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往後,大西便成往事。你我四人也不必再姓張,各自恢複本姓吧。”
四人之前成為張獻忠義子時全部都改姓張,在這次政變之後則恢複了本姓。
李定國開口道:
“孫大哥,你資曆最老能力最強,我等願意奉你為新王。”
劉文秀哼了一聲,卻沒有開口。
艾能奇也是沉默。
四人都是張獻忠義子,各自率領的兵馬數量也差距不大。
劉、艾兩人顯然並不願意對孫可望稱臣。
孫可望見狀,眉頭微皺,隨後露出笑意。
“這樣吧,今後我等兄弟四人共舉大業,碰到事情大家一起商量,如何?”
劉文秀、艾能奇立刻露出笑容。
“那就按照孫大哥的話來辦吧!”
孫可望嗯了一聲,沉聲道:
“之前義父他喜歡殺人,所到之處往往對不服者大肆屠戮,這一點非常不好。”
“今後我等所過之處,應該儘可能地減少對民眾的劫掠侵擾,這樣才能更好的爭取天下人支持。”
對此,其他三人都沒有意見。
張獻忠和李自成最大的區彆就在於這位大西王過於殘暴。
李自成屬於罕見的農民領袖,雖然也會挾裹百姓加入起義軍之中,但大順軍的宗旨一直都是為民做主,從那句“闖王來了不納糧”就能管中窺豹。
張獻忠的所作所為則更像是土匪,所到之處搶掠殺戮各種罪行數不勝數,導致大西軍所到之處叛亂不斷,當地老百姓往往儘全力配合明朝官軍對其圍剿。
正是兩人之間的不同,讓李自成越做越大最後攻克大明京師,而張獻忠卻到處碰壁到哪裡都給明朝官軍配合百姓爆殺。
若非之前的大明湖廣軍閥想要養寇自重,張獻忠連四川的門都摸不到就會被弄死在湖北西部了。
四人作為張獻忠身邊的心腹大將,對這種情形自然是知曉的,也曾經多次勸阻張獻忠。
如今張獻忠死了,留下來的“皇後”和丞相汪兆齡依舊固執地堅持之前張獻忠走一路霍霍一路的做法,,讓孫可望四人忍無可忍,憤然發動政變將其誅殺。
艾能奇道:
“之前李自成就是靠著愛護百姓才奪取北京,我等隻要改弦更張,將來奪取天下也未嘗不可!”
孫可望笑了笑,道:
“眼下還有一個問題,貴州多山,並非能成就王霸基業之處。”
“我等還是需要尋找一個更好的地方才是。”
【就在大西軍停留於貴州,不知該如何選擇下一步進取目標的時候,一封來信改變了這一切。】
幾日後,孫可望召集其他三人,拿出一封信。
“是大王在雲南的義父龍在田土司寫來的信。”
龍在田是大明雲南石屏土司,屬於雲南土司之中比較強大的一位。
崇禎十一年,張獻忠曾經短暫接受大明朝廷的招安,在湖北穀城一帶駐紮。
當時的龍在田正好受大明朝廷召喚,領石屏土司兵來到湖北剿匪,監視張獻忠所部。
兩人交往中脾氣相投,張獻忠便拜龍在田為義父,龍在田則贈送了一批戰馬、火槍給張獻忠。
後來兩人的交往引起了湖北大明官員的警惕,上奏北京城後崇禎皇帝就將龍在田遣回雲南,也不再調集龍在田的石屏土司軍平叛。
李定國心中好奇,笑著調侃了一句:
“龍大人寫信來乾什麼,不會是邀請我們進雲南吧?”
孫可望笑嗬嗬地點頭。
“沒錯,龍大人就是邀請我們進雲南——平叛!”
“平叛?”劉文秀疑惑地開口道:“雲南可是沐家的地盤,沐家當了兩百年的雲南王,難道還有搞不定的事情嗎?”
孫可望笑得越發歡暢了。
“沐家?沐家現在已經不是雲南的主人了!”
去年九月,雲南武定土司吾必奎發動叛亂,聲稱“已無朱皇帝,何有沐國公”,想要推翻沐家在雲南的勢力。
當代沐家家主沐天波召集各路土司,合力平定了吾必奎叛亂。
但這些土司之中還有另外一名土司也心存異心,那就是執掌王弄土司、阿迷州土司的沙定洲。
沙定洲在平定叛亂之後,借故率領自家土司兵馬停留於昆明城。
等其他土司軍隊全部離開後,沙定洲便突襲昆明,將沐家勢力斬殺殆儘。
沐家家主沐天波僅帶幾名侍衛逃出昆明,在石屏土司龍在田、寧州土司祿永命的一路保護下躲到楚雄。
沙定洲奪取昆明後,逼迫就在昆明城中的雲南巡撫吳兆元、大學士王錫袞給隆武皇帝朱聿鍵上書,聲稱沐天波造反,被沙定洲平定,希望朝廷能冊封沙定洲為新的雲南王。
隆武皇帝不知就裡,發出了“誅殺沐天波”的旨意,讓沐天波極為被動。
當然,沐天波也不甘心束手就擒,他在楚雄擁有大明金滄兵備道將軍楊畏知的部隊作為靠山,同時憑借著沐家兩百多年的名望獲得了許多雲南土司的支持,和沙定洲形成對峙局麵。
但沙定洲畢竟占據昆明,又得到隆武皇帝聖旨的支持,還憑借著搶奪來的沐家財富大肆收買人心擴張部隊,漸漸占據了上風。
眼見雲南局勢就要崩壞,站在沐家和朝廷這邊的石屏土司龍在田得知大西軍從四川南下進占貴州的消息,立刻就寫來這封信。
信中的意思非常明確,希望大西軍能進入雲南平定造反的土司沙定洲。
龍在田還表示,隻要大西軍能幫這個忙,那他願意搭橋牽線,讓大西軍加入南明朝廷之中,成為大明官軍的一員,一起共同對抗滿清的入侵。
李定國聞言,一拍大腿笑道:
“這不是瞌睡碰到枕頭了嗎?話說回來,大明那個隆武皇帝不是死了嗎?”
孫可望笑道:
“隆武皇帝是死了,但現在大明於廣西又有一個永曆皇帝。哦,對了,大明在廣州還有一個皇帝。”
“反正,不管是哪個皇帝,咱們若是拿下雲南,自己就是土皇帝了嘛!”
曆朝皇帝原本安靜地看著金幕,直到孫可望這句話出來,頓時就繃不住了。
【漢高祖劉邦:不是吧,又來?】
【漢武帝劉徹:又是熟悉的內訌劇情?】
【秦始皇嬴政:雙皇並立又雙叒叕出現了。】
【宋太祖趙匡胤:朕想請問一句,你這個南明,不內訌會死嗎?@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