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張名振張煌言震動江南,曆朝皇帝想問孫可望在乾嘛?(1 / 2)

順治皇帝沉默片刻,開口道:

“那就派使者再去福建宣旨,拖延一些時間。”

“嗯,名義上就說,給鄭成功最後一次機會。”

“傳令尚可喜,務必要在援軍到來之前堅守廣州,絕對不能讓李定國破城。”

便在此時,一名太監快步而入,急聲道:

“陛下,南京方麵八百裡急報!”

幾天前,南京。

張名振、張煌言等人率領大批魯監國艦隊船隻,一路越過狼山、福山、江陰等地,到達瓜州,隨後在金山登陸。

剛剛登陸,就有許多當地父老前來接應,熱情指路。

“那邊有一座炮台,你們快把它打下來,不要讓韃子們去報訊!”

金山處有一座清軍炮台,然而這裡的清軍不過百餘人,麵對成千上萬的明軍登陸,炮台中的清軍四散逃命。

炮台上升起了大明旗幟,讓觀戰的眾多鎮江父老鄉親歡呼雀躍,拉著明軍將士們的手不停詢問。

“這一次回來就不走了吧?”

“咱們過去這些年被韃子欺負得好慘啊,你們要幫我們報仇啊!”

“殺了這些韃子,早日把江南奪回來吧,我們都在等著大明官軍回來呢!”

……

張名振、張煌言、劉孔昭等人將領們在士兵們的簇擁下,來到了金山寺。

這座曆史悠久的佛教寺廟,此刻一片安靜。

張名振指著東南方向,對著眾人道:

“那裡就是太祖皇帝的孝陵。”

“咱們祭拜一下吧。”

從寺廟僧人手中借來香案、蠟燭等物,眾人朝著孝陵的方向下跪。

回想起這些年的抗清經曆,所有人的眼眶都紅了。

張名振哽咽開口。

“太祖皇帝,後世子孫不孝,讓華夏江山落入夷狄之手。”

“臣等雖萬死,也要為光複大明奮戰到底!”

眾人用力磕頭,心中充滿哀思,以及濃濃的悲憤。

“走吧。”張名振拉了一下張煌言的袖子。

張煌言不願意離開,依舊注視著孝陵和南京的方向。

這裡距離南京足足有一百二十裡,他其實什麼都看不到。

但他還是紅著眼睛,靜靜地站在那裡,出神的注視著。

“定西侯,你們先去,我稍後便來。”

張名振不再勸阻,轉身離開。

在寺院中漫步,張名振想起當年不知多少大明皇帝、權貴曾經在此遊覽,不由悲從中來。

列祖列宗,你們可知道,如今大明究竟是何等的屈辱?

張名振拿來毛筆,在牆壁上慨然題下一首詩。

予以接濟秦藩,師泊金山,遙拜孝陵,有感而賦。

十年橫海一孤臣,佳氣鐘山望裡真。

鶉首義旗方出楚,燕雲羽檄已通閩。

王師抱鼓心肝噎,父老壺漿涕淚親。

南望孝陵兵縞素,看會大纛祃龍津。

甲午年,定西侯張名振同誠意伯題並書。

鏡頭一轉,張名振、張煌言等人緩步離開。

夕陽下,這支明軍將士們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很長。

鏡頭一轉,張名振、張煌言領兵在在揚州府呂四場登岸,擊潰當地防守的數百清軍,斬殺大河營守備,並繳獲其將軍印。

隨後,又抵達儀真城,在外江中把滿清的數百艘大小船隻儘數焚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