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上來的法國皇帝拿破侖一度威震天下,結果又被英國聯合沙皇俄國,一波滑鐵盧平推了。
拿破侖垂死掙紮,再來一波複辟,又被大英帝國再次平推,送拿皇去小島上隱居下半生了。
此時的歐陸,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早已經昨日黃花。
法蘭西路易王朝、拿破侖王朝都被大英給弄死了,歐陸上英國最大的對手崩掉了。
德意誌尚未統一,境內最大的兩個勢力,奧地利帝國屬於陸軍尚可,海軍殘廢。
而普魯士王國呢,就是英國在德意誌內部養的最大狗腿子,專門用來咬奧地利帝國的。
奧斯曼帝國不必多說,純純西亞病夫。
沙皇俄國陸軍倒是橫行歐陸了,但沙俄的海軍就是一坨,甚至連一塊海外殖民地都沒有。
無論是工業實力、疆域、人口、統治力和對全世界的影響力,大英帝國都處在前所未有的曆史極盛期。
但工業革命也給大英帝國帶來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產能過剩!
工業社會能生產出來的商品,那是農業社會的幾百上千倍。
商品生產出來是不能賺錢的,得有市場,賣出去才能賺錢啊。
大英瘋狂在世界各地搞殖民擴張,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消費市場。
然而,大英的工業革命爆發太誇張了。
縱然它已經竭儘全力地開拓殖民地了,消費市場的增長依舊遠遠跟不上自身的工業生產能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英將目光投向了遠方的東亞。
擁有上億人口,廣袤土地的大清,是當時整個地球最大的市場。
而且,大清還很有錢!
靠著絲綢、瓷器、茶葉三大支柱產業,每年都有幾百上千萬兩白銀源源不斷地從世界各地進入大清。
甚至有許多人認為,西班牙殖民帝國之所以垮台,就是因為西班牙人把從南美洲開采來的銀礦,全拿去給大明(大清)買這三種貨物了。
若是能讓英國的工業品源源不斷地湧入大清,那彆說什麼產能過剩的狗屁話了,直接就是產能完全不足好吧!
於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滿懷期待,來到大清唯一的對外貿易港口——廣州十三行。
然後英國人就碰了一鼻子灰。
對大清統治階層來說,英國的那些初級工業品實在是太粗糙了,沒有任何用的價值。
人類無非衣食住行。
衣服,大清絲綢當世第一。
食物,華夏美食秒殺群雄,英國又是著名的美食荒漠。
住的地方,英國這宮那宮,能摸得到紫禁城的腳後跟?
出行無非就是馬車和舟船,大清皇帝又不需要出海,難道還跟你買蒸汽機船?
統治階層不行,那老百姓呢?
不好意思,大清的上億老百姓,人家都過的是男耕女織的生活。
所有的衣食住行,就靠男的在家種地,女的在家織布,全部解決了。
而且滿清對老百姓的壓榨是到了極限的,每家每戶的老百姓,一年下來一個錢都彆想剩。
沒錢,拿什麼買英國人的工業品?
這下子,英國就完全抓瞎了。
一邊,是英國遠遠過剩的工業產品,另外一邊,是大清完全不需要英國工業產品的市場。
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竟然沒有任何商品能賣進世界第一大人口國!
堂堂大英帝國的老臉,那特麼簡直就是被大清拿來當鞋墊子,天天踩了個稀巴爛啊。
無可奈何之下,英國人拿出了殺手鐧。
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