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大炮已經成為了舉足輕重的攻城武器。
李定國心中有些不爽,暗想:
“若是我能有十門紅夷大炮……”
“聽說鄭成功從紅夷番人那邊買了不少,可惜沒辦法找他討要。”
紅夷大炮屬於這個時代的超級武器,幾乎無往不利。
唯一紅夷大炮攻不下來的城池,是薑鑲據守的大同城。
但大同乃是大明九邊要塞之一,經曆大明兩百多年的屢次修繕加固,肇慶城顯然是完全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
由於缺少熱兵器彈藥,而長梯、衝車等冷兵器時代的攻城器械又都明顯失效,李定國決定改用另外一種方式。
在肇慶城外,明軍先挖出一道壕溝,在壕溝邊上用大量布袋裝上沙土,堆疊成一道高高的壘牆。
隨後派出射術精湛的士兵們,在壘牆中對城牆上的清軍進行狙擊。
時不時還會組織士兵用長梯衝車再進行一次衝擊。
但這些僅僅是障眼法。
在壕溝的內部,大量征調過來的民工、士兵們正在熱火朝天地挖掘著多條地道。
他們打算用地道潛入的方式來破城!
滿清肇慶總兵許爾顯很快就發現了這種情況。
“就這些家夥會挖?我們也挖!”
許爾顯讓人在城內挖了一條和城牆平行的深溝,讓士兵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巡邏。
一旦李定國的部下挖地道進來,清軍就可以立刻發現並發起反擊。
但許爾顯也很明白,這些都僅僅是一時之策。
“平南王怎麼還不來?再不來,肇慶真要完了!”
許爾顯對自家部下的戰鬥力心知肚明。
要是沒有城牆的話,自己這點兵馬在李定國大軍麵前都撐不過半個時辰!
尚可喜的反應是非常快的。
四月初二,李定國圍城還不到十天,尚可喜就已經率領廣州平南、靖南兩藩主力部隊共計四萬人抵達,並從城南進入了肇慶府城。
看著浩浩蕩蕩的清軍進入肇慶府城,貞觀世界中的李治不由疑惑開口。
“父皇,李定國不是野戰有優勢嗎,為何不集中兵力先迎戰尚可喜呢?”
李世民給了李靖一個眼神。
大唐專業軍事解說員李靖輕車熟路,開口道:
“原因有好幾個。”
“首先,圍三闕一是千百年來被證明為攻心戰最有效的包圍方式,李定國放開肇慶南邊的行為是合理的。”
“其次,李定國已經在城東、北、西三麵安營,若是把主力都調動到南邊來迎戰尚可喜部,一來容易被城中許爾顯部偷襲大營,二來也可能會被城內的許爾顯部和城外的尚可喜部兩麵夾擊。”
“殿下之前應該也看到鄭成功放清軍入漳州府城的計策了吧?其實就是一個道理。所有敵軍都在城內,其實是比一支在城內另外一支在城外要好對付很多的。”
李治這才恍然大悟。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尚可喜抵達肇慶後,很快登上城頭觀察了明軍的動向。
這一看就是整整一天的時間。
許爾顯站在尚可喜身邊,憂心忡忡地開口道:
“王爺,這明軍勢大,恐怕不好辦啊。”
尚可喜哈哈一笑,搖頭道:
“本王所憂,不在於此。等等廣州那邊的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