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切換到了北京城。
【在得知南明內部大動蕩產生後,年輕的順治皇帝福臨並沒有錯過這個機會。】
順治十四年(永曆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皇宮大殿中,一名太監高聲誦讀詔書。
“以平西王吳三桂為平西大將軍,與固山額真、墨勒根侍衛李國翰領所部,自漢中南下四川,繼而進討貴州。”
“以固山額真趙布態為征南將軍,領江寧(南京)兵下湖南,由經略洪承疇調撥綠營兵一部,取道廣西會同定南王藩下提督線國安部,北攻貴州。”
“以固山額真羅托為寧南靖寇大將軍,會同固山額真濟席哈等統兵前往湖南,會同經略洪承疇麾下兵馬,自湖南進攻貴州。”
“欽此!”
【十二月初,清廷才剛剛得知孫可望敗降的消息。】
【僅僅半個月後,清廷就已經發出三路大軍齊攻貴州的旨意,反應不可謂不迅速。】
【正月初九,清廷又頒布了另外一條旨意。】
“以信郡王多尼為安遠靖寇大將軍,會同平郡王羅可鐸,貝勒尚善、杜蘭,固山額真伊爾德、阿爾津、巴思汗、卓羅,領遼東、河北、山西八旗兵南下,專取雲南。”
“……如貴州三路大兵有料理未儘者,由信郡王多尼並加綏定!”
看著畫麵中浩浩蕩蕩出發的滿清多路大軍,曆朝皇帝心中不禁開始擔憂。
【漢武帝劉徹:這一仗非常關鍵啊,打贏了,李定國的南明就算是徹底穩住了。打輸了,恐怕立刻就要崩盤!】
【唐太宗李世民:嗯,這就是所謂的‘立國之戰’,重要性無以倫比。】
【明太祖朱元璋:這些個滿清韃子,抓機會還挺準的!】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嗬嗬,朕也不怕告訴你們,入關十四年,大清當時的力量其實還變弱了。】
康熙還真沒吹牛。
滿清固然是拿下了大半個天下,八旗貴族也是吃飽飽,國庫更是有巨額財富入賬。
但此起彼伏的起義反抗,八旗兵丁的沉迷享受,遼闊國土導致必須要派出大量兵力駐守邊疆,無法像剛剛入關時完全集中精銳出擊一處。
上述這些問題,都導致了滿清國力變強,但軍隊的實力反而更弱了。
這也是為何洪承疇作為南方經略,整合多個省份之力,卻一直都沒辦法對南明朝廷控製的湖南、貴州發動攻勢的原因。
歸根結底,就是滿清朝廷這時候還是原先舊一套的思維模式。
隻有八旗貴族才能算統治者。
被征服的漢人官員、士紳,壓根就不配分潤權力,更沒有什麼財富可言。
這種情況下,滿清的統治階層並沒有吸納新的漢地血液入內,自然也就隻能依靠原先那點八旗貴族的力量,得不到被征服漢地官員、士紳的真正支持。
說白了就是,滿清境內的大部分漢人官員、士紳名義上剃發降清了,實際上都在冷眼旁觀八旗和南明爭奪天下,並未實際參與其中。
否則,縱然孫可望再怎麼會治國也好,雲南、貴州這兩個大明最偏僻、最多山的省份,又怎麼可能去和擁有大半個天下的滿清抗衡呢?
鏡頭一轉,來到了昆明這邊。
【永曆十二年(順治十五年)正月,驚險擊潰張勝回到昆明的李定國,正式大封群臣。】
畫麵中的李定國,紅光滿麵。
皇位上的朱由榔,同樣也是笑容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