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有這麼多人?”
“快,快派人去通知四方炮台那邊,請他們派兵前來支援!”
臥烏古提心吊膽地等了半天。
還好,外麵的團練僅僅是包圍英軍軍營並呼喊,並沒有攻進來。
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臥烏古沉聲道:
“集結兵力,我們出擊!”
堂堂大英帝國軍隊,怎麼可能會忍受這種被堵門的奇恥大辱?
“殺!”
一聲令下,臥烏古麾下的一千多英軍就殺了出來。
砰砰砰!
火槍不斷發射。
對麵的萬餘團練並沒有因此而慌亂,他們一邊後退,一邊不斷地用各種石塊,簡易長弓進行反擊。
臥烏古腦袋被一顆石頭砸中,左眼都變得烏青,心中越發大怒。
“追上去,一定要狠狠地屠殺他們!”
雙方一退一追,很快就來到了牛欄崗。
這裡是一片丘陵地帶,看上去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彆的,但當鏡頭拉近之後,就會發現密密麻麻的更多當地團練軍民在此埋伏。
突然,天空烏雲密布。
還沒幾分鐘的時間,傾盆大雨就從天而降。
劈裡啪啦的雨水重重地砸在臉上、身上,讓臥烏古一時間睜不開眼睛。
“不好,先撤退!”
臥烏古心中暗叫不妙。
英軍手裡的燧發槍,一旦被雨淋之後火藥受潮就沒辦法使用了。
便在此時,丘陵之上,號角聲嗚嗚地響了起來。
一麵三星令旗瘋狂揮動著。
“殺!”
丘陵中,成千上萬的當地團練軍民衝了出來。
火藥受潮,英軍手中的燧發槍成為擺設。
無法發射火槍的英軍很快就被當地團練軍民重重包圍,衝散了陣型。
慌亂中,英軍第三十七團一個連總計60人被團練軍民衝得和主力分散,倉皇而逃。
大批軍民追到了附近稻田中,將這個連的英軍團團堵住。
“殺了他們!”
“弄死這些洋人,為姊妹們報仇!”
無數團練軍民揮舞著大刀、長劍、斧頭乃至鋤頭鎬子,朝著英軍士兵的身上猛烈招呼。
一名又一名的英軍慘叫連連,被當場砍死在了稻田中。
暴雨如注,雷聲轟鳴。
猶如天公在怒吼,在為南粵大地子民們的奮起反擊而鼓掌叫好!
“完了!”臥烏古率領英軍主力撤退,但在被追擊的情況下,他們撤退的速度越來越慢。
眼看就要被當地的數萬團練軍民給包圍,要全軍覆沒了!
砰砰砰!
便在此時,身後突然響起了密集的槍聲。
正在英勇作戰的團練義軍士兵許多被槍聲所擊倒,臥烏古看到希望,立刻就帶著部下們衝出了包圍圈。
原來是四方炮台那邊得知了消息後,派出了一支數百人的部隊前來支援。
這支部隊裝備的是雷管槍,這種武器無懼雨天,在暴雨中依舊可以正常發射。
就這樣,在援軍的策應下,臥烏古終於帶著部下狼狽逃回了四方炮台。
英軍派出兩個水兵連,帶著“雷管槍”(不怕雨天)前來增援。被圍困兩小時之後,英軍撤退至四方炮台。
但戰爭可並沒有到此結束!
英軍撤退到四方炮台之後,三元裡當地的團練數萬軍民自四麵八方而來,將四方炮台圍了個水泄不通。
緊接著,廣州城內大量手工業工人,以及附近州縣如花縣、增城、從化等地團練也陸續趕來。
一時間,四方炮台周圍至少聚集了超過六萬軍民!
諸多團練義軍首領緊急展開商議。
“英國佬武器厲害,我們不能直接進攻。”
“他們倉促過來,肯定沒有多少糧食,我們就直接困死他們!”
計劃定下,數萬軍民開始在四方炮台附近挖掘壕溝,布置各種工事。
英軍試探性地出動,發起小規模進攻。
當地軍民便用土槍、土炮、矛戈、盾牌、鋤頭等簡陋之極的武器,與英軍作戰。
“殺!”
英軍剛一出來,四麵八方無數軍民直接湧了過來。
不僅如此,在戰場的邊緣,無數兒童、婦女齊聲呐喊,聲音驚天動地。
“殺洋鬼子!”
“英國佬滾出廣東!”
英軍嚇得直接奔回營地,龜縮在炮台之內,不敢出門一步。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到了飯點。
當地成千上萬的婦女們自發煮飯做菜,將熱騰騰的飯菜送到了團練義軍每一個士兵的手中。
“多吃點,吃完把這些洋鬼子全殺了!”
“咱們廣東可絕對不能讓這些洋鬼子甩威風!”
“今日便要他們全部撲街!”
四方炮台被包圍的消息,很快傳回了英軍司令部。
英軍總司令懿律得知消息,勃然大怒,立刻讓義律進城去找大清欽差大臣奕山。
“你們若是不立刻解除四方炮台的包圍,我們大英帝國的軍隊立刻就對廣州城發起全麵進攻!”
奕山被嚇得臉色慘白,趕忙對著一旁的廣州知府餘保純道:
“快,趕緊去,一定要讓這些亂民即刻散去!”
餘保純帶著麾下番禺、南海兩縣的縣令急匆匆地出城,來到了四方炮台處。
在這裡,餘保純約見了團練之中的諸多士紳。
能組織起這麼一支聲勢浩大的數萬人隊伍,當然隻有這些士紳們才能做到。
餘保純正色道:
“各位都是自己人,我也就不說廢話。”
“今日是英國人火藥受潮,各位才能圍困四方炮台。”
“但雨是不可能一直下的!一旦天晴,英國人的戰鬥力是你們能抵擋的嗎?”
“欽差大人奕山已經擺明態度,如果你們不願意撤圍,朝廷不但不會出兵幫助你們,還要以亂民的名義捉拿你們!”
見諸多士紳沉默不語,餘保純又放緩語氣,道:
“本官知道各位之所以組織兵馬圍困四方炮台,是擔心你們家中的財物、家人被英軍劫掠。”
“這樣吧,本官去和英國人溝通,讓他們撤離,再不來三元裡這邊搶掠。”
“大家各退一步,如何?”
【在如此關鍵的時刻,清廷欽差大臣奕山不但沒有派出正規軍支援虎門地區人民的正義鬥爭,反而卻因恐懼英國人而極力妥協。】
【當地士紳軍民在沒有朝廷的支持下,為避免雨停後被英軍展開屠殺報複,便在取得英軍立刻撤軍的承諾後,選擇解除了對四方炮台的圍困。】
四方炮台圍困解除後,臥烏古不敢停留,連夜帶著麾下的所有英軍撤退跑路。
在臥烏古英軍經過的一處牆壁上,貼著一則告示。
鏡頭拉近,將告示的內容展現了出來。
《申諭英夷告示》。
“若敢再來,不用官兵,不用國帑,自己出力,殺儘爾等豬狗,方消我各鄉慘毒之害也!”
鏡頭繼續拉遠,英軍士兵倉皇沒入夜幕,徹底消失無蹤。
【三元裡抗英鬥爭,是鴉片戰爭中一個極為閃耀的時刻。】
【第二天(6月1日),懿律害怕廣州當地軍民組織更大規模的報複,便率領英軍撤出廣州回到香港,但依舊留下一支兵馬駐紮在虎門要塞諸炮台內,對清軍進行監視威懾。】
【這場鬥爭中,廣州一帶的華夏子民們表現出了英勇不屈精神,和清廷欽差大臣奕山率領的清廷正規軍一觸即潰,倉皇投降的狼狽模樣形成了鮮明反差。】
【這些當地團練義軍的英勇表現,也注定載入史冊,被一代代華夏子民所銘記!】
看到這裡,曆朝皇帝也不由感慨。
【漢武帝劉徹:這才是華夏子民該有的樣子嘛!】
【漢高祖劉邦:好好好,這種精氣神,才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華夏後代!】
【唐太宗李世民:廣州軍民的精神,實在是讓朕歎為觀止,就該這麼打!】
【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這個奕山怎麼搞的,竟然這麼慫?】
【明太祖朱元璋:奕山這家夥,最開始的時候盲目自大,被英國人扇了一巴掌後馬上就膽小如鼠,簡直了。】
【漢高祖劉邦:這種人朕見得多了,就是流氓混混,平時囂張,扇他一巴掌就馬上下跪,屁用沒有的廢物。】
【光武帝劉秀:這道光皇帝用人也不行啊,怎麼就用了這麼一個廢物?】
【昭烈帝劉備:那可不?若是林則徐、鄧廷楨兩人還在的話,能讓英國人如此囂張嗎?】
【魏武帝曹操:林則徐和奕山兩人欽差證明了一點,裝備不行其實也不是不能打,但膽子不行,那就是真不行!】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臉色陰沉,看著麵前的諸多大臣。
“先是琦善,然後是奕山。”
“大清八旗滿人的後代,難道全部都是這樣的廢物蠢材了嗎!?”