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黃大人提醒,本國公險些就誤了大事!”
【黃人龍的勸說讓金聲桓改變了主意,他召回王德仁部主力,並親自率領主力南下進攻贛州。】
曆朝皇帝看到這裡,都震驚了。
【秦始皇嬴政:這個金聲桓怕不是個傻子吧?】
【漢高祖劉邦:拿下贛州有個屁用啊,那地方是有兵馬、糧草還是大炮?】
【宋太祖趙匡胤:愚蠢啊!南京是長江以南唯一一座能成就大業的城池,就兩個月的時間,不打南京去打什麼贛州!】
【唐太宗李世民:隻要拿下南京,江南反清豪傑必然蜂起。有江南做後盾,就算是丟掉整個江西也無所謂啊!】
【明太祖朱元璋:……】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哈哈大笑。
“看到了吧,胤禛、弘曆,這就是天命在大清的最好證明。”
胤禛嗬嗬一笑,連連點頭:
“是啊皇阿瑪,在金幕中的這個時代,大清的敵人總是會莫名其妙地犯蠢!”
弘曆有些疑惑,道:
“黃人龍所說的大明寧王朱宸濠謀反之事好像還真是史實,為何皇祖和阿瑪會覺得金聲桓錯了?”
康熙笑嗬嗬地開口道:
“朕問你,秦末劉邦還定三秦就能一舉功成建立漢朝,為何三國時代諸葛亮六出祁山卻連一個關中都拿不下?”
弘曆呃了一聲,道:
“因為對手不同,曹操更強,而且漢水因為地震改道導致無法運輸補給。”
“還有就是蜀軍和漢軍也不是也一個等級的戰鬥力,諸葛亮麾下也沒有韓信、曹參、灌嬰、周勃這樣的名將。”
康熙笑嗬嗬地開口道:
“簡單地概括就是四個字——時移世易。”
“朱宸濠的時代和金聲桓的時代,已經完全不同了。”
“胤禛,你來說吧。”
胤禛嗯了一聲,如此這般,說了起來。
寧王朱宸濠造反的時候,麵對的是整個大明。
江西周邊的所有省份,都是朱宸濠的敵人。
朱宸濠隻要領兵離開南昌,就算沒有贛州的王守仁,也會有湖南、湖北、廣東、福建、浙江等地的兵馬前來進攻南昌。
朱宸濠僅有南昌附近的幾座城邑,卻妄圖顛覆整個大一統王朝,這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
無論用任何線路進軍,朱宸濠都注定失敗。
金聲桓就不一樣了。
距離贛州近在咫尺的湖南南部郴州、桂陽地區,又已經被南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派兵控製。
這樣的情況下,贛州清軍一旦出動,何騰蛟隨時都能突襲贛州,斷掉清軍的後路。
彆忘了,還有民心!
江西是大明科舉氣氛最濃厚,是大明內閣首輔、大學士、進士、舉人、秀才最多的省份。
用大白話來說,在大明朝,江西人最容易當官!
江西民間對大明的擁護,那是毋庸置疑的。
贛州清軍若真敢北伐南昌,極有可能出現清軍前腳剛剛出城,後腳江西百姓直接就讓贛州改旗易幟重歸大明的事情。
胤禛說到這裡,淡淡道:
“這僅僅還是其中兩個不同點,總而言之,贛州對寧王朱宸濠是致命的,但對金聲桓來說狗屁威脅都不是。”
“金聲桓這大字不識幾個的莽夫,聽了黃人龍那不學無術死板老學究的瞎分析,生搬硬套曆史典故,隻能說是蠢材碰到笨蛋,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