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霍去病調侃曾國藩,英國人改弦易轍(1 / 2)

曾國藩,本名曾子誠。

在這一次麵試中,曾國藩不但給道光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也在場的該屆科舉主考官穆彰阿自然也記住了這個名字。

等到曾國藩依慣例前往“座師”穆彰阿家中拜訪時,穆彰阿又和曾國藩聊了一次。

這一次,曾國藩的口才之出色,條理之清晰再度讓穆彰阿感到驚訝。

穆彰阿便做主將曾子誠改名“曾國藩”,意為“國之藩籬”。

作為軍機大臣,道光皇帝身邊的大紅人,事實上的大清丞相,穆彰阿賜名這件事情對曾國藩可謂喜從天降。

在湖南老家的曾家人得知此事後更是喜出望外,乾脆把曾國藩的兄弟們都從“子”字輩改成了“國”字輩,變成了曾國華、曾國葆、曾國荃。

穆彰阿沉吟片刻,開口道:

“讓這學生來見我。”

很快,一名二十九歲的年輕人表情頗為拘謹地進入書房中,對著穆彰阿畢恭畢敬地行禮。

“學生曾國藩,見過恩師。”

穆彰阿哈哈一笑,擺了擺手。

“不必多禮,坐吧。”

“嗯,算算時間,你的庶吉士生涯也快結束了,應該是要準備正式授官了?”

庶吉士是一個用來給進士精英們進行過渡、學習和適應官場的職務。

在兩到三年的時間後,庶吉士們在各種考較中合格了,才會根據表現各自授官。

曾國藩忙道:

“有勞恩師掛念。學生正是因為此事厚顏前來,鬥膽請恩師點撥一番。”

穆彰阿哈哈一笑,突然轉移話題,道:

“當官嘛,對國事是必須要關注的。”

“對如今大清和英國之間的衝突,你是何看法啊?”

曾國藩沉吟片刻,開口道:

“學生以為,如今大清內部隱患不少,各地多流匪聚眾為亂。”

“此刻再和外國開戰,實在是有些不智……”

曾國藩滔滔不絕地說了一通,總體的思想就是反對和英國全麵開戰,應該妥協通商,在不損害大清國尊嚴的情況下把局麵恢複原狀。

至於非常敏感的鴉片之事,曾國藩一個字都沒提。

穆彰阿的表情漸漸舒緩,最後露出笑容。

“嗯,你能這麼想,那就很不錯。”

“有些人啊,動不動就喊打喊殺,就好像現在大清內部的麻煩事還不夠多似的!”

“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都不懂,還當什麼欽差、總督,瞎胡鬨!”

曾國藩點頭應是。

穆彰阿吐槽了一番,心情越發好了,笑道:

“好了,你的事情老夫已經了解。朝廷取士自有製度,你也無需擔心,好生回去等著消息便是。”

曾國藩趕忙起身謝恩,隨後告辭離開。

穆彰阿心情愉快,自言自語。

“這小子口條倒是不錯,就是這考試成績每每差強人意……”

“嗯,給他一個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吧。”

以穆彰阿的地位,給曾國藩這個學生安排個職位,那還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可彆小看這個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若是曾國藩按照原先三甲同進士的路子去走的話,那也就授個九品縣令。

而且翰林院檢討這個官職,是有資格經常接觸皇帝的。

越接近權力的核心人物,就越容易分享權力,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穆彰阿做出決定之後,整個人輕鬆不少,又輕聲自語了一句。

“這個林則徐,彆真把事情鬨大了,將來不好收場,唉。”

“大清啊大清,怎麼可能打得過已經發展得日新月異的西洋人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