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來自內地的各種走私小船去和鴉片船會合拿貨。
拿到鴉片之後,這些走私船隻就會趁著夜色登陸,再由陸地上的同夥們將鴉片運走。
最後,再通過各種方式將鴉片帶入廣州城中,進行售賣。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那就是廣州十三行。
廣州十三行,正式名稱是廣州公行。
乾隆二十二年,原本五口通商的大清在乾隆皇帝的一紙詔書下,改為隻有廣州一地對外通商貿易。
為了進行規範,成立了一個“廣州公行”。
因成立之初立下了行規十三條,故而又被稱為“廣州十三行”。
幾十年來,廣州十三行壟斷了整個大清帝國的對外貿易,賺得盆滿缽滿。
《廣州竹枝詞》中就曾寫道:
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三洋。
五絲八絲廣段好,銀錢堆滿十三行。
但資本家對金錢的貪婪是永無止境的。
鴉片所帶來的遠勝其他商品之暴利,讓廣州十三行之中的許多大小商家參與其中。
這些十三行的商家做了幾十年的對外貿易,各種門路、渠道都有。
鴉片船轉小船的走私,廣東水師、海關這邊還能想辦法各種攔截。
他們安排起鴉片走私,官府這邊完全就是查無可查,一點蛛絲馬跡都找不到!
林則徐摸著胡須聽到這裡,提問道:
“為何不直接派人常駐十三行倉庫,進行貨物查驗?”
鄧廷楨苦笑一聲,道:
“林大人有所不知。整個十三行中大小數百商家,倉庫更是上千座,每日裡進出的貨物根本無法統計。”
“咱們官府這邊就算是人手再多,也不可能逐箱查驗啊。”
廣東巡撫瓜爾佳·怡良道:
“就算偶爾能查驗出一兩箱來,十三行的商家們也可推脫是
林則徐皺眉道:
“難道官府就不能直接將涉及鴉片的商家關閉,殺一儆百?”
鄧廷楨和怡良同時搖頭。
“十三行可是皇商啊,許多大商家都是關係通天的。”
說到這裡,鄧廷楨指了指北京城的方向,歎息道:
“彆說是現在抓不住實際證據了,就算是抓住了,朝廷那邊也未必就能……嘿嘿。”
看著麵前諸多本地官員的無奈表情,林則徐心中凜然。
本以為僅僅是和鴉片販子以及東印度公司作鬥爭。
沒想到,這潭水竟然渾到了如此地步!
很顯然,滿清朝廷之中的某個,甚至是某些身份通天的大人物,才是讓鴉片能夠泛濫到如此地步的推手。
一個兩廣總督,堂堂的地方封疆大吏,隻要再升一級就能位極人臣的存在,在這個利益集團麵前也完全不夠看!
作為一個史無前例的皇帝集權王朝,九道聖旨下來依然屢禁不止,已足夠說明一切。
眾人目光都看著陷入沉默的林則徐。
他們其實也在觀望。
這位欽差大臣,究竟是會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退?
林則徐抬起頭,擲地有聲地開口。
“禁煙這件事情,必須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