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秦王變冀王,孫可望的臉麵往哪擱?
但凡是一個稍微對華夏曆史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秦王”這個名號是絕對比“冀王”更尊貴的!
孫可望還沒說話,坐在上首的李定國就發出一聲冷笑。
“從龍之臣?現在大哥是有了大明秦王的名號,才能讓雲南、貴州、川南服從。”
“要是真的新建王朝,這些地方分分鐘就反叛了!”
“彆忘了,咱們如今可是在大明沐家鎮守了兩百多年的雲南!”
眾人不由默然。
孫可望臉色變了一下,沒有開口說話。
李定國轉頭看著孫可望,言辭懇切地開口道:
“大哥心裡有氣,弟弟是知道的。”
“但如今抗清才是所有華夏兒女最為重要的目標,還請大哥暫時忍耐一二。”
孫可望哼了一聲,心中不滿情緒飆升。
在張獻忠死後,大西軍以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名原張獻忠義子為“四王”。
其中,孫可望年齡最大資曆最深,故而被推舉為老大。
但這種老大並不是張獻忠那種一言九鼎的老大,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手中都有各自的軍隊基本盤,並不受孫可望控製。
艾能奇在入川之後不久就病死了,劉文秀本人則並無爭奪首領之意,願意當個勤勤懇懇的打工人。
那就隻剩下一個李定國。
聯合南明,就是李定國大力推動的。
但在冊封秦王這件事情上被啪啪打臉的不是李定國,而是孫可望。
而且孫可望被打臉還不是一次,而是兩次!
孫可望強忍憤怒,冷冷道:
“好,就按照二弟說的。”
“賀九義、張明誌,你們兩人立刻率領五千騎兵出發前往南寧,保護大明皇帝陛下!”
李定國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讚道:
“大哥高義!”
孫可望目中精光一閃而逝,但什麼也沒說。
【事實證明,一心想要抗擊滿清的李定國,在政治上的嗅覺顯然並不夠敏銳。】
【他儘力勸說了暴走邊緣的孫可望,卻沒有察覺到孫可望背後的心思。】
鏡頭一轉,賀九義、張明誌兩人就率領騎兵火速趕到了南寧。
此時南寧城中的朱由榔永曆小朝廷可謂淒慘到了極點。
原先在梧州的時候還有焦璉護送的幾千兵馬,但在逃經潯州的時候,焦璉殿後阻止陳邦傅企圖劫掠朱由榔去獻寶給清軍,被陳邦傅領兵殺害。
焦璉一死,他的部眾也陸續散去。
當賀九義、張明誌兩人帶著五千騎兵抵達南寧的時候,他們發現跟隨在朱由榔身邊護衛的士兵竟然都不到五百人了!
賀九義、張明誌對視一眼,點了點頭。
在給朱由榔行禮完畢之後,賀九義對著朱由榔身邊的群臣開口道:
“請問哪位是兵部尚書楊鼎和大人?”
楊鼎和站了起來,昂然道:
“本官就是楊鼎和,爾等有什麼事情要彙報?”
賀九義微微一笑,拔出腰間長劍,一劍刺穿了楊鼎和的胸膛。
大殿之中,頓時一陣驚呼。
朱由榔大叫一聲,整個人連連後退,龍椅上登時一片水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