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世民感慨的同時,金幕中的皇帝們也正好討論到這個話題。
【宋太祖趙匡胤:朕說句大實話。之前覺得崇禎是個廢物,隻會甩鍋臣子。如今看來,這些臣子真的不太行。】
【漢武帝劉徹:臣子有什麼行不行的?朕和你說,彆管是什麼東林黨還是浙黨楚黨,在朕手下都是服服帖帖的狗腿子!】
【漢高祖劉邦:小徹啊,你是千古大帝,什麼臣子能玩的過你?小趙說的話還是有點道理,皇帝一般的時候,臣子不行是真的很致命!】
【隋文帝楊堅:說得沒錯。帝國的治理主要靠君王,次要靠臣子。但明君少有是事實,若有一批如張居正般的臣子,大明還有救。】
【秦始皇嬴政:說白了還是儒家那套不行,若是按照朕的法家治國,臣子們該做什麼都有法律規定,還怕搞不定?】
……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為了攻克廣州,尚可喜進行了極其嚴密的準備工作。】
清軍在附近強征了數以萬計的民夫,逼迫他們在廣州城的東、西、北三麵挖掘壕溝,將廣州陸地上的出路全部堵死。
和後世不同的是,此時的廣州城南麵直接就是寬闊的珠江入海口,從這裡再往南就是大海。
換言之,即便陸地被封鎖,廣州城內依舊可以通過海運的方式獲取物資補給和運送援軍。
想要完全封鎖廣州城,清軍還需要一支足夠戰鬥力的水師。
於是尚可喜又派出自己的兒子尚之信前往附近海島,招降之前歸順大明的“紅旗水師”水寨。
在尚之信的勸說下,水寨之中的幾名大頭領梁標相、劉龍勝、徐國隆等人歸順滿清,被冊封為總兵等官職。
四月二十六日,在圍困了廣州將近兩個月後,梁標相等人率領自家水師於夜晚突然對正在運輸物資的廣州南明艦隊發動了襲擊。
黑夜的大洋上,各種炮擊不斷,火把照耀。
許多戰船被火箭命中後燃起大火,衝天的火光將附近的海麵照亮。
刺鼻的火焰燒焦和煙霧味中,許多被燒成火人的水手們慘叫著從船上跳下,躍入冰冷的海水中。
經過這場戰鬥後,廣州城內的補給隻能以幾艘乃至單艘小船的方式趁夜進行,整座城池的後勤開始陷入困境。
於此同時,尚可喜又派人在廣東境內四處勸降。
大部分廣東將軍都拒絕了投降,但也有如惠州總兵黃應傑、潮州總兵郝尚久兩人投降了滿清。
鏡頭一轉,切換到了潮州府城。
一支南明軍隊已經將此團團圍困多日,多門從船上拆卸下來的大炮正在不斷地猛轟著潮州府城。
“明”和“朱”兩麵大旗正在城外高高飄揚。
鄭成功的臉龐出現在了畫麵之中。
一名將領快步而至,畢恭畢敬地開口:
“國姓爺,確切消息,城裡的郝尚久已經投降韃子尚可喜部,預計尚可喜部可能會派出援軍前來救援!”
本名鄭森的鄭成功被賜姓“朱”,賜名“成功”,封為大明忠孝伯。
因朱姓乃是大明國姓,鄭成功由此被尊稱為“國姓爺”。
鄭成功呼出一口氣,表情頗為凝重,開口道:
“加緊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