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善大怒,一拍桌子。
“混賬東西!”
琦善趕走了其他人,有些遲疑。
很快,他就下定決心。
“隻能兩頭騙了。”
道光皇帝的底線就是恢複以前正常通商,割地賠款想都不用想。
那麼對道光皇帝這邊,琦善的想法就是——騙。
他打算告知道光,大清把香港給英國人作為居住地,就好像葡萄牙人在澳門那樣。
至於賠款嘛……
琦善的想法更簡單了,儘量磨,磨到一百萬兩以內。
然後利用兩廣總督的職權,苦一苦兩廣百姓,用幾年時間悄悄搞定,不讓道光皇帝知道。
這聽起來似乎還挺難的,但彆忘了琦善的上麵有人——軍機大臣穆彰阿。
穆彰阿隻要點頭,這都不是問題。
對英國方麵,就是儘量磨。
把賠款儘可能減少,最好再讓英國人同意隻在香港島上有居住權,主權依舊是大清的。
【就這樣,琦善和義律原則上同意了《穿鼻草約》的內容,但雙方圍繞著細節,展開了激烈的爭執。】
【這一拖,就拖到了英軍新一批援軍的到來。】
此時,英軍在香港、廣州一帶的兵力已經超過了萬人,實力大大加強。
總司令懿律對義律道:
“還是沒進展?”
“要儘快!”
懿律已經得知了璞鼎查率領艦隊從英國出發,即將取代自己的消息。
在此之前,懿律必須要儘快獲得足夠的利益,否則無法交代!
義律急匆匆地派人去找琦善,要求儘快進行下一次談判。
廣州城內。
琦善剛剛打算動身,就有幾名滿清大臣帶著一隊兵馬進來。
為首的是禦前大臣奕山。
琦善愣住了。
“奕山大人,你怎麼會在這裡?”
奕山沒有理會琦善,自顧自地拿出了一份聖旨。
“琦善接旨!”
琦善心中頓時有了一種極為不妙的預感,戰戰兢兢地跪下。
“琦善作戰不利,擅自與洋人簽訂條約,喪權辱國。”
“即刻下獄抄家!”
琦善如遭雷擊,癱倒在地,被人拖走。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琦善的賣國行為被人暗中告發到北京城,道光皇帝大怒之下將其革職抄家。】
【隨後,道光皇帝命奕山為靖逆將軍,以隆文、楊芳為參讚大臣,統率川、鄂、湘、滇、黔、桂、贛等省大軍一萬七千人赴粵征剿。】
奕山掌握大權之後,自信滿滿地發布諸多政策。
“去告知英國夷人,通商政策照舊。”
“明日開始,英國商人可以回歸十三行繼續經商,一如之前。”
“若其不從,本將軍十萬大軍泰山壓頂,英國人以卵擊石自取滅亡,須怪不得我!”
很快,得到消息的英軍司令懿律大為光火。
“這些清國人,當真是以為我們大英帝國的軍隊可以隨意欺騙的嗎?”
“傳令下去,明天我們直接進攻廣州!”
懿律本來就憋足了勁想要證明自己,琦善被革職的事情,正好給了英國人一個絕佳的開戰理由。
翌日。
剛剛起床不久的奕山,就得到了虎門方麵的急報。
“英國夷人再度來犯!”
奕山不驚反喜,哈哈大笑。
“這些夷人來得正好,上天和陛下垂憐,讓本將軍得立此殊勳!”
“傳令下去,全軍出擊,迎戰!”
看著金幕中自信滿滿的奕山,曆朝皇帝心中的吐槽欲望頓時無比強烈。
【漢武帝劉徹:這個奕山,怎麼好像對英軍完全一無所知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