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古人雲‘師克在和’,孫可望這般內訌,怎麼可能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呢?】
【宋太祖趙匡胤:笑死了,每次南明朝廷剛剛有一點起色,馬上就要出現幺蛾子,真是不滅亡都不行。】
【秦始皇嬴政:朕現在都有點懷疑,這南明朝廷究竟是不是遭遇過天譴,怎麼就能接連出內訌呢?】
【漢武帝劉徹:或許大明的滅亡確實是天意不可違了。】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好好好,你們說得太對了,這回可不能怪罪大清了吧?】
【明太祖朱元璋:……】
金幕中,孫可望得知了李定國離開的消息,眉頭皺起。
“竟然走漏風聲,是誰?”
孫可望銳利的目光在麵前眾將身上劃過,眾人噤若寒蟬,都不敢開口說話。
孫可望此刻心中是相當惱怒的,若是能收編李定國的幾萬兵馬,那他就是真正的大權獨攬。
然後,便能實現他一直以來的夢想——登基,建立新王朝!
沒錯,孫可望可不像李定國、劉文秀一樣,隻想著匡扶大明驅逐滿清。
他要的是徹底改朝換代,要的是孫家成為朱家之後的下一個華夏皇族!
永曆皇帝朱由榔和整個永曆小朝廷被安置監視在安龍府,其實就已經體現出了孫可望的想法。
按照孫可望的計劃,在收複四川、湖南的巨大功勞之後,他就可以憑此逼迫永曆皇帝朱由榔禪位,登上大寶了。
眼下李定國的出走,無疑給這個即將實現的計劃增添了諸多變數。
孫可望沉默許久,還是強行壓製住了心中的怒火。
眼下即將和清軍主力決戰,可不是猜忌的時候。
若是因為李定國出走而再度引發內訌,那可彆說登基了,有沒有命在都是問題!
孫可望淡淡道:
“二弟既然不信本王,那就隨他去吧。”
“沒有他,本王也一樣能拿下湖南!”
“傳令,全軍出動,準備殲滅湖南境內殘餘的建奴韃子部隊!”
孫可望信心十足。
清軍主將尼堪都被李定國給乾掉了,如今領兵的是之前的副將屯齊。
李定國這個弟弟都能殺掉主帥,難道孫可望作為大哥還打不過一個兵敗之後士氣大降的副將?
孫可望隨即率軍出動,從靖州、武岡一路抵達寶慶府。
此時,清軍主力也已經休整完畢,剛剛被清廷任命為定遠大將軍,接過尼堪主帥之位的屯齊率領數萬滿、漢軍主力從永州北上,朝寶慶進逼而來。
三月十五日,兩軍先鋒在周家鋪相遇。
由於各自心懷忌憚,當天並未爆發大規模的戰鬥。
翌日,孫可望、屯齊兩位明清主帥分彆率領主力趕到。
從地形上來看,由於明軍是先行趕到的一方,得以在周家鋪附近的山上紮營,擁有居高臨下的地利。
清軍則是在五裡地之外的平原紮營,和山上的明軍大營遙相對峙。
孫可望立於山頂,注視著山下旗幟眾多的清軍大營,哼了一聲。
“敗軍之將,還敢主動前來?”
一旁的馬進忠有些憂慮,開口道:
“秦王殿下,賊酋尼堪雖死,但韃子主力元氣尚在,咱們還是需要謹慎對待。”
孫可望不以為然,笑道:
“尼堪乃是建奴的理政王,他被二弟殺了,這些個建奴韃子還能有什麼士氣?”
“傳令下去,明日全軍下山,發動總攻!”
另外一邊,清軍主帥屯齊也召集眾將,表情嚴肅地開口。
“各位,尼堪主子過世,你我身上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此戰若是無法取勝,那後果不必我多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