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一聽到貝德爾這般自信滿滿的話語後,心情頓時安穩不少。
但他還是有些不太放心,繼續叮囑了一句。
“國姓爺的名氣傳遍了整個西太平洋,他的軍隊並不是我們之前碰到的那些廢物,你還是要小心。”
貝德爾這下子猶如生氣的公雞,紅頭發都要豎起來了,大聲道:
“揆一殿下,您是在質疑英勇的貝德爾嗎?”
“國姓爺的軍隊,是那些粗野無知,身上披著毛皮的韃靼人手下敗將而已。”(注:此時的荷蘭稱呼清朝為韃靼。)
“一旦和英勇的貝德爾麾下這些訓練有素的荷蘭火槍手作戰,您將會看到他們狼狽奔逃,最終像野狗一樣跪在您的麵前求饒。”
“今天,貝德爾會把國姓爺押到您的麵前,接受您的審判!”
揆一看著貝德爾比頭發還要更加通紅的臉龐,感覺再叮囑下去自己這個部下大概是真的會原地爆炸了,加之時間也的確很緊急,便點頭道:
“好,那你立刻出擊吧!”
戰鬥很快就展開了。
出於對荷蘭人的重視,鄭成功親自指揮這場戰鬥。
“黃將軍,你帶五百精銳在正麵攔截。”
“楊將軍,你帶五百名藤牌手從敵人左側進行夾擊。”
另外一邊,出戰的貝德爾也在大聲呼喊。
“十個人一排,按照平時的陣型出動!”
荷蘭士兵們立刻按照平日裡長久訓練的經驗,列成了十人一排。
二百四十人,總計排成了二十四排,分成左中右三個集團,朝著正麵的黃昭軍隊而去。
荷蘭士兵們並不是像後世那樣分散衝鋒,而是嚴格地按照十人一排,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前。
曆朝皇帝看到這裡,都樂了。
【漢高祖劉邦:這個排隊槍斃的陣型的確是非常經典啊,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出來的。】
【漢武帝劉徹:朕和衛青霍去病討論過,這種陣型能最大程度發揮出火銃的作用,還是很有效的。】
【唐太宗李世民:嗯,初代的火槍可跟如今咱們從《工業革命》裡獲得的火槍不一樣,排隊齊射確實有效。】
【光武帝劉秀:就這一千多兵馬,鄭成功總不可能輸了吧?】
【宋太祖趙匡胤:那不好說,你注意看,荷蘭人手裡的已經是近代步槍了,鄭成功那邊的火銃可差多了!】
火槍這種東西,大家現在可都是太有經驗了。
全是行家!
【唐太宗李世民:淡定,打仗又不是隻靠裝備,不然的話鄭成功在南京早就把清軍全部掃滅了。】
【明太祖朱元璋:老李,朕知道你是在安慰朕,但怎麼有點高興不起來呢?】
……
金幕中,荷蘭的火槍手們已經進入了射程。
貝德爾神氣活現地舉起手中的長劍。
火槍手們同時舉起火槍,瞄準麵前的鄭軍。
貝德爾長劍直指前方。
“發射!”
“砰砰砰!”
密集的煙霧同時從一排排槍管中冒出,有一種機械的韻律之美。
連續三排發射完畢,貝德爾得意洋洋。
“這就是大荷蘭精銳。”
他看向對麵,迫不及待地想要目睹國姓爺的部下們倉皇逃竄的身影。
下一秒鐘,貝德爾的視線突然凝固。
對麵的鄭軍雖然倒下了不少士兵,但隊形卻沒有任何的變化。
倒下的士兵立刻就被其他同袍給填補了位置,繼續堅定地朝著荷蘭人的方向而來。
貝德爾瞪大了眼睛。
這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