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飄落在李定國的臉上,這位大明晉王極為罕見地露出了挫敗的表情。
沉默良久後,他緩緩開口。
“事不可為,我們撤退。”
“回昆明!”
後撤途中,李定國和馮雙禮部會合。
他命令馮雙禮鎮守雲南門戶鬆嶺,自己繼續撤往昆明。
數日後,清軍中路主力多尼抵達鬆嶺,和趙布泰軍會合。
十餘萬滿清大軍隨之對鬆嶺發動了猛烈進攻,隻有一萬兵馬的馮雙禮部抵擋不住,兩天後開始潰退。
緊接著,吳三桂也進入雲南,經過沾益州、交水抵達羅平,和多尼、趙布泰兩路清軍完成會師。
多尼誌得意滿,神氣活現地開口。
“咱們二十萬大軍會師成功,下一步就是拿下昆明!”
浩浩蕩蕩的清軍,開始朝著昆明方向推進。
曆朝皇帝看到這裡,心情都變得無比沉重。
【漢武帝劉徹:完了,這下子是全完了。】
【漢高祖劉邦:李定國呀,真真是痛失好局!】
【唐太宗李世民:唉,誰能想到,能和滿清相持數年的貴州防線竟然在幾個月內就崩潰了,而且還是一崩到底。】
【明太祖朱元璋:歸根結底,非戰之罪。還是李定國的處置實在是太草率太無理,失去了軍心民意!】
【宋太祖趙匡胤:朕說句公道話,孫可望、李定國的這些南明軍隊還是比較能打的,至少比之前的南明軍隊強。】
【秦始皇嬴政:這個倒是真的。能看得出來,南明軍隊在孫可望、李定國治下的戰鬥力提升很大。】
【隋文帝楊堅:可惜了,若是孫可望或劉文秀治國,李定國專理戰事,南明和滿清隔江相持當個南北朝基本沒什麼問題。】
【吳大帝孫權:你們彆忘了,鄭成功也有責任!】
【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誰也彆說誰了,反正就都是敗家子,沒毛病!】
金幕中,畫麵切換到了昆明。
十二月初九,李定國從雙河口撤退後,心中已經知道大事不好,便派人稟報永曆皇帝。
十二月十三日,李定國率領兩千騎兵,率先奔回昆明。
此時的昆明城內,永曆朝廷上下都是惶惶不安,充滿了末日即將到來的氣氛。
永曆皇帝朱由榔本人更是一臉無措,驚恐之情溢於言表。
朱由榔登基十二年,要麼被清軍追得到處亂跑,要麼就是被孫可望軟禁在安龍府。
直到被李定國迎接到了昆明,這才過上了真正安穩的日子。
但這樣的日子隻過了一年時間,清軍竟然又殺到昆明來了?
“晉王,這該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李定國聞言,臉色也不由黯淡。
剛剛擊敗孫可望時,李定國也是意氣風發,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實現嶽飛未竟的夢想,馬踏遼東。
但才一年時間過去,不但貴州沒守住,就連昆明也要丟了!
李定國歎了一口氣,道:
“事到如今,還請陛下做好移駕準備吧。”
眼下整個雲南境內,各路明軍都在不斷撤退、潰敗。
李定國甚至都不太清楚各支明軍的所在地,以及戰鬥力還剩幾何。
這種情況下再繼續守衛昆明,那就是純純在等死了。
朱由榔見狀,心中縱然再不情願,也隻能表示認可。
那問題就來了。
要逃往哪裡呢?
眼下的南明朝廷,還有兩處地方可去。
昆明位於大明雲南東部,往西走可以撤入雲南西邊的橫斷山區,實在不行還能再逃往緬甸等地。
往北走,則是川南、重慶地區。
吳三桂所部五萬清軍雖然是走重慶進入貴州,但由於清廷對會師貴陽有著時間上的嚴厲要求,故而也沒有派出什麼兵馬留守。
川南、重慶地區還有劉文秀兩年前經營當地留下的一部分兵馬,重慶以東還有大順軍餘部“夔東十三家”。
在一番爭論過後,從川南經重慶,跟夔東十三家會合的意見占據了上風。
於是李定國便下達命令。
“所有人都做好準備,隨時撤離!”
兩天後,十二月十五日,永曆皇帝朱由榔率領文武百官離開昆明。
此時昆明城中已經是一片混亂。
自從八年前孫可望南下占據昆明後,這裡的老百姓們享受到了近十年的安寧生活。
但如今,隨著戰火的蔓延,大明土地上最後的一片和平之地也終究難以幸免。
李定國也提早讓人張貼布告,通知城中百姓:
“本藩在滇多年,與爾人民情均父子。今國事癲危,朝廷移蹕,勢難同爾等偕行。”
“恐清兵一至,殺掠淫汙,猝難逃避。”
“爾等宜乘本藩未行時,各速遠遁,毋致自誤!”
布告張貼出來之後,整座昆明城內城外,哭聲震天。
無數人扶老攜幼,紛紛從各處城門離開,四處逃難。
李定國站在昆明城樓之上,注視著這一幕幕情形,表情也不免黯淡。
昆明,是李定國跟隨張獻忠起兵以來,呆過時間最長的一座城市。
如今即將親手放棄此地,他又如何能平靜呢?
十二月二十一日,李定國得知清軍迫近的消息後,領兵撤離昆明。
畫麵中,李定國長久停留在昆明城門外,不忍離開。
李定國身邊的諸多將士們,同樣也是眼眶通紅。
良久,李定國一聲長歎。
“走吧!”
他轉身策馬就走,再沒有回頭。
曆朝皇帝看到這裡,心情也都非常的沉重。
【秦始皇嬴政:唉,原本好好的局麵,到頭來竟然會變成這種樣子。】
【漢武帝劉徹:本來以為李定國執政會讓南明變得更好,沒想到居然卻是一潰千裡!】
【唐太宗李世民:其實仔細研究就能發現,南明在長江以南的領土,基本上都是因為內訌丟掉的。】
【明太祖朱元璋:實在是太離譜了,大部分時間裡居然都是逃跑、投降,壓根就沒有真正打過幾場仗!】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你們看清楚了,這南明的敗家子是純純把自己玩沒了,可不能怪朕和大清啊!】
……
金幕中,畫麵切換到了海上。
海麵上,成百上千艘船隻自東方而來,千帆蔽日,聲勢極為驚人。
在這些船隻的甲板上,大多懸掛著兩麵旗幟。
一麵是“明”。
另外一麵是“鄭”。
緊接著,鏡頭中出現了鄭成功的身影。
【就在滿清集中絕對主力,向貴州、雲南發動進攻之時,福建方麵的鄭成功也察覺到了機會。】
“父王,咱們這是去乾嘛?”
一名大約八九歲的男童站在鄭成功的身邊,有些好奇、又有些興奮地看著麵前逐漸逼近的陸地。
鄭成功微微一笑,摸了摸二兒子的腦袋。
“孩子,咱們這一次要光複大明舊都南京,收複整個江南!”
二兒子有些疑惑。
“咱們能做到嗎?”
鄭成功哈哈大笑。
“父王這一次帶來了十萬大軍,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